新加坡學生分享:我們學校中文系越來越難進

在新加坡這樣一個以英文為主要語言的國家,讀中文系不會吃虧嗎?中文系大概很難招生吧?一名義安理工學院中文系畢業的學生分享了自己的真實感受.......

  以下是原文內容:

  新加坡的中文系其實越來越難進........

  在三年前,義安理工學院的中文系要求所有中學生必須考低於16分才能報考,但如今在短短的三年後,中文系的要求就提升至10分。(O Level考試分數越低成績越好)這個現象側面反映了中文系越來越熱門,大家開始意識到中文的重要。

  新加坡中文系的學習計劃並不簡單,我們不僅學習中文學術,更要學習的是中國文化的精髓。舉個例子,中國文字,從一開始的甲骨文,到金文,一直到現在的簡體,經歷了幾千年的變化。古人一開始寫字是用象形的概念,以前太陽就是個用一個簡單的圓形表達,簡單明瞭,但這種字的缺陷就是在於筆畫過多,表達能力有限。現在的簡體字雖寫起來方便,但失去了原先的方正。中文系的學生必須理解這改變的原因,演變的過程等。單漢字文化就已能成為一人的專業,可想而知中華文化的廣泛。

  新加坡雖是個英語國家,人與人之間的對話都使用英文,但是華人佔據了新加坡人的百分之七十。有些外國人評價新加坡華人“香蕉”,外黃裡白,雖然是黃種人,可是學習的卻是白人的語言,對於自己的母語不熟悉。這其實也與政府的教育制度有關,在中學政府規定英文是必考,可是中文並不是,甚至在計算分數時,可省略中文。這樣的教育制度使許多學生產生了中文不重要的概念,甚至覺得中文可有可無,因此把語言重心轉到了英文。

  但是即使現今仍保持這樣的制度,人們卻開始注重中文。這不僅是因為要學習悠久的歷史,更是基於今後國際化的趨勢。

  以前新加坡貿易的重心在美國,許多外國就業、留學機會都是在英語系的國家,因為10年前的美國經濟輝煌,富可敵國。但是10年後,美國已過度開發,已失去了原有的巨大潛力。相比之下還沒完全開發的中國已漸漸在崛起,中國擁有的是無限大的潛力與機會。在這樣的環境中,中文也開始變得重要,成為了商人不可不知的語言之一。只有有效的溝通以及瞭解中華文化能夠更有效的完成合作。

新加坡學生分享:我們學校中文系越來越難進

  因此越來越多新加坡人理解到了中文未來大重要性,據立思辰留學介紹,許多大學例如新加坡南洋理科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等在今年開始擴大中文系的名額,為了迎接更多本地學生。

  許多新加坡人一開始對中文系的認知就是,學習中文學術,瞭解中文語法僅此而已,未來的發展就是老師。但是隨著時間的變遷,社會的改變,這樣傳統的思想也被拋後。中文系為學生打開的是一個未知、具有無限潛力的未來,因此現在的學生都爭先恐後地爭取中文系的位子。現在的中文系不好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