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繆壽良,男,1955年12月生,籍貫廣東梅州五華縣長布鎮,北京大學研究員,深圳市富源集團董事長。1987年,僅帶2000元來到深圳創業,開辦寶安區富源石場,成立了富源實業公司。多年來,為深圳機場、廣深高速公路B段、廣深公路、寶安中心區等大型市政工程的建設立下了赫赫戰績。2002年被美國《福布斯》評為中國富豪第42位,2003年被《福布斯》評為中國富豪第25位。2015年,以13億美元財富位列福布斯華人富豪榜第267名,全球富豪榜第1415名。2016年,胡潤百富榜,繆壽良以230億財富排名第81位。[1] 2016胡潤房地產富豪榜,繆壽良以150億排名第28。[2]2018年10月,繆壽良以290億元人民幣財富位居2018年胡潤百富榜第99位。[3]

2019年8月,獲2019福布斯全球億萬富豪榜第1227名。[4]2019年胡潤百富榜中以財富值300億元排名第100位。[5]2019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排名第205位,財富值125.9億元人民幣。[6]2019年11月,胡潤研究院發佈《2019胡潤百學·教育企業家榜》,繆壽良以35億元教育財富排名第21位。[7]

2020年2月26日,以300億元人民幣財富名列《2020世茂深港國際中心·胡潤全球富豪榜》第589位。

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人物軼事

童年故事

繆壽良,認識者無人不說他是條漢子。7歲時,他用羸弱的雙肩挑起了第一擔柴,從此擔負一家人的生計。他的家境之貧窮,在那時的中國大陸上可算典型之一了。他曾經用賣柴換來的一毛錢,為自己,為全家買來了五樣物品:1根縫衣針,1盒火柴,2分成鹽,一點菸絲和一疊捲菸紙。砍柴賣柴,簡單的重複,消耗了他近10年的時間。童年時代的磨難,造就了他堅強的性格,也使他立下了雄心壯志:天不怕,地不怕,我不去發財誰去發財!“我是農民的兒子,但我不甘一輩子當農民。”

22歲那年,繆壽良由河源迂迴老家五華縣。在長布鎮每天靠走村串鄉賣菸絲維持生活,每天風吹日曬的日子,讓他立下了發財致富的宏願,而且慢慢開始琢磨:“我沒有本錢,我應當怎樣才能發財,怎樣才能登上財富的巔峰呢?”繆壽良有個與眾不同的品性,就是做什麼事都喜歡創新,喜歡與眾不同。在琢磨如何才能發財致富時,他開始有意識地利用這一點。為什麼不創出些新東西來,去換取財富呢?於是,他把發財的心思,全放在創新嘗試上了。23歲時,繆壽良設計出五華縣第—臺菸絲加工機,請人來加工菸絲外銷,結果大獲全勝。當時勞動日人均收入只有3毛錢,而他,卻一天可淨賺40元了。奇蹟!就是這個創新帶來的奇蹟,給繆壽良帶來了許多啟發,從此走上了白手發家之路。如今,他已是一個令人尊敬的企業家。他的手下,擁有千軍萬馬;他的財富,以億萬元計。 那麼,他是怎樣從起步到發跡的?

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發跡史

設計出五華縣第—臺菸絲加工機後,繆壽良開始了人生的新旅程,從此走上了發財致富的創業道路。因為有了菸絲加工業,他賺了不少。當別人看到菸絲加工業有利可圖,一窩蜂全湧到菸絲加工業上面時,繆壽良毅然放棄加工菸絲,專營菸絲加工機。而當菸絲加工機的生意如日中天時,他卻見好就收,轉行了。1987年,繆壽良帶著五華縣的兄弟們,赤手空拳浩浩蕩蕩開進了寶安。他把發大財的目光,投向了石場。因為,在當時,深圳在高速發展,建路,修橋,造大廈,沒有一樣離得了採石的。而在五華縣,採石技術堪稱全國一流。要發財,何不由此項去發展呢?於是,繆壽良毅然選擇了採石業,作為今後發展的突破口。但繆壽良沒有資金,沒有朋友,環境是陌生的,語言又不通,樣咩辦?知難而退還是迎難而上?繆壽良選定了目標,面對困難信心百倍,毫不退卻。他說,我雖然沒有資金,但我有智慧,我有不可動搖的意志。

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古往今來,凡是從窮光蛋而成為富豪者,無不經過苦澀的淚水和心靈顫抖交織的日子。只有跨越漫漫寒冬,才會迎來明媚的春天。因此,繆壽良作好了艱苦創業的打算。他給自己立下軍令狀,三年拼搏,白手闖出一條生路來!雖然有了雄心,而起步卻是相當艱難的。

當時,部級、省級的上千上萬家採石隊已經在廣深公路上擺開了陣勢,而繆壽良呢,此時不名一文,只有一幫窮漢,拿什麼去跟別人拼掙呢?但他一點不膽怯。他知道時機的重要,知道朋友的重要作用。於是他一面廣交朋友,—面等待時機。一次偶然的機會,他聽到一位供電局的朋友說:深圳電力嚴重不足,尤其七、八月,三天兩天停電均屬正常。

停電停電停電!停電將意味著什麼?繆壽良反覆思索這個問題。終於有了明確的答案:那將是意味著一到七、八月,所有的採石隊將出現電力危機,影響正常作業。哦,原來這停電現象蘊藏著不可洩露的商機。於是,繆壽良心生一計,東拼西湊籌集一筆款項,買了—臺柴油發電機,坐觀其變,靜候機會。

果然不出他所料,1988年秋天,幾十個採石場與廣深—級公路籤訂的合同全部被廢除,因為受電力不足影響,沒有—個採石場可以保證保質保量完成任務。真是良機天賜!繆壽良終於有了用武機會。他的發電機在關鍵時刻大發威力,承攬了全部採石業務。聰明過人的繆壽良終於一夜擊敗了幾十個採石工程隊。當別人醒悟過來時,悔之巳晚了。由於獨家生意,石材的價格由18元/立方暴漲到36元/立方,繆壽良此仗終於大賺了。此後,繆壽良又迅速向深圳國際機場靠攏,在機場的每一個角落大展拳腳。從此,繆壽良終於走上了光明大道。

創業故事

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創業起步

2003年富源集團宣佈了一個總投資4億元的高科技工業園開發計劃,進一步鞏固了其在製造業和教育業中的地位。繆壽良出身貧寒,早年從事貿易,包括木製品和菸草。1987年33歲來到深圳,貸款2萬元收購了一家破產的採石場。在深圳房地產迅猛發展時期,電力出現供應不足。繆壽良在採石場安裝了發電機,保證了生產,從而在同行業中脫穎而出並贏得了大量訂單,包括1988年深圳機場建設項目中三分之一的石料。1993年地價大跌時,富源集團在寶安碼頭附近買地建造了一個大型商場。

富源集團共有2萬名員工,今天的主要業務包括深圳住宅和商業地產開發以及製造業。如今集團已經進入教育業,並開辦了一所武術學校和一所大學,同時計劃引資建立 一個英語培訓學校。

從賣菸絲的小夥到身家百億!


發展歷程

繆壽良生於廣東五華縣,有著1.83米的高個頭,身材健碩,最崇拜的人是毛澤東。 繆壽良也走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的道路,在短短15年的時間裡,他從500元承包一個採石場開始,一手締造了一個地產王國,撫今追昔,繆壽良多次用“淒涼”來形容創 業時的艱辛—--

“在這段時期我經歷了兩次高潮,三次低谷。第一次低谷是在1987年剛承包採石場時,那時剛開始建設深圳,我和一幫兄弟從老家出來做了這個石料場,我們把這叫做農村包圍城市,那時真是苦啊,石料一車車地送出去,可就是回不了款,馬上就要過年了,到年二十八那天對方才說實在拿不出錢,兄弟們辛辛苦苦幹了一年就等著帶錢回家,怎麼辦呢?放假前一天,我一早就跑出去借錢,3萬多塊錢,在當時可是一個天文數字,誰肯輕易借給你,最後終於從老鄉那裡借到錢,急忙趕回去把錢發給大夥,那已經是凌晨3點了。

“在接下來的一年裡我們順風順水地賺了1000萬。從1989年到1990年,正逢經濟緊縮,我們陷入了第二次低潮,當時為建設機場提供石料,那是集團軍配合作戰,人家下令要多少石料你立即就得送到,根本就不可能想能不能把錢收回來。當時投入了200多輛車,我們自己的只有50多輛,其餘都是借的,家裡60多平方米的地方,每天至少有30個債主擠在那兒討債,我一邊要忙工地上的事,一邊要應付債主。

“後來鄧小平南巡,深圳房地產業興旺起來。1992年到1993年是我們的第二個高潮,在這一年半時間裡面,我們賺了好幾千萬。但1993年以後,深圳房地產業出現了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高層建築的市價從9000多元降到了5000多元,而低層建築的價格反而開始上漲,當時我們把一億多的資金全部投在建築高樓上,怎麼辦呢?我們決定暫時把高樓項目擱下,大規模地和別人合作,建了很多的工廠,等幾年以後,高樓市價開始升溫,我們又續建高樓。經過幾次起伏,公司終於開始逐步穩健發展。現在在深圳我們已經蓋了幾十幢大樓,可以說農村包圍城市已經成功。”

對於自己入選富豪排行榜,繆壽良倒顯得很釋然:“我們的企業遲早要走向世界,有這個排名可以增加我們的知名度,但這個排名只是外在的東西,我們是實實在在做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

這就是一個客家窮小夥在深圳打拼的傳奇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