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走在前 做在前 筑牢抗“疫”防线

——记辽中区卫健局医政科科长 肖年华

肖年华是辽中区卫生健康局医政科科长。新冠疫情发生伊始,区政府紧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局,肖年华同志临危受命,作为领导小组对外联系人,协调全区各相关职能部门,负责解答各部门疫情防控相关对接问题。

时间紧任务重,为在最短时间内动员全区各镇街、各部门参与到疫情防控工作中,她紧急起草了《沈阳市辽中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联防联控工作方案(草案)》等一系列我区疫情防控相关文件,对推动我区疫情防控工作快速开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卫健局的医疗救治工作与卫健中心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之间诸多问题需要沟通协调,工作千头万绪,作为联络员的她,几乎每天都工作到深夜,紧张忙碌,制定区域内患者就诊流程、明确发热门诊疑似病例确诊程序、确定定点医院与疾控中心衔接的流程…使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工作无缝衔接。

在安排我区疫情相关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中,她多方协调,大年三十紧急组建辽中区医疗救治专家组,随时组织专家会诊,加快发热门诊患者周转,同时向上联络市卫健委协调疑似患者转运等相关事项。因疫情她的电话时常在深夜响起,她随时都要答复区医院发热门诊关于有疫区接触史发热患者诊疗中出现问题的问询,并及时给予指导。

她定期对预检分诊人员在岗情况进行督导,发现问题立即责令整改。在对两家医院非定点医院发热门诊改造中,她亲自参与设计,改造发热门诊布局流程,使发热门诊尽快投入使用,缓解了区医院就诊压力。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并肩战“疫”

——记辽中区于家房镇于家房社区村医赵宁

“我是老村医了,我对咱们社区情况熟悉,就让我和大家一起去吧。”在新型冠状肺炎无情肆虐祖国大地之时,赵宁主动请缨,向社区党委提出申请,要求参加一线疫情防控工作。

现年45岁的赵宁是沈阳市辽中区于家房社区的一名乡村医生,担任乡村医生20年以来,立足农村,在最基层的医疗岗位上默默工作着。对这场突发疫情,社区要求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全部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赵宁得知消息后,安排好重病仍需照顾的丈夫,主动申请加入战“疫”中去,她走遍自己所负责的管辖区,对她负责的5个组、401户、1517人逐一进行排查,摸清外出返乡人员信息,严格排查,做好登记,共排查出外省返乡人员23人、武汉返乡人员2名,配合社区圆满的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时值三九严寒,昼夜工作与家庭负担有时使她精疲力尽,但面对关系百姓安危的头等大事,她都默默克服了。一方面做好返乡人员的思想工作,面对返乡人员产生的误解,她反复劝导,耐心解释,让他们准确说出返乡路线、车次。另一方面每天面对群众宣传防疫事项和自我防护知识,把相关的信息及时传达给群众,以消除群众的恐慌心理。这就是一名普通村医的责任担当,面对疫情舍小家、顾大家,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冲锋疫情一线的记录者

——记辽中区文旅中心电视台新闻科记者 闵文莉

闵文莉,文旅中心电视台新闻科记者、中心机关党委组织委员。她坚守新闻人初心,在疫情防控期间,始终冲锋在前,坚守一线。

防控就是责任,疫情就是命令,现场就是战场。疫情防控工作一声号响,闵文莉同志取消休假,立即投入到辽中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的一线采访工作中。从随行领导去基层慰问走访,到下社区记录疫情排查;从深入医院病区了解疫情,到见证医护人员奋战疫情;从全程助农媒体打赢“辽中玫瑰”网上销售战役,到宣传爱心人士倾情捐赠……截至目前,综合区广播电视台辽中时政频道、综艺频道以及图文频道主图在《辽中新闻》等栏目,闵文莉和她的新闻工作伙伴们共播出防疫工作相关新闻共计3000多条次。镜头和话筒后面留下了默默纪录的身影。她说:“我的职责就是弘扬传播正能量,发挥主流媒体的主战场作用,所以,疫情来了,我理应冲在一线,履行一个新闻人的职责。”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面对疫情,她冲在最前面去记录白衣战士、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以及各行各业的勇士们。明知有危险,她知难而进,冲锋在前,去记录、去发声、去传播,做这场战疫急行军中的一员!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特殊时期的“逆行者”

——记辽中区城郊街道卫生院院长 吴少华

吴少华,城郊街道卫生院院长。疫情发生时,她带领全院医务人员,坚持守在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吴少华说:“疫情发生后,我们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响应号召回到了工作岗位,积极配合区卫健局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在卫生院设置了预诊、分诊台,对来院人员一律进行温度测试,并询问外出史。院里24小时安排专人负责值守预检分诊台,一旦在预检分诊中发现有体温异常等疑似症状人员,安置在隔离室,及时与区人民医院联系,确保发热人员送诊治疗流程有效衔接。

带领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积极配合街道做好社区和村屯的防控工作。协助追踪、督促来自地区武汉地区的人员居家医学观察14天、监测其健康状况,发生异常情况及时报告,登记、随访、管理疑似病例的密切接触者。挨门逐户进行指导,督促村医落实密切接触者居家医学隔离观察措施,指导村医增强对疫情的防控意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早治疗。春节期间,家中94岁老母亲只看到她一面,不停的念叨老女儿。没有时间照顾高中放假在家的儿子,也没有亲手给做过一次像样的饭菜。

她以医护人员的使命构筑起百姓健康的“护城河”,守护着每一个人的健康与安全。


巾帼礼赞 同心筑梦//纪念“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110周年线上主题系列活动典型篇(二)

坚守一线 战“疫”路上勇担

——记辽中区人民医院预防感染科副科长 韩沂霖

韩沂霖,区人民医院预防感染科副科长,主要负责发热门诊防护、传染病防治、预防感染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她没有任何犹豫,直面危险,义无反顾站在疫情救治最前沿。“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局外人’,防控责任没有‘隔离区’”,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每天坚持在发热门诊指导医护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认真检查每一个防护细节,始终忙于发热门诊各科室之间。疫情发生以来,她舍小家顾大家,连续数日工作在发热门诊,同时她的丈夫也是区医院的一名工作人员,15岁的儿子单独在家,谁也顾不上照顾,每当提起孩子,韩沂霖的心头不由一阵酸楚……。随着疫情的发展,全院防护装备出现短缺,为了做好医护人员的基本防护,她多方协调、积极筹集,及时解决了防护用品短缺问题,成为疫情防控、救治一线的一名“最美逆行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