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網文」劍來:第715章 不是劍客心難契 (本章分析)

老規矩先來個目錄:

1、天祿者,酒也

2、老瞎子觀“一”

3、讀書人猛不猛?

4、作者與讀者的“神交”:​




「細品網文」劍來:第715章 不是劍客心難契 (本章分析)

一、天祿者,酒也

“昔年神遊桂樹邊,垂下人間釣詩鉤,如今舉頭望明月,陸地劍仙飲天祿”

離真這首打油詩其實是在寫“酒”,乍一看本詩中無酒可言,其實“釣詩鉤”和“天祿”都是代指“酒”

其中“釣詩鉤”酒之別名。言其能激起創作的靈感,其典故出自宋代大文豪蘇軾的《洞庭春色》,“洞庭春色”本就是酒名,是黃柑釀就。蘇軾在詩中言:“要當立名字,未用問升斗。應呼釣詩鉤,亦號掃愁帚。”

這個這麼好的美酒,當要起個名!就叫它“釣詩鉤”和“掃愁帚”吧!

而“天祿”亦是言酒,也和這位“東坡先生”脫不了關係,《漢書·食貨志下》有言:“酒者,天之美祿。”

蘇軾在《桂酒頌》中作序:“東坡先生曰:酒,天祿也。其成壞美惡,世以兆主人之吉凶,吾得此,豈非天哉!”

江湖沒什麼好的,也就酒還行。


二、老瞎子觀“一”


「細品網文」劍來:第715章 不是劍客心難契 (本章分析)

李白


正是所謂的“大綱F4”(白也、東海老道、雞湯和尚、老瞎子)之一,幾座天下少有的14境修士:“蠻荒南疆,有個目盲畫師,驅使與山嶽等高的金甲傀儡,搬動十萬大山,鋪就一幅錦繡圖畫。”

初看時還覺得盲人畫畫,大有可為!

老瞎子的戲份最早出自阿良要給李槐介紹個師父。

出處,第92章 小竹箱:“阿良譏笑道:“你拜人家為師,人家就收你為徒啊?”李槐一本正經道:“不收?他眼瞎啊?”阿良再一次捂住額頭,因為那傢伙還真是個瞎子。”

本章中又透露出了老瞎子似乎極為反感讀書人,動不動就要拍個半死,而李槐正是儒家門生,讀書種子,若老瞎子真收了李槐為徒,又會是怎樣一副畫面呢?

個人覺得老瞎子的身份應該屬於兵家修士。首先是大綱F4,三教一家,儒釋道皆有了,唯獨沒有兵家。再者老瞎子是萬年以來在蠻荒天下畫地為牢的外來戶,那就不是妖族。

小鎮的螃蟹牌坊四塊匾額,同樣也是儒教的當仁不讓,道教的希言自然,佛教的莫向外求和兵家的氣衝斗牛。

再加上老瞎子會役使金甲神人,和兵家手段如出一轍。所以大概率屬於兵家修士。

和白也、白澤、觀照之流一樣,是對這個世界太過失望,自己把眼睛剮出來了,分別丟在浩然天下和青冥天下。阿良曾叫老瞎子睜眼看一看天下吧,如今不一樣了。如今老瞎子的確來看了陳平安,因為陳平安便是所謂的那個“一”

而白澤、白也,同樣也是受齊靜春之託,再等幾年,再看一看,看看齊靜春的小師弟,看看被齊靜春委以重任的陳平安,看看這個所謂“一”,是否能讓這個世道變得更好。

出處:第455章 報道先生歸也:

“青衫儒士在與白澤分開之前,將一團水運精華凝聚而成的水球,輕輕遞給白澤,微笑道:“幾年後,可能是兩三年,可能四五年,具體時間,我現在也不敢斷言,所以勞煩白老爺有事沒事就瞧一眼,看過之後,白老爺再做決定。”白澤略微疑惑,仍是點頭答應下來,接過了那個小玩意兒。因為這個儒士,是齊靜春。”

“中年儒士遞給那位世間最得意的讀書人,一碗水,微笑道:“先生對人間失望至極,那麼我可就要與先生打個賭了。”那位讀書人微笑道:“別人不行,與你齊靜春打賭,可以。”所以那位讀書人,在齊靜春離開後,見也不見那位亞聖一脈的大祭酒了。他也要等等看。”

隨後,便是齊先生與小平安最後一次離別了。隴上花又開,先生緩緩歸矣。

三、讀書人猛不猛?


「細品網文」劍來:第715章 不是劍客心難契 (本章分析)


阿良從未說過自己是劍修,一直以劍客自稱,而劍客和劍修的區別就是是否能孕育的是本命飛劍。

蕭愻以氣運合道蠻荒天下,並非純粹以本命飛劍合道天地。兩者差距到底在何處,都沒人可問。事實上可以問那託月山下的阿良。

莫非阿良其實是劍修,已經以飛劍合道了?又是合道的哪座天下?

最後沒想到阿良言出法隨,狗日的還是個儒家聖人,孟子之子,果然不同凡響。

此處阿良獨創的三別歌。

“蜀道難,將進酒,夢遊天姥吟別留”

《蜀道難》、《將進酒》和《夢遊天姥吟別留》大家應該很熟悉,不多介紹了,皆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著。

“琵琶行,長恨歌,賦得古原草送別”

《琵琶行》、《長恨歌》、《賦得古原草送別》皆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所著,另外這首《賦得古原草送別》還有個別名:《草》正所謂“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松。”就是這首詩。

“哀王孫,無家別,丹青引贈曹將軍”

而《哀王孫》、《無家別》、《丹青引贈曹將軍》皆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著,值得一提的是《丹青引贈曹將軍》詩中:“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應是化用《論語·述而》中:“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這又讓人想起總管的老書《陳二狗的妖孽人生》中,“陳富貴”和“陳浮生”的名字由來。

《泥功山》、《負薪行》、《一百五日夜對月》、《洗兵馬》、《贈花卿》,“江畔獨步尋絕句”因拆分為《江畔獨步尋花》和《絕句》兩首,“三川觀水漲十韻”應為《三川觀水漲二十韻》以上幾首亦為杜甫所著

值得細講的是《贈花卿》中名句:“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江畔獨步尋花》是一個系列詩,共七首,其中《江畔獨步尋花·其六》:“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而杜甫的《絕句》就更有名啦:“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賈生慟哭後,寥落無其人。”出自杜甫的《別蔡十四著作》,用在此處正好指“周密”的原型,賈生(賈誼)。

《醉為馬墜,諸公攜酒相看》亦是杜甫所著......總管在此處用了大量杜甫的詩名,如果不是我們已經知道了阿良是亞聖孟子的兒子,讓我忍不住猜想這個狗日的難不成是杜甫?

最後,阿良說言的:“目極萬里,心遊大荒,魄力破地,天為之昂。雲蒸龍變,春交樹花。造化在我,心耶手耶?”都是描述“丹青之術”,也就是描寫畫畫的句子。

分別出自《二十四畫品錄·沉雄》以及《二十四畫品錄·神妙》

讀書人是真的猛。

四、作者與讀者的“神交”:


「細品網文」劍來:第715章 不是劍客心難契 (本章分析)

寫作


在本章中,老瞎子說曾有個浩然天下小說家的書生來此遊歷,對老瞎子道:“說我們文人落筆在紙上,只寫世道如何真實,只需要寫盡世間慘事可憐人,翻書人如何感受,絕不負責,看書人是否絕望更絕望以至於麻木,更不去管,就是要所有人知道這個世道的不堪與難忍……”

其實這個地方是總管想與我們讀者說的話了,2018總管曾在首屆中國網絡文學週上有一段發言,我一直保存著,每每看起,總覺得熱血澎湃。

“竊以為,好的文學作品,擁有極其犀利、甚至是刻薄的批判性,對社會黑暗揭露得極其深遠,當然很難得,且很好,但是如果止步於此,是不夠的,否則就像是把所有讀者引領到了一處無比黑暗的道路之上,作者拍拍手,丟下筆走了,只留下讀者在原地,讓他們茫然四顧,卻不知所措,只覺得天大地大,毫無立錐之地,對整個世界唯有失望,而無希望。

這樣的作品,還不夠好。

我心目中最好的作品,應該不是作者酣暢淋漓地掀翻、打爛一個世界,而是塑造出一個嶄新的世界,哪怕這個世界所呈現出來的姿態,再昏暗,再苦難,但是道路的盡頭,會讓讀者看到一絲曙光,甚至會對現實生活生出一絲希望。

這就叫千年暗室,一燈即明。

這才算真真正正的文以載道,薪火相傳。”

其實文字就是讀者與作者之間的“神交”,總管曾言,他想說的話,都在書裡了。

我們對於烽火戲諸侯是這樣,而你們於我來說也是如此。

其實我很高興能與你們分享自己的觀點,毛姆在《月亮與六便士》裡說過:“我們每個人都孤獨的活在世界上,誰都被囚禁在一座鐵塔裡。”

路上每個與你擦肩的行人,在自己的生活裡都是主角,他們有著和你一樣洶湧澎湃的內心,但遺憾的是無法表達。

我們每個人都是座孤獨的燈塔,僅憑著一些意義模糊的符號,試圖將自己心靈的珍寶傳遞給他人。




好了今天的分析就到這裡了,希望大家喜歡。最後歡迎大家在“微信”的“搜一搜”搜索關注俺的公眾號“細品網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