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陳平安喜歡“餘著”,可為這件事寧願傷害裴錢


如果說陳平安最喜歡的一件事情究竟是什麼的話,那麼一定屬於“餘著”這個概念。本身“餘著”是一個特別好的概念,對陳平安這樣一個先天就沒有多大福分,後來又突然多了很多福緣的人來說確實彌足珍貴。如果說陳平安為什麼會有這樣的一些福分,主要還是因為他懂得一個很寶貴的道理,那就是惜福。

《劍來》:陳平安喜歡“餘著”,可為這件事寧願傷害裴錢

餘著

任何的福分來源都不是平白無故的,花開是由果子而成,果子又是由花開而成。我們所有的福分來源都是有理有根有據的,陳平安當然也是這樣。早年間他的生活十分困苦,後來他發跡了卻也沒有多少的揮霍。

《劍來》:陳平安喜歡“餘著”,可為這件事寧願傷害裴錢

同時類似曾國藩等人也都在自己的書中提到過任何事情都不能達到一個極端,如果真的到一個極端的話,那麼很容易物極必反。陳平安當然就懂得這個道理,所以說他喜歡用“餘著”這個詞語、因為萬事都留一點,你給自己留下了一定的底線。

唯獨這件事情一定要窮盡

既然陳平安這麼喜歡“餘著”這個概念,那麼他在所有的事情上都是這樣的嗎?當然不是。針對於學問這件事情,陳平安其實是願意去窮盡一切的。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陳平安小時候沒有人教過他什麼道理,當他長大以後有機會去學一些學問,學一些道理的時候,就喜歡用一個竹簡把這些道理全部都記下來。

《劍來》:陳平安喜歡“餘著”,可為這件事寧願傷害裴錢

而他所記載這個學問或者道理的同時,就是在學習這個學問和道理。隨著時間的增長,他對於這些道理越發敬重,也不斷地應用在自己的生活之中。因此對於求學求知這件事,陳平安是不願意有所懈怠的。

《劍來》:陳平安喜歡“餘著”,可為這件事寧願傷害裴錢

為了表明自己的這種心境,同時也教給自己弟子裴錢這樣的一個道理,陳平安甚至不惜傷害到裴錢。原文中是這樣描寫的:

陳平安有些無奈,只得再說一些,輕聲道:“要是以前,這些話,師父不會當著崔東山他們的面說你,只會私底下與你講一講。但是你如今是落魄山祖師堂的嫡傳弟子了,師父又與你聚少離多,而且你如今長大了不少,還學了拳,與其照顧你的心情,私下與你好好說,萬一你卻沒上心,那麼師父寧肯你在這麼多人面前,覺得師父害你丟了面子,在心裡埋怨師父不近人情,也要死死記住這些道理。世間萬物,餘著是福,唯獨道理一事,餘不得。今日能說今日說,昨日遺漏今日補。

《劍來》:陳平安喜歡“餘著”,可為這件事寧願傷害裴錢

細細想來,陳平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也是為了自己的弟子裴錢能夠更好地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