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腸息肉容易引發癌變?

直腸癌、腫瘤等詞語大家耳熟能詳,但是你們知道腸道息肉嗎?

腸道息肉是在腸道粘膜上的隆起性病變,主要發生於大腸的結腸和直腸中,有炎症性和腺瘤性兩種。腸道息肉有時候是單個發生的,也有多個併發的,常發生在40歲以上的中年人身上,年齡越大,發病率越高,可達25%——80%,其中"腺瘤性息肉"最為常見,這也是最容易病變成腸癌的一種。

腸道息肉之所以不引人關注,是由於息肉生成的前期沒有明顯症狀,不易察覺,除非通過體檢、造影、腸鏡等方法才能查出。一般等腸道息肉引發便血、便秘、腹痛、腹脹等症狀時,病情已經發生惡化,必須立即到醫院治療。

什麼樣的腸息肉容易引發癌變?

70歲的耿大爺因為最近便秘便血現象更加嚴重,於是來到山東省立醫院西院肛腸科檢查,尤明輝主任為其檢查後發現引發便秘便血的原因並不是耿大爺以為的"痔瘡",而是腸道中長了一個2*2cm的腸道息肉,病理類型為腺瘤樣息肉,有80%的可能發生癌變,尤明輝主任建議及時切除。

耿大爺聽到這就不願意了,手術多疼先不說,他這麼大歲數可經受不住術後的併發症,他許多朋友都因為做了手術後遭了大罪。尤明輝主任立即為耿大爺講解他們的微創手術和無痛病房,可以降低併發症的發生,例如耿大爺擔心的幾種症狀基本不會發生。尤明輝主任為其講解了眾多病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勸解,耿大爺終於被說動了,同意做手術去除息肉。

什麼樣的腸息肉容易引發癌變?

手術當天,耿大爺緊張的水都喝不下,科室醫生細心的安慰他,直到他放鬆精神後在為其進行全身麻醉,推入手術室。經過幾個小時的等待,尤明輝主任走出來對擔心不已的家屬說:"手術順利完成,耿大爺的身體無礙,你們可以放心了。"

大約半個小時過去了,耿大爺清醒過來,看到周邊圍著的孩子們,還以為自己剛剛只是睡了一覺呢,誰知道手術已經完成了。他不敢置信的揉了揉腹部,真的是一點疼痛都沒有,息肉就這麼睡了一覺去除了?

尤明輝主任解釋微創手術就是這樣的,出血量少,創口小,疼痛少,併發症也少,恢復的快。耿大爺笑稱那自己之前豈不是白擔心了,白白遭了這麼多年的罪。尤明輝主任說確實如此,一般息肉剛形成時是無害的,體積也小,經過10年左右的演變後就會癌變,因此定期的肛腸檢查能及早發現病症,早治療,早日恢復健康。

什麼樣的腸息肉容易引發癌變?

尤明輝主任提醒大家,如果發現便秘、腹痛腹脹、放屁超過20次,那就需要引起警惕了,最好到醫院做個腸鏡檢查,如果沒事那最好,如果發現了病症,那也能及時治療,早早康復,預防癌症的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