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遇到这四种情况,你一定要注意你的言行。

前两天办公室里两个同事吵起来了,起因是同事小叶自嘲自己春节一过又胖了两斤,同事阿东哈哈大笑说,什么两斤啊,你这是胖了十斤吧,然后小叶就生气了...

现在办公室里对这件事有两种看法,一种是说小叶太小心眼,另一种说阿东嘴上没个把门的。要我说,阿东的情商确实是有点低了,人家小姑娘自嘲,你没事凑啥热闹。

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但生活中,像他这样的人不会说话的人实在太多了。不过脑子的话语时常会伤害他人,而我们却对此一无所知。

语言的力量是我们难以想象的,如果不对其善加利用,就很容易成为伤人的武器,无论在什么场合,这几种话都憋住别说。

一、别人自嘲别附和

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在朋友圈碰到过这种情况:一个女孩子发了张自拍,配文“都看不出来是我自己了”,然后就有人在下面评论:是呀,你这美颜开得太过了吧,一点都不像你。

然后他就被人家拉黑了,自己还觉得挺冤,心想:你自己不也这么说吗?这种人是没情商呢,还是没情商呢?

人际交往中有一条默认的潜规则,就是:我可以自嘲,但别人不能嘲。“自嘲”,被认为是人格健全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人可以通过自嘲来化解悲伤,可以通过自嘲来督促自己变得更优秀。

可是别人自嘲是人家情商高,你嘲笑人家是你情商低。自嘲的人是在用消极的语言鼓励自己积极生活,也是在暗示与之对话的人对其进行鼓励。他们需要的往往是一句赞美,一句鼓励,而不是:“对,你就是胖”,“你说的没错,你确实没那么好”。

蔡康永说过:你说什么样的话,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如果你的话带着恶意,我很难相信你只是单纯的神经大条。

如果真是无意倒还有改变的余地,但有些人就是喜欢打着开玩笑的幌子去伤害别人,其实他们的恶意是明明白白的,把伤人的利刃包裹在语言里,再捅到对方心里。

如果你真这么喜欢嘲讽别人,那就别怪人家在心里记恨你咯。

在生活中遇到这四种情况,你一定要注意你的言行。

二别人倾诉少反驳

我在大学的时候学到的一个道理,如果闺蜜向你吐槽男朋友多不靠谱,领导多烦人,别给人家提建议,因为她只是单纯地想发牢骚。

你可以选择只听不说,也可以选择和她一起吐槽帮她消气,但是最好不要反驳她。用樊登的话来说,这叫“减压谈话”,我记得他讲过这样一件事:

老婆回家以后说今天特别生气,我告诉她:“不用这么生气,你就是小心眼,你应该这样做,你应该那样做...结果老婆反而越来越生气。”

后来老婆再发牢骚的时候,樊登就说:“这件事我也觉得特别生气,他怎么可以这样呢。”,老婆反而没有那么生气了。原因在于人家要的是一个倾诉者,而不是一个老师。

发牢骚的人需要的是对话者的共情,而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大道理。有时候,我们需要在谈话时推测一下对方到底要的是什么?是建议?还是单纯地发牢骚?如果是后者,那我们充当一下别人的树洞就好了,没有必要把自己升华为人生导师。

在生活中遇到这四种情况,你一定要注意你的言行。

三、人在职场少吹牛

有句话说的好:越没本事的人越爱吹牛,以此来掩盖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吹牛其实伤不到别人,但是会伤到你自己。吹牛有两大坏处。

一是惹祸上身,如果你对某件事胯下海口,那就要小心别人来找你帮忙,你是硬着头皮上呢,还是尴尬地找借口推脱呢?

二是招人嫌恶,吹牛的人总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吹的牛别人发现不了,其实明显得不能再明显,人家只是看破不说破,心里默默地想“这人真讨厌”。

而且,吹牛一时爽,万一被拆穿了可就不爽了。

四、别人难堪少拆穿

前面说过,不要当一个吹牛的人,但如果我们遇到爱吹牛的人了呢,我们怎么面对他们?

《在路上》的作者凯鲁亚克说过:“教养是一种不用说出来的美好。”有时候我们会撞见别人说错话,做错事,吹牛露馅,问题是,你会怎么做?是讥笑对方,还是当做无事发生?

曾经的我会选前者,但成熟的我会选择后者。有人说,年纪越大人就变得越圆滑,没了气焰,也没了敢说敢做的勇气。其实不是我们不敢说,只是我们有选择不说的权利。

每个人都有露怯的时候,每个人也都有遇到别人露怯的时候,将心比心,不拆穿也是一种美德。毕竟,人艰不拆是当代人和平共处的默认准则。

在生活中遇到这四种情况,你一定要注意你的言行。


肯定有人会说,你事儿也太多了?这不让说那不让说的。

那你不如换位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一个正在通过自嘲解压的人,或者正在通过发牢骚泄愤的人的人,又或者是一个不小心露怯的人,你会希望某个不识趣的人来一句不合时宜的话吗?我想不会吧。

贾平凹曾经写过一个故事:

朋友有口吃,说话慢。有天路上遇到有人问路,偏偏这个人竟也是口吃,朋友就一语不发。

过后我问他为什么不说,朋友答道:“人家也是口吃,我要是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模仿戏弄。”

你看,有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说才对,但我们可以选择不说,你温柔地对待世界,世界也会温柔待你。

现在我们知道什么话不该讲了,至于什么话该讲,也许你会在我的下一篇文章里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