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萬曆皇帝,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鈞,明穆宗第三子,生母是孝定太后李氏。十歲即位,在位48年,是明朝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萬曆皇帝畫像


張居正,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進行“萬曆新政”,史稱“張居正改革”。萬曆十年,病逝,享年58歲,贈上柱國。明代唯一生前被授予太傅、太師的文官。死後被迅速清算,被萬曆皇帝抄家。歷史上一生譭譽參半的最後一位明相。

“先入為主”的張居正

美國心理學家洛欽斯首先提出了首因效應。簡單來說就是交往雙方形成的第一印象對今後關係有著極大的影響,會帶來“先入為主”的效果。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首因效應的解釋


張居正同志可是在萬曆皇帝被立為太子的時候,就派去給小萬曆講學去了,那時候,因為爸爸還活著,小萬曆也好學,對待張居正還是很不錯的。完全有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意思了。要說咱們的萬曆皇帝朱翊鈞繼位倒是沒有像清朝九子奪嫡那麼慘烈的鬥爭。他本來有兄弟四個,自己排行老三,要說起來,本來沒有他繼位的事情的。但是,上天就是那麼眷顧他,他的兩個哥哥都死了。他排行老三,順理成章的立為皇太子。

並且,連他的媽媽也母以子貴,晉升為貴妃了。要知道他媽媽原來就是一個宮人。老爸的四個兒子,死了兩個,除了萬曆皇帝本尊,可就剩一個了。並且這一個還跟自己一個媽,能多親咱就不說了。他就是咱們現在所說的第一代潞王。現在潞王陵還是一個風景點呢,在河南的新鄉。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現在的潞王陵


其實萬曆皇帝小時候也算是順風順水了,不用像祖宗朱元璋那樣拋頭顱灑熱血的去打天下,輕輕鬆鬆就等著繼承皇位就行了。因為是皇太子,以後要承擔治理國家的重任,一人之肩,身擔千千萬萬黎民百姓的未來。所以他爹也很重視對他的教育。上面也說了咱們的張居正同志承擔了萬曆皇帝幾乎所有的課業傳授。而高拱是萬曆他爹的老師,著實跟萬曆皇帝打不著什麼關係。張居正倒是跟萬曆皇帝的關係很熟,並且李貴妃和萬曆皇帝對張居正印象都很好。

此時張居正還不是首輔,首輔還是萬曆皇帝他爹的老師高拱同志。但是很快,他爹走了,留下這個十歲的兒子還有年輕的李貴妃。本來按照他爹的本意,高拱是最重要的一個顧命大臣。但是,就是憑藉著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李貴妃對張居正的第一印象也是不錯的。張居正、馮保和李貴妃(也就是萬曆他媽,後來的李太后)三人合計在這主少國疑之際,將高拱趕下臺,張居正接任首輔,作為輔政大臣登上政治舞臺。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張居正劇照


不難理解,李太后和小萬曆為什麼選擇相信張居正,而不相信高拱。第一,張居正是萬曆皇帝的老師,萬曆和李太后對張居正的第一印象都不錯,覺得這個人值得信任。第二,高拱這個人,傲慢倔強,把所有能得罪的人得罪完了,所以,他的下臺也是必然。

也正是因為這“先入為主”優勢,張居正抓住機會,扶持萬曆皇帝,登上政治舞臺,實現自己治國的理想。

“高壓式控制”的萬曆

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名詞,叫做“高壓式控制”,簡單來說,父母常常打著愛的旗號,去支配和操縱孩子。在中國傳統觀念裡面,乃至於現在,父母都覺得孩子是自己的私有品,常常打著愛的名義,支配孩子。

在萬曆皇帝在位初期,也就是張居正同志沒死之前,說是萬曆皇帝在管,其實就是張居正在管。小小的萬曆皇帝,幼年喪父。只剩下母親李太后,玩伴馮保,和嚴師張居正。

李太后和所有母親一樣,望子成龍,因此對小小的萬曆皇帝要求很嚴格,甚至於在萬曆大婚之前,李太后也搬到了乾清宮和小皇帝同住,就是為了監督小皇帝好好學習。萬曆皇帝有時候不願意讀書,李太后便立馬將他召來,長時間的罰跪,罰跪對萬曆皇帝來說就是家常便飯。並且,每次經筵後,李太后還讓萬曆皇帝在他面前模仿講述大臣所講的內容。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李太后劇照


說起來經筵,這個必須要說一下,讓大家看一下小小年紀的萬曆有多重的學習壓力了。除了上朝之外,其他時間分為經筵和日講。經筵每三月一次,逢二舉行(二、十二、二十二)。除了經筵還有日講,日講更為頻繁,除去逢三六九上朝之日(初三、六、九、十三、十六、十九、二十三、二十六、二十九)外,其餘每天都要舉行為皇帝講授經史的教學活動。這個經筵活動雖然明朝以來一直都有,但是到了張居正這,他擔任主持經筵的官,為萬曆皇帝制定了明代皇帝中最為嚴苛的經筵日講標準。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經筵畫面


根據統計,從隆慶六年八月十八日第一次日講開始到萬曆十七年二月二日最後一次截止,萬曆皇帝參加經筵99次,日講601次,總計700次。其中張居正去世時(萬曆十年六月二十日前),舉辦經筵72次,日講551次,總計623次,分別佔全部經筵的73%,全部日講的92%。可見張居正老師對待學生萬曆皇帝是多麼的嚴格。

除此之外,每次到了上朝的日子,李太后五更,就會來到萬曆的住處,叫萬曆起床,萬曆皇帝侍奉李太后惟命是從。

下面咱們來說說張居正老師對待自己這個學生萬曆皇帝有多麼嚴格了。自從萬曆他爹駕鶴西去,張居正就以老師的身份完全充當了嚴父的角色。雖然不是“父親”,但是管教上更像是“父親”。張居正以窮苦人家出身,做到首輔,是一個有一番治國抱負的人,他希望這個帝國的統治者能繼承他的雄心抱負將這個即將衰落的帝國再次煥發生機。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張居正給萬曆上課


上面已經說過,張居正給萬曆皇帝制定明朝皇帝最為嚴格的經筵制度,並且數年如一日的在執行著。首先,萬曆皇帝經常因為背不上來書,被罰。萬曆十五歲的時候,在一次“日講”,萬曆正高聲誦讀,突然就被呵斥打斷了。萬曆忍不住身體一抖,心中打了寒噤。原來是將論語中的“色勃如也”的勃讀成了“貝”。張居正斷然呵斥。這時候他已經十五歲了,當眾受辱,刻骨銘心。

況且,張居正老師管著錢,萬曆皇帝想花錢,張居正老師卻說要節儉,國庫沒錢。並且自己的“大伴”馮保也是張居正老師和李太后的眼線,自己稍微有一點放縱和犯錯,立馬就被李太后和張居正老師知道了。就例如說,冬至的一個晚上,萬曆跑出城喝酒去了,和一群太監一起。任性了一番。這一番任性,後果很嚴重,馮保將這件事彙報給了李太后,母親的嚴厲管教,張居正的無情訓斥,萬曆喘不過氣氣來,青年萬曆被罰跪一邊,不停認錯,甚至差點被免職。

在張居正和李太后的“高壓式控制”下,萬曆皇帝戰戰兢兢,惟命是從,勤奮好學,不敢有一絲放縱和懈怠,不敢有一點出格的地方。這對一個小孩子來說,註定了他的逆反。

後期逆反的萬曆

社會心理學上有這麼一種現象,指客觀環境要求與主體需要不想符合所產生的一種強烈的反抗心態。簡單來說,這種社會心理現象就是咱們常說的逆反心理,它經常發生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逆反心理


萬曆的學習任務是非常重的,在張居正和李太后的高壓控制下,在大伴馮保的監督下,這對於一個十幾歲的孩子而言,可以說是一種摧殘,不可避免會產生逆反心理。

在李太后的嚴格要求下,在老師張居正的一手包辦下,在大伴馮保的監督下,萬曆皇帝從小到大一直活在別的意志裡,活在張居正老師的意志裡。

對於張居正來說,萬曆皇帝是與自己親密關係的學生,他將自己的意志強加給了萬曆,從他強加的時候,他就已經摧毀了萬曆皇帝真實的存在。

心理學上有這麼一個名詞,叫做投射性不認同。我覺得可以完美的解釋逆反心理。很簡單的理解就是你說的話,你表達的觀點,我不認同你。

顯然,萬曆皇帝在高壓式控制下已經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他在李太后在的時候不敢說,他在張居正在的時候,也不敢說,不敢反抗。可是在張居正剛剛去世四個月,萬曆皇帝就做了迅速的“反擊”,他迅速清理了大伴馮保,鼓動文官舉報張居正,對張居正進行了一系列清算,導致張居正死後被抄家,後代更是遭遇很慘。


《張居正》:張居正對萬曆皇帝的教育問題到底出在了哪裡?

張居正劇照


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迅速清算了張居正,可見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逆反心理已久,只是隱忍不發。張居正的高壓式教育終於也讓張居正付出了代價。

從萬曆皇帝的經歷,也給了我們現代的父母帶了不少反思。我們雖然“望女成鳳”,“望子成龍”,但是也要注意對孩子合理的教育,多和孩子溝通,拒絕高壓式控制教育,讓孩子健康發展,避免物極必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