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間,有沒有純潔的友誼?

文 | 月月 · 主播 | Bobo

十點讀書籤約作者

《後會無期》裡有一句臺詞:喜歡就會放肆,但愛是剋制。

有過這樣一位人物,張大千,他是真正的國畫大師,曾被徐志摩譽為“五百年來第一人”。

他,也是名副其實的風流才子。可偏偏卻又有這麼一個人,讓他想娶而不能娶,想愛而不敢愛,想忘而不能忘。

這位充滿著傳奇色彩的女子,便是李秋君。

讀了張大千與李秋君的故事才知道,真正愛一個人,不一定要佔有她,而是用自己的方式讓她幸福;

真正愛一個人,便容不得半點褻瀆,因為愛人的眼睛裡,是一片澄澈的汪洋大海。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20世紀初,20出頭的張大千拼搏於上海畫界,他仿的名人畫作以假亂真,就連行家也難辨真偽。其中一個被他“糊弄”的,就是寧波富商李茂昌。

然而,李茂昌有個慧眼如炬的女兒,名叫李秋君,從小熱衷畫畫。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她見父親花50大洋買來了一幅“名作”,竟一眼就認出這是一幅假畫。

李秋君笑著對父親說:“這畫雖是假的,但仿這幅畫的人天分極高,將來一定會大有作為。”

聽了女兒的話,李茂昌開始對這位“高人”產生了興趣。他派人暗自調查,終於得以見到了畫作的作者——張大千。

於是,張大千與李茂昌便成了好友。李茂昌見張大千年少有為又風流倜儻,便有意介紹女兒和他相識,並安排張大千住進自己家。

同在李家的日子,大概是這對璧人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一段美好時光。

他們每日一同賞畫作畫,一同交換繪畫的心得。除了分室而眠之外,兩人幾乎形影不離。

張大千傾慕於李秋君的風華絕代,李秋君也對才華橫溢的張大千芳心暗許。

愛情的種子不知不覺在兩個人心中悄悄種下,可張大千從來不敢對李秋君輕許承諾。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原來,張大千早年接受母親安排,已經娶了一門親。他和妻子雖然談不上兩情相悅,但這些年來,妻子操持家務,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出於男人的責任,張大千不可能休妻再娶。

令張大千沒有想到的是,這時候的李秋君愛他至深,甚至連名分都可以不計較。

一次,李秋君見張大千在給妻子寫信,便試探地問他:“古人都說齊人之福,你現在已有了賢妻,若是能再收一個大小姐做妾,豈不是更有福分?”

李秋君話中的言外之意,張大千怎會不懂?他不是不動心,只是不忍心。

在張大千心中,李秋君那樣優雅,那樣高貴,若是讓她屈居妾位,那才是對她最大的褻瀆。

於是,張大千撲通一聲向李秋君跪下說:“三妹,我一生的紅顏知己,唯你一人。可是,我絕不能納你做妾,讓你受辱。

希望你今後覓得良人,終得幸福。從今往後,你是我永遠的三妹,我是你永遠的八哥。”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張大千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這一生,他辜負過太多的女人。唯獨對李秋君,他從不敢有半分褻瀆。

張大千曾說:“我與李秋君絕無半點逾越本分的事,就連一句失儀的玩笑都從來沒有說過。”

他就像李秋君的兄長一般,不願佔有,只願給她最周全的守護。

有人說:“喜歡花的人會去摘花,但真正愛花的人卻會去澆花。”

原來,真正深入骨子裡的愛,容不得半分褻瀆。因為愛你,我願意為你放棄一切,包括你。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如果說,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那麼張大千和李秋君,便是用自己的一生,為對方訴說著最深情的告白。

李秋君一生未嫁,張大千憐惜她膝下無子,便將自己的兩個親生女兒過繼給她做養女,成全她做母親的夢想。而李秋君也視他們為親生骨肉,盡心教育。

張大千是一個閒不住的人,時常雲遊四海。妻子不理解他,可李秋君卻懂他的想法。她知道,張大千心裡一直嚮往著敦煌,便常常鼓勵他前往。

而她,則在家裡為他代選門徒,張羅些細碎的瑣事,讓張大千能毫無後顧之憂地追逐心中的夢想。

而張大千無論身處何處,也時刻不忘李秋君。他每到一個國家,都要收集那裡的一點泥土,然後裝在信封裡,寫上“三妹親展”。

他雖浪跡天涯,卻從來不曾與李秋君斷過聯繫。只要在藝術上有些許感受,他都會寫成文字,用一封書信傳送給千里之外的李秋君。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時光荏苒,光陰似箭。就這樣,李秋君與張大千相依相伴了四十年。

他們雖不是夫妻,卻是靈魂上最合拍的伴侶。他們雖然天各一方,但兩顆心卻靠得很近很近。

讀過張大千和李秋君的故事才知道,人世間有一種最愛,叫做成全。

愛一個人,不是為了將他留在身邊而折斷他的翅膀,而是給予他自由和力量,送他去飛翔;

愛一個人,不是讓他在感情裡越來越狹窄閉塞,而是無條件尊重他的選擇,成全他的野心,支持他的夢想。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歲月如梭,轉眼之間,李秋君已是年過半百。在她五十歲壽辰時,張大千帶著妻子專程從成都來到上海,為李秋君慶賀壽辰。

壽慶宴會上,二人當場合作了一幅《高山流水圖》。高山流水遇知音,畫作背後的深意不言而喻。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之後,他們又一同到上海的靜安公墓看定壽穴,互寫墓碑,約定百年之後要鄰穴而葬。

那時的張大千已經患上了糖尿病。分別之時,李秋君千叮嚀,萬囑咐,勸他要注意飲食,還親手寫了菜譜,交給張大千的妻子。

可誰曾想,這一別,竟是最後一次見面。從此往後,兩個人天各一方,再無緣相見。

晚年的李秋君,疾病纏生。張大千不能前去探望,卻一刻也放不下這份牽念。

他在給李秋君的信中寫道:“三妹,聽說你最近纏綿病榻,我心如刀割。人生最大憾事為生不能同衾,而死不能同穴。

我一生曾蒙無數紅顏厚愛,然與三妹相比,六宮粉黛無不黯然失色。恨海峽相隔,正是家在西南常作東南別,塵蠟苔痕夢裡情啊。”

只可惜,讓張大千魂牽夢縈了一輩子的李秋君,終究還是早一步離他而去。

李秋君去世時,張大千正在香港辦畫展。聽到噩耗,張大千老淚縱橫,幾天幾夜滴水未進。

都說人去萬事空。可即便李秋君去世多年,張大千也始終無法將她放下。

閒暇之時,身邊的弟子常聽他念叨著:“三妹一個人啊……”

弟子們都知道,對於師傅而言,李秋君就是那一生難以忘懷的白月光,雖然緣淺,奈何情深。

有人說,這世間有一種深愛,叫彼此牽掛,卻不敢糾纏。

在張大千的心中,李秋君便是愛之不得,棄之不捨的人。

愛有多長,這份牽掛與惦記就有多長;生死茫茫,只要愛還在,便是不思量,自難忘。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看見》一書中說:“愛情,應該是一個靈魂對另一個靈魂的態度,而不是一個器官對另一個器官的反應。”

對於風流成性、流連花叢的張大千來說,李秋君是他一生中最珍視,最不敢褻瀆的維納斯。他和她,情投意合,心有靈犀,但卻一輩子發乎情,止乎禮。

如果說,人生最珍貴的是得不到和已失去。那麼張大千與李秋君的愛而不得,何嘗不是這段感情最好的結局。

沒有開始,便能永遠保持初見時的美好;沒有承諾,便永遠不會被辜負。

张大千&李秋君:男人和女人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

讀過張大千與李秋君的故事才知道:

原來,這世上還有另一種深情,無關風月,不問朝夕,只求心心相印;

原來,這世上還有另一種刻骨銘心,不必山盟海誓,不必生死相依,而是彼此成全,彼此珍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