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打響“農貨上行”大決戰

拼多多打響“農貨上行”大決戰

為全面保障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助力脫貧攻堅,拼多多正在加速急行軍。

縣長客串主播 賣力吆喝只賣貨

3月4日晚八點,江西尋烏縣縣長楊永飛走進拼多多和央視新聞直播間,給當地農民黃洪林的店鋪當起了臨時主播,親自為尋烏百香果代言。

“百香果是VC之王,很多人都愛吃,特別適合熬夜、壓力大的人,但是百香果怎麼吃,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面對直播間裡的130萬粉絲,楊永飛開門見山回答了網友的疑惑。

拼多多打响“农货上行”大决战

半個小時內,拼多多直播間就湧進了超過100萬名消費者,央視新聞全網平臺也有超過1000萬人次觀看直播。最終,店鋪直播全天累計觀看人數達到了130萬,店鋪淨增關注10萬,不僅主打的3萬斤百香果銷售一空,店鋪裡的贛南臍橙同樣賣出了超過2萬斤。

除了尋烏縣的楊縣長,還有廣東徐聞、浙江衢州、山東臨沭、廣西象州等全國各地的很多位縣長、市長做起了臨時主播,參與到拼多多的直播活動中,銷售受到疫情影響的農貨。

眾多縣/區/市長如此賣力吆喝,也是受今年的疫情影響。一方面,道路封閉、運力緊張等原因,導致大量的農產品上行通道受限。原本應該在春耕之前銷售一空的早春作物,卻仍然在田間待採,使農產品大量滯銷;另一方面,在城市中,越來越多的“宅家”消費者選擇在線上進行一站式購齊食材、水果等生活必需品。讓供需兩端的矛盾在疫情中不斷加劇,幫助農民疏通銷路,平衡農產地與城市消費群體的供需關係,不僅是特殊時期亟待解決的難題,更是關乎農業數字化、農業產業化的長久大計。

為保障特殊時期的農產品產銷對接,自2月3日起,拼多多陸續推出了一系列中小規模的農產品專項活動。特別是2月10日,拼多多上線“抗疫開拼,愛心助農”專區激活了大量農產品消費動能。數據顯示,到3月4日已經累計售出超過1900萬斤農產品,同時為進一步鞏固和擴大銷售成果拼多多還專門設置了5億元的農產品專項補貼。

據藍科技瞭解,該專區已經覆蓋了全國近400個農產區,230多個國家級貧困縣。商品囊括臍橙、蘋果、草莓等各類水果和主要生鮮食材。

消費者只需要坐在家中,通過拼多多的首頁焦點圖、限時秒殺等入口,以及搜索“助農”“愛心助農”“農貨”等關鍵詞直達助農專區,以平臺補貼後的最優惠價格購買產地直髮的助農產品。

拼多多打响“农货上行”大决战

農產品上行最貼地氣的銷售

拼多多的用戶其實都是中國最廣大的普通人,而普通人對於購物追求的核心就是性價比。基於此,拼多多的用戶才能在成立幾年間呈現幾何倍的增長。

而在此次疫情期間,拼多多也正是在利用自己的互聯網平臺,從田間地頭連接到天南海北,從農產品源產地送到千家萬戶;農產品滯銷,就利用直播進行最大程度的曝光,物流緊張,就利用平臺能力層層打通。拼多多就是這樣,利用自己的平臺迅速發力,由點到線再到面的層層擴散。

根據拼多多官方數據透露,其2019年實現農(副)產品成交額1364億元,較上一年同比增長109%。截至2019年底,平臺農(副)產品活躍商家數量達58.6萬,直連農業生產者超過1200萬人,年度農產品活躍買家數達2.4億。截至2019年底,拼多多已經覆蓋中國100%縣級行政區域,將1200萬農戶的海量供給和5億消費者的海量需求進行了精準對接,從而突破農產品成熟週期短暫的時間限制和地理銷售半徑有限的空間限制,讓互聯網的信息流通和規模優勢真正覆蓋中國農產品上行。

而自今年疫情發生以來,拼多多數據顯示,自1月以來,平臺的食品生鮮需求持續旺盛。以蘋果、臍橙、草莓、櫻桃、獼猴桃為代表的水果,訂單量較去年同期漲幅超過120%,米麵糧油、肉禽蛋類和新鮮蔬菜的訂單量則均較去年同期上漲超過140%。

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也表示,作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上行平臺,在疫情的特殊時期,很多消費者更依賴電商渠道來消費農產品,這正是拼多多的機遇和責任。

時下,這場以“三農”為主題的政企接力賽正在在中華大地廣袤的農產區蓄勢衝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