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区:“云签约”释放产业发展硬核动力

延链、补链、建链、强链 10个项目“云签约” 总投资额249亿

在全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大东区坚持招商引资力度不减、服务企业温度不降、推进发展劲头不松,在沈阳市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活动中,一举签下10个项目,总投资额249.67亿元。其中,汽车及零部件项目6个,投资总额15.44亿元;文旅产业项目2个,投资总额232.1亿元;军民融合及医疗项目各1个,投资总额2.13亿元。

大东区:“云签约”释放产业发展硬核动力

10个项目的成功签约,吹响了大东区全年完成100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的冲锋号,特别是以主导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延链,汽车后市场补链,文旅产业建链,军民融合产业强链强链为目标,瞄准汽车、文商旅、军民融合等重点储备的产业项目进行集中发力。

大东区:“云签约”释放产业发展硬核动力

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复杂,防控工作正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大东区在确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有效推动企事业单位复工复产,恢复生产生活秩序,确保项目工作不受疫情影响,经济环境持续健康发展。大东区始终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精准有效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借助网络手段,举办重点招商项目“云签约仪式”,积极营造疫情期间“屏对屏”的新型政商关系新生态。

大东区:“云签约”释放产业发展硬核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10个签约项目中,融创国际汽车文化示范区及大东文化旅游观光路项目一期建设汽车主题商业MALL。是集文化、聚会、旅游、休闲、家庭娱乐中心于一体的世界级商业购物综合体,服务于中国家庭的欢乐生活方式,塑造一站式欢乐体验生态链,打造城市级标杆型文体商旅综合体,满足全客层需求。将汽车产业向纵深发展,做大做粗做长汽车产业链,真正打造产城融合全面发展。

大东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确思路,把握方向,主打汽车和文旅产业核心,瞄准整车配套、文商旅、创新科技等产业,在大项目上引进上实现历史性突破,持续推进整车及零部件产业招商,围绕“一路一街一镇多园”的六大文旅项目,实现精准招商,加大“飞地经济”合作力度,创新招商举措,通过购买服务,引进大数据平台项目,利用海量企业数据源、商会、老乡会、产业链等数据资源,精准的筛选潜在投资企业,继续加深与德国、日本、台湾、韩国等地的项目合作,努力引进汽车产业上下游项目,全年安排约10个团组、30人次的境外出访工作,将涵盖欧洲、美洲,亚洲及港澳台等地区。依托开发区改革,建立以项目建设、招商引资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选优配强招商干部进入招商中心,壮大专职招商力量,大幅提升招商人员待遇,吸引大量优秀人才进入招商新体制,当先锋、打头阵,为区域发展做贡献。

大东区:“云签约”释放产业发展硬核动力

在疫情防控工作中,持续开展“万人进万企”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地区商会的引领作用,着力打造“万人进万企”升级版,探索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企业服务的大东模式。始终坚持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复工,两手都要硬。大东区出台 “惠企三条”政策,充分发挥“万人进万企”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作用,全体区级领导以15家行业协会、14家商会为沟通桥梁,紧密联系、服务38960家企业商户,及时了解企业诉求,解决企业现实困难,打造大东区“万人进万企”升级版,把疫情防控与企业开复工工作统筹推进,坚持抓细、抓实、抓落地。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地区商会微信工作群作用,主动为企业解决囤积物资、复工复产等现实困难,在统筹抓方面是下了“先手棋”。形成政令通达、下情上达、协同作战的组织体系。采用走入每家每户、实施“一企一策”“保姆式”的服务,帮助企业纾困解难,有序地推进企业复工复产。通过协会、商会,及时将复工前注意事项、疫情防控要求等信息传达到企业,发扬“店小二”精神,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区金融局开展工作,在抗击疫情关键时刻,大东区政府在平安保险公司投入95万元,为2232家复工复产企业免费投保,让企业复工复产利益得到更大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大东区:“云签约”释放产业发展硬核动力

下一步,大东区将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做好招商引资各项工作,充分利用5G通讯、互联网、云技术等新模式,聘请专业人员开发“云招商系统”,变“线下”为“线上”,推广网上洽谈、视频会议、在线签约等线上招商功能,通过开展“不见面”“云洽谈”“云签约”等不同形式招商活动,与企业架起高效沟通渠道,为企业提供周到、细致、全面的服务,吸引更多的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项目落地大东,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在防控中发展、在发展中防控,努力交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合格答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