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用一次性底肥,选择什么底肥好?而且价格不高?

神农之声


【大别山鹰】评点:水稻的一生生长周期较长,大约在130天左右,为了满足其生长需要,在生长过程中,按不同的时期施用不同量的肥料,以期达到丰产丰收。

在水稻生产施肥工作中,一般施育苗底肥、苗期追肥、移栽前的送嫁肥、大田移栽前的底肥、返青肥、分蘖肥和孕穗肥。如果排除育秧肥不讲,光是大田移栽就要按常规施四次肥,如果按楼主讲只施一次移栽底肥,这对水稻后期的水肥需求肯定有影响,但如果确定只施一次肥的话,大田应以有机质含量高,后劲足、氮磷钾元素含量齐全的农家堆肥和复合肥混合作一次性施用最好。施用量是翻耕前施堆肥每亩2000一3000kg,大田整田移栽时再配施复合肥100kg,整田时放水至一寸深,将复合肥撒施均匀,然后露过一夜后再行平整插秧,插秧后放水至一寸半至两寸深缓苗,约过十到十五天后,宜用人工踩田除草来增加泥土的活性,有利于水稻秧苗吸收养分,促进分蘖生长。

以上是@大别山鹰的观点,如有不同观点请在下方评论区参与评论,关注@大别山鹰,关注#头条三农#,每天为你分享不一样的三农观点。


大别山鹰


水稻用一次性底肥,选择什么底肥好?而且价格不高?

题主说的水稻使用的一次性底肥,应该是说的是水稻种植一次性施肥技术吧。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我个人认为必须要搭配适当的机械移栽技术才有可能达到一次性施肥满足水稻整个生育期对肥料的需求。


水稻的一次性施肥,都是使用的具有缓释或者控释功能的复合肥料。常规的三大肥或者掺混肥基本上达不到这个要求。而且,采取常规撒施的方式使用,这些缓释或者控释复合肥的肥料损失也比较大,在后期还是需要追施肥料,否则也不能满足水稻后期对肥料的需求。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使用侧深施肥插秧机搭配这类一次性底肥使用,通过移栽时将肥料施在秧苗根系侧面5厘米、深3厘米的位置,利用水田的泥浆把肥料封闭在田面中,让肥料在田面内部逐渐的释放,达到缓释和控释的目的。这种肥料使用方式在我们黑龙江垦区已经推广6年左右了,增产效果、返青速度方面很有优势。



这种施肥方式对于低产田、贫瘠田块的增产作用较为明显,能够显著的提高肥料的利用率,而且还能减少肥料的施用量;对于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块来说,也能有效的减少肥料的使用量。可以说,侧深施肥的移栽方式是当前能够减少肥料使用量、增产的有效方式。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1

明确地说,就是缓释有机肥,价值不高,每亩40斤左右。造价在35元钱左右。

2

缓释肥品种很多,一种认准商标,不同作物有不同的缓释肥。有水稻专用的缓释肥。

3

不是施肥量越多越好,一定要科学适用适量,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

4

依据水稻的生长情况,可以施加其它肥料。



英莫问667


既然要选择一次性施肥,那化肥氮磷钾的比例,就有许多说法了。农民都喜欢一次性施肥,不单单是因为它省事,还是因为它便宜。

水田大户在扬返青肥,分蘖肥,穗肥的时候,都需要雇人干,如果肥多就15元一袋。如果肥少,每晌地就是60元。三遍肥人工就180元,如果一次性扬肥,这180元就省了,地一多钱省的就更多了。

水稻一次性底肥,要省钱,那就是高氮低磷低钾的。只有这个配比才符合水稻的需求,一般水稻氮磷钾配比为2:1:1.2。

今年有一款黄腐酸复合肥,氮磷钾配比为26:8:10,每晌地13袋复合肥,每袋100斤,价格是135元。厂家要求在返青的时候,如果秧苗不返青要加两袋硫铵。

只要是一次性底肥,氮肥一定高,要不它保证不了水稻所需。在此期间,还要勤观察水稻,水稻会在后期脱肥,多数是分蘖末期。

如果对水稻变黄而不管,秋天的产量高不了。如果追肥,肥力的投入与分开施肥就差不了多少钱。并且扬肥还不好掌握,肥多了贪青,肥小了产量上不来,十分尴尬。


一次性底肥里,氮素必须是缓释或者控释肥。这样才能保证,在水稻需要的时候,给予适当的营养。前面说的黄腐酸复合肥,就是氮素被控释的。

一次性底肥,一定是按上面氮磷钾的比例配置的,但在肥的类型里。有复合肥,复混肥,掺混肥之分。复合与复混的价格高一些,掺混的价格低一些。

挑选掺混肥需要技术,经验,因为掺混肥氮磷钾素来源选择很多。而复合肥多是高塔造粒,氮素含量是复合肥里氮量最高的,掺混肥根本比不了。

要想减少水稻肥料价格,就要提高它的利用率。目前黑龙江地区采用侧深施肥,据说效果很好。我们这边暂时还没有这些技术引进。在化肥上省钱,就是减少化肥用量。


而减少化肥用量,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控释或缓释,另一个是提高肥料利用率,也就是改变施肥方式。水稻一次性底肥,只要有以上几点就可以选,至于价格得看后期的水稻生长状况。


田俊超白


关于水稻施肥。

一、根据田的现状去施。

标准是:瘦田,肥田,缺素田和缺有机质田。需要根据草和经验判断,看看缺那个。(化验土壤成分还是有些麻烦)

二、施肥方法。

一次性底肥,不建议选择。。。尤其种田大户,不能这样施肥。。。

采用多次施肥法 可以分为三次或四次。(底肥+追肥)沙土田和不保水保肥的田,最好施4-5次。

三、肥料的经济性

两方面:肥料利用率和肥料成本

肥料利用率牵扯很多经验。。需要经验摸索多说也无用。想学私下问我。

肥料成本。。对于大户,厂家发货,自己用搅拌机做掺混肥料最便宜。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微量元素和颗粒状有机质。




水稻科学种植专家


根据经验,水稻种植在整理田地的时候,会把田地里面的杂草,作物等植物掩埋等待腐烂,这种绿肥最为第一层肥料,特别是二季或者三季水稻的时候,为自然肥料,不要除得干干净净白白浪费了。

其次,人工施肥。农家肥是首选,猪粪,牛粪,羊粪,兔子粪等等,效果好,长久还特别经济,但需要注意,用腐熟了的农家肥。同时可以配少量的磷肥,还有钾肥,对水稻生长特别好。还有就是可以放茶枯,可以做肥料又可以查杀田螺等,一举两得。种植下去后追肥一般用尿素,加速生长,后期追钾肥对抗虫抗病和预防倒伏有好处,还能促进水稻高产丰产。

建议,化肥虽然见效快,但不宜长期使用。


原益生香


水稻若采用一次性施底肥料,就应选用水稻控释肥,根据水稻高产稳产对肥料养分动态的需求,进行科学配方和调控肥料养分释放,一次施用,无需追肥,一般能满足整个水稻生长各阶段对养分的需求。但是,要求精耕细作,适合小户经营,而且是保水保肥的地,不建议大户使用此方式。

据试验,一次性使用控释肥每亩30-40公斤,比常规施肥增产每亩40-60公斤,使用控释肥比常规肥增加效益每亩65-80元。控释肥养分根据水稻生长需要缓慢释放,减少了养分流失浪费,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连续使用控释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一般亩施控释肥30-40公斤。高产杂交稻品种亩施控释肥45-50公斤,水稻控释肥做基肥一次性使用,可用于抛秧、插秧和直播田,在最后一次耙田前均匀撒施。





农艺天地6971


水稻施肥原则应是有机肥、磷化肥作基肥,钾化肥主要作分蘖肥,氮化肥采用多次匀施,特别注意好壮苞、壮籽肥,在足穗的同时,大穗大粒。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据测定,水稻的总吸肥量有50%-60%的氮素和70%的磷、钾来自土壤,施肥不足就会过多消耗土壤潜在养分而降低地力,增施有机肥是维护和提高地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水稻生产要强调积制土杂肥,发展养殖业多施栏肥、多种绿肥,推广撩穗收割和稻草还田等,使有机肥施用量占全期施肥量的40%。

种植水稻最好使用施用农家肥,水稻底肥最好在耕整前先撒施下田,或者是耙田之前撒施下去最好。合理施用水稻施肥有助于水稻高产稳产,不过,现在农民用户没有农家肥,如果没有农家肥的话,可以选择施用复合肥,施肥量要看土壤肥力,大体在每亩60至80公斤。后期追肥不能只用尿素,需要配合磷酸二氢钾一起使用。含氯复合肥就可以氮大约18-20磷大约8-12钾有的地方缺的有的地方是富钾地区(比如江苏东部沿海),这样的肥料40公斤在搁田后再配合使用点氮肥大概15-25公斤/亩就可以了。





土豆老师说三农


直播稻具有分蘖节位低,分蘖早,根系发达,根层浅,分蘖高峰期出现早、下降快,成穗率较低,穗数多而每穗粒数少等生育特点,需从提高成穗率和增加穗粒数入手来夺取更高产量。栽培上必须掌握好施肥技术,通过肥水调节,促进根系深扎,巩固分蘖提高成穗率,增加穗粒数,从而获得高产。

直播栽培施肥,要施好基肥、蘖肥和穗肥:首先要施足基肥,且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缺锌的稻田要加施锌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如果有机肥不足,也可以化学氮肥为主。基肥中氮肥占总氮量的1/2,磷肥全作基肥,钾肥占用量的70%。一般每公顷施有机肥15吨左右,碳铵375~450千克或尿素150千克,过磷酸钙375~450千克,氯化钾90~105千克。缺锌田块隔1~2年施用1次,每次施30千克硫酸锌。所有的氮、磷、钾、锌化肥应该加少量有机肥充分混匀后施用,实行全层施肥,随施随耕翻整地。追肥要掌握“蘖肥早、穗肥巧”的原则。分蘖肥一般分两次施用,第一次施促蘖肥,在三叶期左右每公顷施60~75千克尿素。第二次施保蘖肥,在第一次追肥后7~10天施用,每公顷施尿素75~112.5千克。促蘖肥早施促进早分蘖,发挥低位蘖穗大优势。施好保蘖肥保证早生分蘖不致脱肥死亡而顺利成穗,又不使无效分蘖过多而降低成穗率。穗肥要看天、看土、看苗合理施用。对土壤肥力较低、前期生长量不足的田块,可在出穗前25天每公顷施尿素75千克左右,以促进颖花分化,增加颖花数量。并配合施45~60千克氯化钾,同时也起到壮秆作用。隔7~10天,每公顷再追施75千克左右尿素作保花肥,可以增加实粒数和粒重。对土壤肥力较高、前期生长较旺的田块,不施促花肥,而重施保花肥,以达到保花增粒的目的。施用穗肥时要考虑防倒伏问题,为安全起见,一般不施促花肥,即使施也要适当推迟几天,不能在穗前30天左右施用。粒肥有养根护叶、提高结实率和粒重作用,但是如果施用不当会引起贪青晚熟。对抽穗灌浆期温度较高的早、中稻施用比较安全,每公顷可施45~60千克尿素,对抽穗灌浆期温度下降较快的晚稻,就不要追施氮素肥料,可考虑根外追施磷酸二氢钾和尿素来提高粒重和结实率,每公顷每次可喷洒3千克磷酸二氢钾和15千克尿素液。


Disheartened59996201


大家好我是农村养殖1978莫哥

我们四川宜宾筠连高坎梯田种植的水稻就是一次性用的底肥,我们用的是农家肥,就是猪粪给牛粪一次性放田里,我们在插秧,插秧了我们就放鱼苗,我们这个梯田是不打农药的,我们稻谷收了就抓鱼吃,我们这里梯田大米是无公害大米。欢迎大家来参观谢谢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