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林的呼喚 馬思聰的悲情人生

馬思聰其人

馬思聰是一位作曲家。從1937年創作小提琴代表作《思鄉曲》開始,在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創作生涯裡,馬思聰的作品涉及小提琴音樂、交響音樂、協奏曲、大合唱、室內樂、鋼琴音樂、歌劇、舞劇、藝術歌曲、群眾歌曲等多個領域。


管絃樂代表作——山林之歌

在管絃樂方面,較為突出的《山林之歌》創作於1954年,共分為《山林的呼喚》《過山》《戀歌》《舞曲》和《夜》五個樂章,是我國第一部以山林為題材的交響組曲。善於運用西方的創作手法表現東方的內容、把中國民間音樂素材作為其音樂創作的音調基礎,是馬思聰管絃樂作品的獨特風格。


馬思聰的《山林之歌》生動地描繪了一幅我國西南山林地區少數民族清新、神秘又豐富多彩的生活畫面。作者在創作該作品前並未去過滇西採集民間音樂,且創作時也沒有云南民間音樂的出版物可供參考,僅憑雲南徐經採醫生寄給他的家鄉小調,和之前在昆明和粵北山區居住過的生活回憶,結合屈原著名詩篇《九歌》 中的《山鬼》所激發出來的豐富想象力,就創作出了這部飽含著濃郁滇西風味和樸素生活氣息的音樂鉅作。難怪從20世紀20年代起,馬思聰就被世人譽為“音樂神童”。


我們直接用今日頭條app上方的搜索框輸入“馬思聰 山林之歌”,就能欣賞到這部作品:

山林的呼喚 馬思聰的悲情人生

頭條搜索 馬思聰山林之歌

第一樂章《山林的呼喚》

《山林的呼喚》可以看成三個部分,整體速度較為緩慢,樂句劃分時長時短,表現出山林境界。

第一部分開始,雙簧管奏出山歌般的主題,彷彿是深山裡傳來的聲音。這一主題建立在b羽調式上,節奏非常自由,旋律佈滿倚音,有散板般長短不一的6個樂句,幾乎每句都包含有一個停頓的樂匯:四度下行。作者緊緊抓住這個富有特徵的音調,形成這一樂章的核心。也可以說應用了我國傳統作曲換頭合尾的手法,構成悠揚清麗的第一部分。


而後出現的第二部分表現了呼喚主題的切分節奏,引子開始於低音大提琴的迂迴向上進行,就像山鬼要從地下出來一般;單簧管加以發揮,小提琴奏出旋律,管絃樂推進,不斷以重複展開推動著音勢的發展。終於到達這一樂段的高潮——山鬼鑽出來了,它在呼叫!音樂的發展讓人感覺形勢愈發危急,大自然的威力使山林不斷呼嘯,逐漸匯成洶湧澎湃的樂隊全奏。


樂章的第三部分是山歌主題的再現,輕柔的力度與之前的高潮對比明顯,長笛在高音區再現了主題,絃樂的震音配合著大提琴映在氤氳水汽裡漸成朦朧的樂句語彙,像微風拂過樹葉在輕輕抖動。大管略顯沙啞的音色把主題延伸至尾聲,幽咽迴旋、絲絲入耳,直至最後消聲,餘音卻還猶在耳畔盤旋,久久不散。山鬼的特徵節奏潛藏在大提琴聲部裡,執著的像是仍在暗暗喚著她心愛的人……


馬思聰和周總理的淵源

1949年12月,馬思聰隨周總理出訪蘇聯,歸來後即被政務院任命為中央音樂學院院長,時年37歲。

那時,國家領導人宴請國賓,常請馬思聰到中南海即席演奏。一次,周總理把時任外交部長的陳毅拉到馬思聰身邊,打趣道:陳老總,我們三個人都是法國留學生,人家馬思聰就學到了東西,而我們倆就沒學到。


山林的呼喚 馬思聰的悲情人生

馬思聰(右)和周總理(左)

馬思聰利用其在國際樂壇中的地位和影響力,在新中國的音樂教育領域做出了傑出貢獻,先後招收或引領林耀基、盛中國、傅聰 劉詩昆等音樂名家走向世界樂壇。

馬思聰的悲情人生

由於文革時期遭受難以承受的政治迫害,1967年1月馬思聰經香港出逃,遠赴美國定居。


康生等人判定馬思聰“叛國投敵”,因此導致國內幾十人被牽連入獄,馬思聰的二哥跳樓身亡,岳母、侄女和廚師相繼被迫害致死。


山林的呼喚 馬思聰的悲情人生

往事揭秘

1971年7月,周總理曾委託美國總統安全事務助理基辛格,向馬思聰轉達:“我平生有兩件事深感遺憾,其中之一就是馬思聰50多歲離鄉背井去美國,我很難過。”

1976年1月8日,周總理與世長辭。馬思聰對兒女說:自己十分敬重周總理,總理對他也是愛護有加。

馬思聰也回憶起與毛主席相處的情景,說:毛主席有非凡的聰明,眼睛出奇明亮,問一知十;他曾與毛主席討論音樂藝術達3個小時,最終都能達成共識;毛主席喜歡讀書,喜歡寫詩,大家都有藝術細胞,是知音。

蘇武牧羊19年,鄉愁哀怨,使得馬思聰在異國的日子裡,譜就了《李白詩六首》、《唐詩八首》等作品。其中一首就是:“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馬思聰將自己有家難歸的悲涼心情,借用古詩名句演繹得分外真切。

1985年農曆臘月二十九,馬思聰收到“冤案徹底平反的通知”,全家人燃放煙花以示慶賀,馬思聰因此記下日記:春天逐漸又回來了,祖國也逐漸走近了。

但是,直至1987年5月20日,馬思聰突然病逝於美國費城,作為新中國一名傑出的音樂家,馬思聰在有生之年,終未能夠回到祖國的懷抱,難怪被周恩來總理視為深深遺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