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9年前,昆明薛家巷的薛尔望跳黑龙潭殉明

昆明市区有条巷子叫薛家巷。

它地处昆明市区北京路与灵光街之间。西起灵光街,东至北京路,全长约400米。

清初成巷。

薛家巷的名字,源自于明代名士薛尔望之家在此居住得名。

老昆明都知道,今天北市区黑龙潭公园入门右侧就有座薛尔望墓,迄今已逾350年。

这块墓地,就是曾经居住在昆明市区薛家巷薛尔望全家的合葬墓。

整座墓,圆形,墓旁古树扶疏,翠竹掩映。

墓碑上书“明忠义薛尔望先生阖眷之墓”。

只要路过的人,有知道薛尔望名字的,都会静静地伫立片刻。

侃滇史 | 359年前,昆明薛家巷的薛尔望跳黑龙潭殉明

昆明人薛尔望,原名薛大观,字尔望,是明朝崇祯年间的读书人,家住昆明小东门外穿心鼓楼旁的薛家巷,原桃园小学就是他家的居家之所。

崇祯甲申(公元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攻陷北京,李自成败退。

早已自杀身死的崇祯帝,还有儿子、侄儿留存于世,欲复明。其子朱由榔后逃至昆明,在五华山上偏安,建立南明小朝廷,达8载之久。

等顺治帝腾出手派了吴三桂来收拾南明小朝廷时,朱由榔只得再次落荒而逃。

清顺治辛丑(公元1661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逃亡缅甸。

此时的薛尔望,不过一普通读书人,他眼看明朝大势已去,对永历帝出走异邦以苟活存世相当愤慨,他对人说:“永历帝不能背城一战,君臣同死社稷,却欲走蛮邦以求苟活,真是羞辱!”

他终日哀叹郁闷,茶饭不思,痛不欲生。

思索良久,他认为天命不可力争,自己乃一介书生,没有任何能力徒手同吴三桂和清军拼搏,而自己作为明朝一读书人,却来吃清朝的饭,实在是奇耻大辱。

他遂决心“不惜以七尺之躯为天下明大义”。

一天清晨,薛尔望带着妻杨氏、子薛之翰、长女薛孟云、儿媳孟氏、婢女兰馨等阖家七口人,悄然离家,在离家20里的黑龙潭,全家人一起投水自尽。

第二天,薛尔望全家人的遗体浮出水面仍相互牵依。

“大观次女已适人,避乱于西山,相去数十里,亦同时赴火死。”(据《明史》第一百六十七《薛大观传》记载)

薛尔望二女儿,原本已成人就在西山躲避战乱,离老爹自尽之地有数十里的距离,可是,二女儿也投火自尽了。

薛尔望此举,真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后来,昆明人就将薛尔望全家尸骨合葬于黑龙潭畔的丛林中。

清道光年间,人们又为薛家修墓立碑。

清康熙年间,云南按察使许弘勋曾撰文“寒潭千秋载,玉骨一堆香。”

清道光年间,陈鹍为此感慨赋诗:“山翠葬一门,水光澄千古。忠魂伴梅花,寒香袭净土。”

今天,你在黑龙潭公园看到的薛尔望墓碑,系清道光二十六年重修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