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上古著名氏族部落聯盟領袖——伯益

我國上古著名氏族部落聯盟領袖——伯益

伯益是虞夏時期的一位著名氏族部落聯盟領袖,在歷史上曾立下了不朽功勳,與堯、舜、禹、皋陶一樣是彪炳千秋的古代英雄。伯益,《尚書》稱益,《史記》稱大費、柏翳,又稱伯翳,《世本》、《漢書》稱化益、伯益。

伯益出自少吳和顓頊部族,《史記·秦本紀》:“秦之先,帝顓頊之苗裔孫曰女修。女修織,玄鳥隕卵,女修吞之,生子大業。大業取少典之子,曰女華。女華生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帝舜曰:‘諮爾費,贊禹功,其賜爾皂遊。爾後嗣將大出。’乃妻之姚姓之玉女。大費拜受,佐舜調馴鳥獸,鳥獸多馴服,是為柏翳。舜賜姓嬴氏”。《索隱》:女修,顓頊之裔女,吞鳦子而生大業。其父不著。而秦、趙以母族而祖顓頊,非生人之義也。按:《左傳》郯國,少昊之後,而嬴姓蓋其族也,則秦、趙宜祖少昊氏。《正義》列女傳雲:“陶子生五歲而佐禹。”曹大家注云:“陶子者,皋陶之子伯益也。”按此即知大業是皋陶。伯益為皋陶之子。《正義》引《帝王紀》:“皋陶生於曲阜,曲阜偃地,故帝因之而以賜姓曰偃”。伯益因始食於嬴,被舜賜姓嬴氏,成為少昊部落嬴姓的繼承人。並賜給其封土。

伯益在舜時與大禹同朝為官,因善於狩獵與畜牧,被推為虞官,負責治理山林川澤,管理草木鳥獸,並佐舜調馴鳥獸。他在狩獵實踐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熟悉鳥獸習性和語言,很多鳥獸被其馴服,因而在畜牧方面具有卓著的功績。

伯益曾協助大禹治理水土,《尚書•堯典》說唐堯時,“湯湯洪水分割,蕩蕩懷山襄陵。”四方諸侯推薦鯀治水。《史記•夏本紀》載:“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鯀被舜“殛於羽山以死”。於是“舜舉鯀子禹,而使續鯀之業”。伯翳是大禹的得力助手。“禹乃遂與益、后稷奉(舜)帝命,命諸侯百姓興人徒以傅土,行山表木,定高山大川” 。《吳越春秋》稱禹“遂行四瀆,與益、夔共謀”。陸賈《新語》說 “決江疏河,通四瀆,致之於誨。大小相引,高下相受,百川順流,各歸其所。然後人民得去高險,處平土”。大禹因治水而名垂萬世。伯益作為大禹治水有力助手,亦該流芳千古。

伯益還是我國最早的農業專家,他在佐大禹治水的十三年中,總結各地原始農業經驗,開闢焚林造田。《史記•夏本紀》記述舜“與益予眾庶稻鮮食”之事。說的是當時的農業還不發達,多數百姓食不果腹,伯益就“調有餘相結,以均諸侯”,將徵集到的糧食以及捕獲到的獵物施捨給他們。為了從根本上解決人們的生活,舜命伯益焚林造田,《孟子•滕文公上》:“舜使益掌火,益烈山澤而焚之,禽獸逃匿”。這裡是說,掌管山林和上下草木鳥獸的伯益,放火燒林,快速除去雜木荒草,灰燼又可肥田。同時借火驅走野獸,減少危害。《帝王世紀》說:“益為朕虞,庶物繁植”,各類農作物都獲得豐收。由於 “益主虞,山澤闢”。山林川澤皆得到了有力的開發,伯益指導百姓在高阜平原種植粟類作物,在低窪水溼之地試種水稻。《史記•夏本紀》:禹“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溼”。伯益是水稻種植的最早推廣人。

伯益還是我國最早的鑿挖水井的推廣者,《世本》引《周易釋文》:“化益作井”,《初學記》卷七為“伯益作井”。

伯益也是一個卓越的政治謀士,具有高超的智慧和過人的判斷力,是堯舜禹時期的政治理論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告誡大禹,凡事要有前瞻性,要慮事周全。不要違背法則、制度,不要過度遊樂享受,不要違背規律去追求百姓的稱譽,不要違反民意而滿足自己的慾望。治國不能懈怠,政事不能荒廢,謙虛會受到益處,自滿能導致失敗,要選賢任能、除奸去邪。在處理民族矛盾方面,伯益亦表現出遠見卓識。舜時,三苗族離心離德,舜便派大禹武力征服,三苗不服,伯益提議,要恩威並舉,德武相濟。大禹接受了伯益的建議,撤退軍隊,實行文教德治,三苗族受到感化,終於歸順。

相傳《山海經》為大禹、伯益所作。《山海經》是我國曆史上的一部奇書,也是研究我國上古社會的重要文獻。許多文獻將《山海經》稱為“伯益之書”。《吳越春秋》:禹“遂行四瀆,與益、夔共謀。行到名山大澤,召其神而問之。山川脈理.金玉所有,鳥獸昆蟲之類及八方之民俗,殊國異域土地裡數,使益疏而證之。故名之曰《山海經》”。東漢王充在《論衡•別通篇》裡說:“禹、益並治洪水,禹主治水,益主記異物。海外山表,無遠不至,以所見聞,作《山海經》”。

據史料記載,大禹有意禪位於伯益,《史記·秦本紀》記載:禹立而“舉益,任之政”,禹崩時“以天下授益”。由於禪讓制度的社會背景發生變化,大禹之子啟奪取繼承權,伯益則成為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時期悲劇英雄人物。從此,禪讓制度亦被世襲製取代。

《史記·秦本紀》雲:伯益次子若木的玄孫為費昌,費昌為伯益六世孫,《泗志鉤沉》雲:“帝封鯀叔父白犬之子卞明於其地,以奉顓頊之祀,歷夏及商。湯伐有卞,存其祀,分其地封皋陶子伯翳之裔費昌為奄國,兼有今縣西及曲阜、鄒、費之境。而卞明、顓臾、鄫、邾錯處其間,為附庸。皋陶本偃人,賜姓偃,伯益封費,賜姓贏。奄與偃字通,而國為贏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