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岁月神偷》是香港导演罗启锐所执导的一部极具怀旧色彩的电影,这是一部自传式的影片,几乎还原了导演所有的青春记忆。这部电影被视为近年来“最香港”的电影,

以上世纪6 0 年代深水埗永利街罗姓一家人的生活为切入点,用底层小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喜怒哀乐,重塑了香港人的集体记忆。

60年代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更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鞋匠罗一家四口,在街尾以做鞋为生。罗先生(任达华 饰)做得一手好鞋,在那个混乱的年代仅能养家糊口;罗太太(吴君如 饰)为人辛辣直率,人称“侠盗罗嫂”。

大儿子罗进一16岁,品学兼优,是运动会的冠军,全家人的骄傲;小儿子罗进二8岁,天性顽劣,一家人艰难度日,也算其乐融融。然而,随着时光流逝,港英政府加重苛捐杂税、台风卷毁全家赖以为生的鞋铺、哥哥恋情受挫更罹患血癌,原本幸福的家庭笼罩上了阴影。面对接踵而至的灾难,鞋匠一家依然不放弃,含泪笑对。

《岁月神偷》打败同期上映的《拆弹部队》、《禁闭岛》等好莱坞大片,荣登香港新片首周票房冠军。并且获得第 60 届柏林电影节“新生代单元”最佳影片水晶熊奖,第 29 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最佳新演员、最佳编剧、最佳电影歌曲等奖项,以及令现实中待拆的永利街得以保留。

影片讲述的故事娓娓道来,没有歇斯底里的感情渲染,而所有关于生存的意义都分解到生活的细节中,令人回味无穷。以罗进二的儿童视角,通过一家人的生活、罗进一的爱情,以及种种人情世故和生离死别,带我们回到一个旧香港里。岁月偷走的到底是什么?对主人公来说,它是曾经的幸福时光。

《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01、影片通过儿童视角来看世界,增添了电影的温情意味

在影片的开场,小弟罗进二偷了水族店里的金鱼缸戴在头上,他将鱼缸倒扣在头上模仿宇航员的画面,间接地交代了影片的背景发生在阿姆斯特朗登月的 1969 年。当时的香港金融危机风雨飘摇,社会问题层出不穷,正处于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低下的转型时期。

罗进二透过金鱼缸来展现他的生活环境,一排排商铺、人来人往的菜市场、街边巷角的邻居、读书的学校等,通过罗进二的视角让观众看到那个时代香港生活的图景。影片用儿童视角以儿童的眼光去打量成人的生活空间,展现不易被成人所体察的生活中的另一种面貌,从而打造出一个别致的世界。

作为孩子的罗进二,会想方设法地寻找生活中的乐趣。玩金鱼缸的时候,他幻想自己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位太空人,偷庙里的孙悟空塑像,假冒电影明星卡片签名赚钱,供月饼会希望可以吃到一整盒的蛋黄莲蓉月饼,执着地吵闹着长大以后要娶明星冯宝宝。

在傍晚时分,街坊邻居把自家的饭桌摆到街上,边吃边聊家长里短。今天做了鱼头汤分你家一半,或者招呼你家小孩过来蹭蹭今晚做的鸡蛋羹,小孩子们在这些饭桌中窜来窜去,人情味十足。罗太太因为与验票员相熟,便只买一半的票,到电影院里看一场进二喜欢的冯宝宝演的《夜光杯》。

在儿童的眼中,日子的苦难惨淡被单纯过滤掉了,未谙世事的孩童往往能够在最普通寻常的生活里,找寻到最纯真的快乐。《岁月神偷》是导演罗启锐以亲身经历为蓝本拍摄的,是为了纪念他的哥哥,影片还原了他童年时代所曾看到的世界。

罗启锐巧妙地运用了儿童的视角来讲述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里,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如何相依为命的生活。用别样的视角对大人的生活艰难进行深度描绘,又不至于直接惨淡的叙述,反而生动的突显出苦难背后的温情。

《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02、不同场景下的音乐运用,塑造了人物性格、烘托了人物情绪

音乐在《岁月神偷》里对于营造回忆的氛围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香港配乐大师黎允文用充满爱尔兰风格与极富年代感的流行音乐相结合,使得片中音乐斩获第2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最佳原创电影歌曲奖。在影片片头爱尔兰风笛引出影片字幕,“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来是最大的小偷”体现出影片回忆的底色。

①音乐对人物的塑造

猴子乐队的《我渴望自由》是片中大儿子罗进一最喜欢的歌曲,而它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在不同程度上展现了人物的成长历程。第一次出现,写作业的罗进一打开收音机,随着轻柔舒缓的旋律,一个长镜头缓推,从楼下到楼上,再到整个香港夜景的远景俯拍。这个时候,影片的节奏和缓,人物间充满生活气息的对话展现出家庭的和睦。

第二次出现,播音员播出飓风贝蒂袭来的消息,风雨交加的声音应和着曲调,少年对于爱情无尽畅想,音乐的出现有助于展现人物性格。风雨大作,楼下的父亲叫罗进一下楼收档,一直绵延不断的《我渴望自由》与全家的惊慌失措形成对比,歌声让灾难场景变得具有诗意。

第三次出现是罗进一重病,罗进二在曾经偷过鱼缸和乌龟的买鱼摊位处,提醒叔叔金鱼掉了。叔叔夸奖他真乖之后,他孤独的身影开始小声唱起《我渴望自由》,他在成长过程中开始懂得了生命的无常,也是罗进一乐观自由精神的传承。

《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②音乐对情绪的烘托

罗进一第一次去芳菲家,在清晨幽暗的天光下,罗进一把最喜欢的红彩雀放进袋子走在路上,一路满是欢欣期待,此刻的配乐是《柔风吹杨柳》整个画面轻松惬意当罗进一从芳菲的家回来时,家境贫寒的他终于意识到了贫富差距下的爱情是多么的脆弱,这时音乐节奏忽然缓慢低沉,画面漫延着一种感伤情绪。

罗进二与奶奶聊天,奶奶讲到“如果你想跟亲人重逢,你就得把你最心爱最喜欢的东西,全放到苦海里,这样你就能跟你的亲人重逢了。”关于生死的话题配合着《逝去的彩虹》场景中人物并没有过于感伤,反而因奶奶对孙子的讲述显得温馨了许多。

罗进一生命垂危之际急需输血,父亲典当了婚戒换钱,镜头给父亲的手一个特写,指头上剩下经年累月戴戒指的痕迹,母亲握住父亲的手,轻轻摩挲这戒指的痕迹。满是克制的情绪与背景音乐《父亲的婚戒》低回的钢琴声配合得恰到好处,展现出内敛而厚重的父爱。

李治廷的《岁月轻狂》在影片中是一个点睛之笔,在感情面前犹豫不决的罗进一在礼堂中用吉他轻缓地诉说着少年心绪,诠释着少年对少女的青涩爱恋。第二次是在进一的葬礼上,歌声带有淡淡的惋惜,却哀而不伤,让情节更加震撼人心,更加显现出影片所强调的苦难时代下仍然要坚强生活的主题。

《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03、影片在旧香港的怀旧风情下,表露人生不言弃的积极态度

《岁月神偷》是一部融合了家人邻里亲情爱情的催泪煽情片,痛苦与欢笑并存的怀旧电影。影片在永利街作实景拍摄,重现了60年代破旧的弄堂,90%的故事源自导演的真实经历。

那时的香港风云变幻,一面要忍受港英政府的压制,一面又受到内地运动的波及,还要面对不时登陆的台风暴雨的袭击,一家人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艰难度日。配以怀旧舒缓的音乐,给观众展现出一种恍如隔世的旧香港风情。

影片一开头便表明了主题思想:“在幻变的生命里,岁月原是最大的小偷。”奠定了影片怀旧的基调。以罗氏一家四口的悲欢离合,大环境下的生活百态,唤起观众的共同情感。影片大部分的建筑物和店铺都为实景拍摄,极大的还原了当时的风土人情,并伴以时代鲜明的流行歌曲,全方位展示了那个年代香港的面貌。

《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罗进二的大伯与父亲,一个开理发店,一个开皮鞋店,兄弟俩在街上一头一尾的经营,但在遇到困难时总会一同商讨,互相鼓励。大榕树下,邻里街坊每日的最后一餐热热闹闹闹,我家做了鱼头汤,分你家一半,他家做了鸡蛋羹,你家小孩过来蹭饭。影片中忽略掉了一些那个时代背景带来的艰苦,而是用孩子纯洁的眼睛看到温馨祥和的生活环境。

生活是苦的,因为物质匮乏,连买份月饼都要集资,还要给人上供,母亲带着患上血癌的儿子四处求医问药。但是罗先生与罗太太两个人总会将美好的东西留给自己的儿子们。暴风雨来临的那一刻罗爸爸双手紧紧扣住木制房顶,声嘶力竭地喊道:“要保住顶!”仿佛只要保住了房顶,家就不会散。

进一急需输血的时候,而父亲为了让他输上新鲜血液不惜当掉陪伴多年的婚戒。罗进一去世后,罗爸爸徒手拔了一颗花树栽在儿子的墓旁。当罗爸爸说:“‘鞋’字半边难。”时,罗妈妈则回答道:“‘鞋’字半边佳,难完之后就是佳。”作为一名母亲,面对贫寒的家庭、艰难的时局,她从早到晚地操劳,努力地生活着。

生活的艰辛、生命的无常考验着这一家人,但每次不幸过后一家人总会露出笑脸,并积极面对未来的生活。导演巧妙地将香港人的集体记忆融入到了故事叙述中,在怀旧氛围展现积极生活的主题,就像罗太太说的“一步难,一步佳;难一步,佳一步”。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人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岁月神偷》:岁月能偷走一切,却偷不走我们继续生活下去的勇气

结语

《岁月神偷》不仅在追忆那些逝去的时光与爱,另一方面也真切的表达在迷惘无奈时,要坚持乐观向上的精神。这部影片没有哗众取宠的商业气味,只是讲述那个特定时代的普通人的故事,姿态很低,立意却很高,平凡之中拥有着动人的力量。通过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给观众提供了回忆和联想的旧梦,一边又给予观众积极生活的暗示,就像片中所说的“人活着,总要信!只要你相信天空中会出现双彩虹,那么有一天就真的会出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