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玩家的年終“答卷”

本週自動駕駛領域有哪些大事發生?

轉眼間,2019年已經走到歲末年尾,又到了各大企業做年終總結的時候。本週自動駕駛領域哪些企業率先交出了年終“答卷”呢?且讓小智為大家道來。


自動駕駛玩家的年終“答卷”|小智一週要聞


英偉達推新款自動駕駛芯片 和滴滴開發L4自動駕駛

在12月18日舉辦的GTC 2019大會上,NVIDIA發佈了先進的軟件定義自主機器平臺DRIVE AGX Orin,以賦能L2到L5不同級別自動駕駛汽車開發的兼容架構平臺,助力OEM開發大型複雜的軟件產品。該芯片由170億個晶體管組成,集成了NVIDIA新一代GPU架構、Arm Hercules CPU內核以及全新深度學習和計算機視覺加速器,每秒可運行200萬億次計算,幾乎是其上一代Xavier系統級芯片性能的7倍。

除此之外, NVIDIA還宣佈向交通運輸行業開源NVIDIA DRIVE™自動駕駛汽車開發深度神經網絡,併發布了一套先進工具,使開發者可以使用自己的數據集和目標特徵集自定義並增強NVIDIA的深度神經網絡。

與此同時,本次大會上NVIDIA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宣佈,滴滴將在數據中心使用NVIDIA®GPU訓練機器學習算法,並採用NVIDIA DRIVE™為其L4級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推理能力。

本田明年推新款L3自動駕駛Legend

在日本,寶馬和日產已經推出了L2自動駕駛汽車,可讓駕駛員在高速公路時脫手駕駛,不過,必須時刻關注道路情況。明年春天,日本將實施修訂後的道路交通法,使L3自動駕駛汽車在公共道路上行駛成為可能。

與這一法規無縫銜接,有消息人士稱,本田欲將其L3自動駕駛技術搭載在新推出的Legend豪華轎車上,而該車最早將於2020年夏季推出,售價約為1000萬日元(約合63.89萬元人民幣)左右。有了L3自動駕駛技術,在高速公路遇到擁堵時,駕駛員可以將駕駛操作轉移到車輛手中。

英特爾20億美元收購以色列AI處理器創企

當地時間12月16日, Intel宣佈已經以20億美元(約合139.84億元人民幣)收購了以色列初創公司Habana Labs,後者是人工智能處理器開發商,成立於2016年,總部設在特拉維夫,在加利福尼亞州、波蘭和中國都設有辦事處。該公司研發的處理器平臺經過優化,可用於訓練深度神經網絡,以及在生產環境中進行推理部署。

英特爾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收購Habana增強了英特爾人工智能(AI)產品組合,加速了其在人工智能芯片新興市場的發展,且英特爾預計到2024年,該市場的市值將達250億美元。


自動駕駛玩家的年終“答卷”|小智一週要聞


百度Apollo生態升級:自動駕駛、車路協同、智能車聯三大平臺重磅發佈

12月18日,Apollo在長沙舉辦首屆生態大會。除自動駕駛開放平臺繼續升級外,Apollo還全新發布了車路協同、智能車聯兩大開放平臺。至此,Apollo形成了三大平臺、三重開放的佈局。

大會上,Apollo自動駕駛開放平臺重磅發佈Apollo5.5,核心亮點為開放“點到點城市自動駕駛”能力,這是全球範圍內首次該能力的對外開放。除此之外,Apollo還發布了自動駕駛雲、Apollo車路協同開放平臺、智能車聯開放平臺、小度車載2020、車規級百度鴻鵠芯片等新品及解決方案,並公佈了Apollo 2019年成績單。

截至目前,Apollo擁有自動駕駛路測牌照數150張、智能駕駛專利數1237件、測試里程超300萬公里、23個城市展開路測、全球開發者36000名、生態合作伙伴177家、開源了56萬行代碼。在技術、生態等多個領域,Apollo已憑藉十項“第一”全面引領中國自動駕駛前進步伐。

定位L4級 大眾2022年部署自動駕駛車

近日,大眾集團與卡塔爾簽署了一項名為“卡塔爾移動出行項目”的合作協議。根據協議,大眾將於2022年在卡塔爾首都多哈推出L4級自動駕駛電動車隊,探索在未來城市中實現自動駕駛接駁服務的商業部署。

據瞭解,卡塔爾投資局和大眾將合作研發項目所需的實體和數字基礎設施,以便將自動駕駛車隊整合到現有的公共交通網絡中。預計項目將於2020年開始進行封閉測試,2021年進行公開測試,2022年底投入使用。屆時大眾方面將提供35輛自動駕駛電動車ID.BUZZ,同時還包括10輛斯堪尼亞公交車。大眾旗下奧迪自動駕駛子公司AID和移動出行子公司MOIA將負責SDS(軟件定義存儲)技術和應用程序軟件。

華人運通發佈智城項目

12月19日,華人運通位於上海張江最新開放的智能園區內的“智城”項目正式落地。

據瞭解,華人運通“智城”系統由純電無人駕駛“智車”巴士、“智路”系統,以及“智城”交通運營監控中心組成。依託5G高可靠、低時延、大帶寬的通信,將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智能巴士接入智慧城市的車路協同自動駕駛交通系統,並通過強大的雲計算能力,實現對智能巴士的遠程調度、遠程監控、雲端自動駕駛以及實現園區交通實時調度。

其中本次亮相的“智車”巴士被命名為“城市之帆”,在設計上融入了商船、橋樑等設計元素。這款車型共配備了5個攝像頭,5個毫米波雷達和16個超聲波雷達,車頂兩個衛星天線跟北斗系統相連,具備L4級車路協同無人駕駛能力。作為一輛巴士,“城市之帆”可為乘客提供5G WiFi、人臉識別、自動感知等人性化功能,同時全新設計的智能化電動底盤,續航里程可以達到300公里。


自動駕駛玩家的年終“答卷”|小智一週要聞


圖片來自:文遠知行

文遠知行推出首個自動駕駛車頂一體化集成套件

在英偉達主辦的GTC China 2019上,L4級自動駕駛出行公司文遠知行WeRide推出首個自動駕駛車頂一體化集成套件——WeRide Smart Suite 3.0。

WeRide Smart Suite 3.0由文遠知行與戰略合作伙伴英偉達NVIDIA、德昌電機Johnson Electric共同打造。全新的All-IN-ROOF頂罩設計將計算單元套件、傳感器套件和冷卻及清潔系統全部集成在車頂上,體積更小,性能更強,是自動駕駛汽車車規級研發的一次重要突破,為合資公司文遠粵行RoboTaxi的量產和運營而打造。

縱目科技發佈三款新產品,智能泊車的“蛋糕”有多大?

日前,縱目科技在首屆智能泊車生態圈論壇暨2019縱目科技新品發佈會上發佈了三款新產品:新一代智能傳感器SDR1毫米波雷達、新一代L3級別Drop’n Go平臺、第二代自主泊車系統(AVP Gen.2)。

其中,新一代智能傳感器SDR1毫米波雷達主要提供低成本、全天時、全工況的環境感知解決方案,將於明年Q4實現量產;新一代L3級別Drop’n Go平臺為縱目下一代L3級別泊車系統平臺,分為Lite、Premium兩個版本;第二代自主泊車系統(AVP Gen.2)主要傳感器採用4個魚眼攝像頭、12個超聲波傳感器、4個4D毫米波雷達,新增辦公園區、寫字樓、酒店應用場景。

縱目科技創始人兼CEO唐銳預測,AVP(自主泊車)技術分別將於2020年在地下大型停車場場景、2022年在辦公園區場景、2024年在居民小區場景實現進一步落地發展。

極飛科技發佈首款可量產農業無人車

12月19日,廣州極飛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極飛”)在北京發佈首款可量產農業無人車“R80”。據瞭解,這款無人車車長1.4米,寬1.06米,高0.955米,採用模塊化設計,適用各種地形地貌。空車系統重量80KG,最大作業重量是160KG。這款車配備有高強度的邊梁和防滾架,堅固耐用,轉向系統的設計類似坦克,可以實現原地轉向,最小轉彎半徑為0.8米。

“無人機目前主要應用的場景是大塊土地,丘陵地也有,但是數量和規模來講還是偏小。主要原因是我國農田分散,地形複雜。比如,在廣東可能無人機使用並不多,但是無人車來了,就可能在一些荔枝,龍眼的果園裡大有作為。”極飛創始人彭斌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