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从以下几点我们来理性分析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状况到底如何呢?它的风险究竟有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呢?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从以下几点我们来理性分析

首先,我们看信用风险。

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指标是不良贷款率,也就是出现了问题的贷款占总贷款的比例。2016年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15123亿元,不良贷款率1.74%。对于这个数字,很多机构认为是低估了:有机构认为目前国内银行的不良贷款至少有5万亿,不良贷款率远远高于5%:还有机构估计的数字更高。

根据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估计,2015年末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可能高达93到116万亿元,而整个中国银行业的资本金(银行股本金额)只有131万亿。无论真实的不良贷款状况究竟如何,人们普遍认为,至少它会远高于官方公布的数字。这样算下来,国内银行的盈利能力可能远低于公开披露的数字;而在考虑这个因素后,实际的市盈率和市净率要大大高于公开的数字,因此股价并不算便宜。这些信息的模糊性本身也增加了市场的怀疑,对银行股的评估十分不利。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从以下几点我们来理性分析

其次,我们来看市场风险。

2013年中和2016年底,中国银行业经历了两次严重的“钱荒”,也就是整个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短缺。多数银行被迫以很高的利率到处拆借资金,甚至从中国人民银行申请紧急流动性支持。2013年是钱荒最严重的时刻,有的股份制银行一天资金交易的亏损就超过10亿元,这就是市场风险。如果说国内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那么它们在市场风险管理方面,依然需要更多积累;在风险应对经验和风险管理建模上,也有一段路要走。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从以下几点我们来理性分析

最后来看看操作风险

2017年4月,银监会下发了一系列文件,治理银行的“三违反”、“三套利”、“四不当”以及“银行业市场乱象”。从银监会的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国内银行经常存在经营不规范的情况;除了打监管的擦边球,推岀一些不规范的产品和服务之外,,还普遍存在着经营混乱的现象。

比如员工私自出售非银行产品的“飞单”行为、员工伪造合同出售“假理财”产品、内外勾结骗取客户资金和银行资金等。而这些,已然不是个别银行的个别现象,都是操作风险。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银行面临的各种风险挑战很大,风险管理水平有待改善,未来几年还会面临风险压力。面对这些风险,你对中国银行业又是怎么看的呢?

中国银行业的风险有多大?从以下几点我们来理性分析

今天的要点:

1、银行经营主要面临着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这三大风险。风险管理是银行最关键的能力,也是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在金融危机来临时,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银行的生死。

2、境内外很多机构都认为中国银行业的风险很大,还没有完全暴露,所以一些投资者不看好银行的前景,导致银行的股价很低,并且认为这一价格并不便宜。

3、风险管理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是科学,是有大量的学术论文研究风险问题,也发展出很多工具和方法,这些都很有帮助;说是艺术,是要对风险有感知,特别是要对未知的风险和不可知的风险有所感知。

更多理财知识请关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