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觉得一个手机厂商突破一项新技术后,另外的手机厂商随后也会实现了这项技术?

Pretend假装1231365983


  相信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当一家手机厂商推出了某项新技术后,其他手机厂商很快也能推出该技术,这是为何?

  以题主提到的快充技术来说,OPPO先是推出了VOOC闪充技术,并喊出了一句非常响亮的广告语:充电五分钟,通话2小时。现在,快充已经成为了手机的标配,哪怕是千元机也有快充。


  在很多人看来,其他手机厂商是模仿OPPO的技术。事实上,OPPO的快充技术,是供应链的研发成果,而不是OPPO自己研发的。同样,诸如vivo的屏下指纹,OPPO和华为也在使用,也是因为屏下指纹同样是供应链的技术成果。

  同样,苹果在iPhone X这款手机上引入了Face ID解锁技术,国产手机厂商很快也推出了脸部识别解锁。说白了,国产手机厂商之所以能够推出脸部识别解锁,也是因为有供应链提供相应的技术解决方案。


  眼下,5G牌照已经发放,很多款5G手机年底就会上市。相比3G和4G手机,5G手机最核心的技术是手机芯片,高通、联发科和三星都能提供5G芯片,国产手机厂商才能做出来5G手机。


  总之,手机行业有一个庞大的供应链,负责为手机厂商提供各种成熟的技术解决方案,这也是一个行业运作规则。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规则的存在,一家手机厂商推出某项新技术后,其他厂商才能很快跟进。


贾敬华


因为我们表面看上去是手机厂商在设计手机,但是真正决定着一部手机能否成型的关键还是在于供应商,比如要想实现屏下指纹解锁,就需要相应的零部件感应器的供应商,想要实现更好的摄像头效果也需要索尼这样的传感器供应商等等,所以一部手机的新技术和新功能不是手机厂商一拍脑袋就能实现的,必须要考虑到供应链能否实现,而且成本也要合适才行。

苹果作为手机业界利润最高的大佬,我们可能感觉得到,每当一部iphone搭载着一堆新技术公布的时候,其它安卓手机厂商短短几个月内就会跟进,这是因为财大气粗的苹果有足够的现金来购买有关新技术的供应商,由于每一代iphone量大利润大,供应商完全有动力去给苹果供货,哪怕这类新技术的前期成本较高也有利可图,然而其它品牌的手机厂商就很难有这个实力。

像国内大部分手机厂商都是走薄利多销的路线,一般不会轻易尝试新技术,但是类似VIVO率先开发出指纹解锁功能以后就相当于这个功能的供应链已经被打开,供应商也是需要赚钱的,所以随着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和产能的加大,屏幕指纹组件也会敞开供应给更多的手机厂商,量越大成本越低,可能几个月后这项功能就会大范围普及。


嘟嘟聊数码


这里面其实大有文章,可以说是行业内幕,科技“潜规则”☞斜边详细为您解说:

创新的源头与技术革新顺序

一项技术一定会有个源头,也就是首发者。在手机领域,这个首发者角色目前主要由苹果公司承担。其他厂商也有部分原始的创新技术。

每年苹果新机,一定会引发一众国产厂商模仿其技术。其实苹果对科研的投入之巨大远非其他厂商可以比较,所以,模仿就是捷径。

那有人就会说了,怎么去模仿?很简单,买一台原机,送入实验室,立马分析得出技术结果。当然,这样的行为不被业界承认。

源头开发者会第一时间发布新技术,而后使用同类型技术的,大多都是通过分析原型这种方式来实现的。不管是软硬件方面的新技术,只要有个样板,都能整出一个换了名字的“新技术”。

部分示例

13年9月iPhone 5s发布,指纹解锁第一次用在了手机上,此前没有指纹解锁的智能手机。此后,各种指纹解锁出现在各大厂商的智能手机上,该方案被所有厂商沿用至今。

16年9月,iPhone 7 plus首次采用后置“双摄”方案,打破了智能手机单摄格局。此前,手机一直都是单摄。此后,多摄层出不穷。

华为海思麒麟CPU的技术革新,一直跟在高通骁龙系CPU的后面(或许很难让人接受)。

欢迎各位来评论区一起讨论。


三更不夜


实际情况,是自行“突破”新技术的手机厂商少,大多不得不买供应商所突破的技术,这是一直以来的状况。而关键的问题,这是不是对“为什么”的全部回答?不是,不是"随后″就"实现″的根本症结。

如果新技术是某一家手机厂商突破的,不会那么快就有随后突破的手机厂商,一定是落后以至好久,当然一定是不同的突破,技术不一样。在当代,新技术的首创者或者原创者的权益不可侵犯,否则就必然付出沉重的代价。

1 为什么那么多手机厂商都有5G手机?

因为买来了芯片。

芯片是高通“突破”的。“随后”就有手机厂商首发,当时可见的1个突出现象是竞相示好,目的是拿到首发,接着,拿到首发权的手机厂商就在5G手机发布会上夸赞芯片如何如何好。

而之后,可见的另一个现象是更多的手机厂商“随后”买、装、卖,夸得倒不那么厉害了。

2 首发供应商芯片的手机厂商是很有实力的吗?

首发者如果是苹果、三星,算得上,华为也算得上,就早前而言,在相比之下,最该让苹果首发。

即使是当前,其他手机厂商就差多了,但是,却有几家没少首发高通芯片。

3 为什么高通选择的首发5G芯片手机厂商没有华为?

曾经有人事前认为高通会让华为首发,结果高通真就没让。

华为已经自行突破了中高端芯片,做到了自产自销,在国产手机里是独一份,高通不会认为华为有首发的必要,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不用想,就可以知道了。

华为,倒是被网上认为在与高通“争夺”5G集成芯片首发。

4 为什么早前华为提出卖麒麟芯片以至5G技术分别给苹果、美国某一家企业?

是因为,苹果如果买不到高通芯片就没辙了——苹果手机性能肯定不同以往,自己家没有自行突破;美国5G技术不是世界上最先进的,突破的是相对落后的技术。

当然,华为主要是因为要再次打入美国市场,并改善在全球市场上的不利状况,何况,还有那么多长期合作伙伴盼着华为重返,并且执着地为了华为而向美国政府说好话。

5 为什么率先突破新技术的手机厂商少,特别是突破的新技术也是少的?

觉得,这个问题才应该是题主提问中的核心问题。

既是核心问题,也是根本症结。

是因为手机厂商创新能力普遍低,这是由于技术积累少,技术积累少源于研发少,而且浅,尤其还主要是停留在应用研究层面,没有开展前端技术研发,也就不是正向研发,于是,普遍没有弄明白基础、底层的东西。

那么,研发的这种状况是由于什么?最早是由于企业创立晚,经济不强大,只好靠购买别人的,还有主要靠模仿别人的,实现了薄利多销,后期,经济实力增长的手机厂商也能投入个数十亿元搞研发了,2020年也许会有几家超百亿元研发投入的厂商,如国产手机厂商中的米、O、V,但投入还是不多,不多则根本上是由于经济实力还不强大。

就是由于投入一直不多,搞出来的突破性新技术不仅一直少,还一直小,更不要说原始创新。

后期经济实力变得强大的华为,投入则多得多,包括在手机科技研发上,研发出了部分核心技术,国产手机厂商里却仅有这么1家,投入在世界上也居于最前列,所以华为手机才居于全球最前排。

率先突破新技术的手机厂商属于引领者,国产手机厂商中的引领者还太少。


肇俊武


罗永浩说过都是来自于供应链的谈什么创新啊,确实国产手机厂商的很多所谓的创新技术都是来自供应商而已,真正自主研发的技术那可能是少之又少,但是也并不代表几个国产手机厂商没有自己的技术和创新思路,至少来看华米OV都有自己的东西,但是大部分技术来都是来源于供应链,所以造成一个假象就是很多创新都是雷同的。

现在智能手机同质化太严重了,这也就是供应链所导致的,就算是有新技术大规模量产和成本控制也是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工厂不一定能够生产的出来,技术的革新带来体验和品质都是倒退的,比如屏下指纹的速度和折叠屏的质量稳定!

但即便是供应链的产品也是有个先后顺序的,比如人家蓝绿厂就能先拿到屏下指纹,还有升降摄像头也是领先于对手一年,而且有些供应链还是看手机厂商的实力的,不是说你想要别人就会给的,为什么蓝绿厂总会有一定的优先度呢?其实是因为人家自有工厂,制作能力和品控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都要强不少,所以人家能够先拿到供应链的新技术。

当等一项技术稳定之后才会大规模普及以及下探到中低端机上面,这也是一直以来的发展规律,而独家的技术几乎是不会普及的。


比如华为的处理器、GPUTurbo、以及影像拍照调校,OPPO的大电流快充等等,虽然说小米的研发薄弱一点,人家也是最早做出全面屏手机的人,创新的ID也是最靠前的。


还有一个就是技术就算你申请了专利不能防止别人做出来,因为很多专利并不是唯一性的,人家也可以绕过你的专利来重新申请,这一点对于国内来说应该是得心应手的,除非是那种特别有技术难度的做不出来,其它一些技术都是可以做到,比如酷派最早的双卡双待专利,人家也都可以自己申请啊,苹果的双卡双待专利不就是自己的么?



最后同质化的手机市场也快走到尽头了,现在整个手机市场都是下跌状态,所以手机厂商们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和创新,不然消费者是不可能买账的,同质化的手机市场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未来关于创新的东西我们应该会经常看到!


水哥爱搞机


造成这个情况主要有两类原因,一类是技术积累,另外一类因为人员流动性。当然还有时二者兼有。


我们把技术分为两类:一类是探索类技术,另一类是实现类技术。

探索类技术指的是解决what的问题,比如说爱迪生用很多材料试验去做电灯泡,这就是探索类技术,需要花费很多时间。而当爱迪生一旦找到钨丝后,就变成了探索类技术,解决how的问题。

而其他灯泡厂商,只去研发如何去钨丝去只要灯泡,自然要容易很多。

当然现在的科技公司面对的情况,比爱迪生要复杂很多,可能是选择一个算法,一个方法论,一个方案,或几个的组合。但基本逻辑是一样的。


人员流动也加强了技术的流通

现在新技术发展很快,一代与一代相隔,本就时间不长。而一项新技术起来,竞争对手迅速高薪挖人,即便挖开的不是核心人员,照猫画虎做个山寨版也是不难的。

所以把技术能力对齐,或跟的上不难。但要真正把技术做好,还是要考验公司的硬实力。

所以,其实上述情况并不只是存在于手机行业。哪里有技术积累,哪里有人员流动,对上述规则就是适用的。


沧丘先生


感谢您的阅读!

手机厂商都进行了类似的技术研究,很简单的一个例子,升降式摄像头,在vivo推出后不久,细心的网友就发现,小米其实早就申请了升降式摄像头的专利,这项专利需要通过手按下,然后进行微调,自动化方面,没有vivo的出色。

无独有偶,在快充方面,小米率先公布了100W快充技术后,vivo不久后就公布了120W快充技术;可能还有更令我们熟悉的,是打孔设计,不管是通孔设计,还是盲孔设计,华为和三星的陆续推出了这种方案,感觉在争夺第一似的。

我们分析下,为什么手机厂商会出现,类似于跟风的情况呢?

  • 目前的大品牌厂商都对手机进行了不同的研究,它们都在不断的进行技术方面的研发,对于它们而言,怎么带来更新的技术?怎么保证不被其他手机厂商取缔,都需要通过技术的革新来获得。

  • 手机厂商之间本身可能将技术进行保密,可是某些技术还是会被泄露,不过专利这一项实际上又进行了保护,这能够让各家手机厂商采取不同的行动,来保证相同形式,确实不同技术的研发,类似于数学题结果一样,解题方式不一样。

  • 手机市场的竞争激烈,不能符合市场需求,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就会被淘汰,目前的四大品牌就是处于这种明争暗斗中。

何尝是跟风,实际是一种你追我赶的形式,说的更透彻一些,是担忧,是害怕,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趋势。

LeoGo科技


你这说错了,OPPO突破至后,跟进的是高通和联发科这类芯片供应商。这才有了让人觉得,其他厂商也突破了的错觉,说白了,产业链技术升级了。什么全贴合,指纹识别,屏幕指纹,水滴,穿孔等等这些,都是供应商的技术,并非手机厂商的。摄像头升级也一样是供应商的技术。

三星在某些方面比较特殊,它即是手机厂商,也是供应商。所以三星经常会上最新的技术,然后其他厂商跟进。

不过一些独有技术,才能体现各个手机厂商的差异化。比如OPPO和vivo的升降镜头,其他友商就不要吹什么我也有专利,你倒是用啊,[奸笑]专利转化成实际产品,要克服很多技术障碍,供应商在技术成熟前,人家就是独有技术。少在那里吹牛批,有本事就亮出产品,而不是拿个工厂样机在哪里忽悠用户。


腹黑我兔


苹果三星就是这样的一直被模仿但从未被超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