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又戰“貧”電力擔重任

【精品能源內容,點擊右上角加'關注'】

中國能源網丨驚蟄剛過,萬物復甦,策勒河的流水潺潺向東,條條引水渠通往附近村落。沿著蜿蜒的河流一直走,向前5公里就到了和田策勒縣巴什科克買提村的“張騫核桃林”。百畝核桃林一望無際,數棵百年古樹傲然屹立,十里八鄉的群眾幾乎家家都種上了核桃樹。初春時節,修枝、嫁接……村民忙的不亦樂乎,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

核桃,正是巴什科克買提村脫貧致富的關鍵。

巴什科克買提村是和田薄皮核桃原產地之一,為了擴大知名度,國網新疆電力有限公司駐巴什科克買提村“訪惠聚”工作隊幫助將百年核桃製成油,精心打造了“陽光一家親”核桃油扶貧特色品牌。專門設計外包裝,在亞歐博覽會上展示……“陽光一家親”品牌核桃油已經成為這裡的招牌。3年來,巴什科克買提村核桃油累計產值370萬元,利潤超過100萬元。深度貧困村,靠著核桃翻了身。

今年是決勝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國網新疆電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持續提升貧困地區供電能力,全面保障脫貧攻堅項目供電需求,全力配合做好駐村扶貧各項工作,258名駐村隊員在65個駐村點戰“疫”又戰“貧”,這個春天別樣忙。

戰“疫”又戰“貧”電力擔重任

3月8日,和田策勒縣巴什科克買提村村民在修建核桃樹支。宋煥東/攝

造血幫扶 拓寬就業渠道

和田策勒縣巴什科克買提村是國網新疆電力定點扶貧村,自2017年在這裡開展駐村工作以來,每年投入專項資金50萬元,用於村裡的民生工程建設。

駐村隊結合當地風俗特色,倡導文化扶貧,投資17.8萬元,持續打造農耕文化園、百果園、張騫核桃林旅遊文化名片,促進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提質升級。同時,創新“紅棗+黑雞”種養殖模式,引導村民種植了1112畝紅棗,並配養了7000多隻尼雅黑雞,豐富創收渠道。

據巴什科克買提村第一書記宋煥東介紹,每年通過核桃、紅棗、黑雞等農產品,可以創收約571萬元,全村人均年純收入達到9247元,貧困戶210戶801人全部達到脫貧標準,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經過3年多努力,駐村隊幫巴什科克買提村解決了村裡醫療差、飲水難、學校遠等問題,實現全村通水、通電、通廣播電視、通路、通寬帶,摘掉了維穩重點村、深度貧困村、基層組織軟弱渙散村三頂帽子。

巴什科克買提村所在的和田策勒縣是深度貧困縣,促成這裡更多貧困戶就業是扶貧工作的重點。為此,國網新疆電力牽線搭橋,促成四川鄉巴佬農牧集團有限公司投資1.5億元,在策勒縣“安家落戶”,成立新疆“幫幫兔”農牧集團有限公司,幫助策勒縣提高“造血”能力。

2019年9月,自從參加了種兔養殖項目培訓班以後,策勒縣巴什玉吉買村村民熱依汗•妮薩罕成為“幫幫兔”養殖廠的種兔飼養員,他說:“現在每月有1800多元收入,孩子生活也有了保障,我很滿意現在的生活。”除直接帶動當地村民和貧困戶就近就業外,該產業項目還通過向合作社、貧困戶提供種兔供應、飼料供應、技術指導、防疫、商品兔回購等服務,帶動當地農民通過發展兔養殖增收致富。

據測算,“幫幫兔”種兔養殖項目作為產業扶貧“明星”項目,可以吸納就業460人,遠期將實現1200人以上穩定就業,真正實現“以產業促就業、以就業促脫貧”的目標。

防止返貧、持續增收致富,對外要依靠產業扶貧,對內則需要扶志扶智,充分激發貧困百姓的內生動力。國網新疆電力發揮企業人才優勢,全力開展技能扶貧,拓寬貧困群眾致富門路。經統計,該公司連續3年與策勒縣職業技術學校聯合辦學,派出32名專業培訓師輪流任教,開展村民電工、焊工等實用技能培訓,426名貧困群眾獲得技能證書,掌握一技之長。同時,積極幫助當地貧困戶拓展外出務工渠道,安排850個貧困戶赴四川、遼寧、山東、江蘇等地就業,協調季節性務工,組織1688名村民到庫爾勒拾棉花,人均創收約1萬元。

產業扶貧 打造脫貧新樣板

光伏扶貧是國家精準扶貧的重要舉措,是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也是確保脫貧人員不返貧的關鍵措施之一。

3月9日,阿勒泰青河縣阿格達拉鎮中1719戶貧困戶拿到戶均400多元的光伏扶貧收益。2019年,青河縣政府為阿格達拉鎮建設一座容量8600千瓦的光伏扶貧電站。8個月來,電站共產生收益112萬元,村民齊爭連感慨不已:“這是我們第一份‘陽光存摺’。”

據瞭解,青河縣光伏扶貧是國務院扶貧辦確定實施的精準扶貧工程之一。期間,阿勒泰供電公司充分發揮企業技術和專業優勢,以光伏扶貧項目接網為重點,主動對接需求、精簡手續、暢通綠色通道,保障項目早併網、早獲得收益。

戰“疫”又戰“貧”電力擔重任

新疆哈密石城子光伏產業園。陳建軍/攝

截至目前,全疆已建成152個村級光伏扶貧電站、1個集中式光伏扶貧電站,總裝機規模約15萬千瓦,共惠及348個建檔立卡貧困村的23022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同時,光伏扶貧項目發電收益將確保惠及貧困戶和村集體,通過設置公益崗位、開展公益事業以及設立獎補等形式,分配發電收益,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

脫貧不是終點,而是致富奔小康的起點。這有賴於農村電網的發展,助推農民群體的持續增收。國網新疆電力持續加快農網改造升級,聚力特色產業發展,提供充足電力助力當地產業扶貧項目擴大產能、提升效率,吸納貧困群眾就業。

一排排整齊的電杆,條條銀線飛架,源源不斷的電能保障著食用菌種植產業園有序生產。3月8日,阿克蘇地區烏什依麻木鎮託萬克麥蓋提村的黑木耳菌種培養車間一派忙碌,30多名工人戴著口罩,分工協作,加緊培養加工一批包裝菌棒。

因地制宜在村裡開辦黑木耳加工廠,幫助農村勞動力在家門口就近就業,深受群眾歡迎。“在村裡的加工廠上班,方便照顧家裡的老人、小孩,這是我最滿意的地方。”常年在外務工的阿不都合力力·託合提,決定留在家鄉就業。

戰“疫”又戰“貧”電力擔重任

阿克蘇供電公司人員在烏什縣瞭解菌棒種植戶用電需求。胡靜/攝

黑木耳種植和加工是烏什縣產業扶貧重點項目之一,烏什縣黑木耳種植基地建設涉及9個鄉鎮,其中集中連片建設黑木耳種植點18個,基地佔地約45畝,共集中建設拱棚171座。據瞭解,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電力保障,烏什縣供電公司主動與“訪惠聚”工作隊對接溝通,及時掌握黑木耳產業孵化園及種植基地建設配套電網建設需求,把優化營商環境與精準脫貧深度融合,滿足黑木耳基地用電需求。

現在烏什縣小作坊、農業養殖合作社、加工廠如雨後春筍般紛紛破土而出,許多貧困戶摘掉了“貧困帽”,小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

聚焦脫貧 電網建設決勝攻堅

3月6日,一輛滿載著電力施工材料的工程車駛進新疆和田縣喀什塔什鄉奧米夏村,投資逾16億元的和田電網改造升級建設工程正式啟動。據悉,奧米夏村有100戶居住,主要以畜牧業為主,地處崑崙山腹地,距離和田市172公里,交通不便,是今年電網改造升級的58個抵邊村寨之一。

電力作為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作為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基礎保障,正持續發力。國網新疆電力加快重點專項扶貧電網項目建設,全力攻克“三區兩州”(國網經營區)深度貧困地區最後堡壘。據和田供電公司項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劉德維介紹,奧米夏村工程4月初完工,預計和田電網整體改造升級工程年底全面竣工。屆時,除滿足村民的日常生活用電外,還將給村民提供動力用電,滿足村民發展第三產業。

戰“疫”又戰“貧”電力擔重任

和田供電公司人員在喀什塔什鄉奧米夏村吊裝變壓器,進行電網改造升級工程。國網新疆電力/供圖

奧米夏村村民吐送託合提·庫爾班是養殖大戶,他說:“電網改造完成後,我準備申請開屠宰廠,建個小型冷庫,把養殖、屠宰、存儲、銷售都做起來,增加收入。”

深度貧困地區脫貧難,原因在於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後、農民增收困難。解決問題,必須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

據國網新疆電力統計,2019年新疆電網投資5.2億元,完成58個抵邊村寨電網項目改造升級,改善提升13000戶51600人生產生活用電水平;投資5.92億元,加快推進11個光伏行政村電網延伸工程建設,已按計劃完成4個行政村通電工程,惠及農牧民1936人。

電網建設究竟帶來多大改善?得聽村民怎麼說。

71歲的齊瑪汗曾是哈密市伊州區一名貧困戶,3年前,他們一家從地處牧區深處搬遷到了伊州區扶貧安置區——東郊開發區,但當地人卻喜歡叫她“幸福村”。據哈密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王瑞介紹,該公司投資279.8萬元,全面改造升級“幸福村”供電線路和設施,讓新建的600多套富民安居房全部用上了電採暖。

搬之前,日子苦。“以前我們家主要靠幫鄉親放牧、打零工,收入本就沒多少,過得緊巴巴,加上牧區基礎條件差,生火做飯,全靠拾牛糞。”齊瑪汗說。

搬之後,苦變甜。“在國家易地扶貧搬遷政策支持下,我們住上了富民安居房。”如今溫暖的新房明亮整潔,電視、冰箱、電灶等家用電器一應俱全。齊瑪汗介紹,家裡安裝的電採暖,暖和又幹淨。原來冬天家裡要支3個爐子,又累又髒,現在“指頭輕輕一按就解決了”,孩子外出工作也不用擔心她。

為做好脫貧攻堅項目供電服務,國網新疆電力開通辦電“綠色通道”,落實“三零”“三省”服務要求,保障328個安置點、14.3萬人的易地扶貧搬遷用電,高效完成753個扶貧車間、衛星工廠項目供電,10千伏及以下業擴平均接電效率提升36%,節約企業投資成本1300餘萬元。

隨著疫情防控工作的深入推進,截至3月9日,新疆電網29項35千伏及以上電壓等級重點工程已經陸續復工。國網新疆電力明確表示,將持續加強貧困地區電網建設,今年繼續投資1.78億元,完成23個抵邊村寨電網項目建設,促進9100戶3.6萬牧民生產生活改善和脫貧致富;完成剩餘7個光伏行政村電網延伸項目建設任務,滿足1535戶5800人的用電需求。

今年,更多的貧困戶將像齊瑪汗一樣,住上安居房,用上電磁爐和電採暖,過上更好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