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現在看見人就覺得噁心,怎麼辦?

lolozerzer


這是這個人心理發生了病態變化,孤獨症或者抑鬱成疾,這種情況的形成發生只有他自己知道原因,如果有信任的朋友你暢開心扉傾訴,找心理醫生也是個途徑。或者一個人來一次遠途旅行。我曾經也有段這樣不堪的回首歲月,我是個孤獨的人,到現在內心深處承認是朋友的也就兩三個,可是我的事情不想影響他們,所以選擇遠行,當我在旅途中遇到那些純樸無華的人,我覺得他們多好,生命就該這個顏色,當我看到那些艱苦的人,我看到自己原來並不是最不辛的,相比他們我好幸福,我要珍惜現在的擁有…




良子雯


說句您不愛聽的話,您照鏡子嗎?

現在您不過是一種極度厭世的狀態!不是想死而是覺得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有問題,都不是好人!

趙玉平老師在一次講座中說:“如果你覺得周圍的人都有問題時,那可能是自己出了問題!”這就像一輛車在高速路上行駛,它發現所有的車都在逆行,這個問題出現在哪裡?可能是它自己在逆行!

當人發現周遭都不順的時候,可能需要先找自己的原因,然後就是改變自己!

改變自己,說的容易做起來難!

在沒有外界的幫助下,很難改變自己!

而在處理人和自我自己人和人之間的關係上,佛家和儒家都非常有各自的特色。佛家主攻人和自我的關係,儒家主攻人和人的關係!

在調理自我的同時,也要處理好人際關係!

儒家講“仁”,“仁”就是二人,就是人和人的這一層關係。

在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沒有一個事情分兩頭的說法,也就是對就是對錯就是錯,一切都是相對的,公平也是如此,都是相對而言!

所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個世界是有三的!

所以轉變自我,改變人際關係,是你的當務之急!


咖啡1314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為您解答。

百因必有果,你有問題來找我。

任何不良反應都是必有其成因的,所以任何脫離原因提供對策的答案都是紙上談兵。

我們必須先找到成因才能提供解決方案。

單純從問題的描述來看,“看見人就覺得噁心”說明不喜歡和別人接觸、交往,甚至達到了厭惡的程度,那麼我們反推一下就需要了解什麼樣的問題才會讓人有這類感受呢?比較符合描述的應該就是社交恐懼症。

社交恐懼症

什麼是社交恐懼症?它是恐懼症的一種亞型,同時是神經症的一種。以過分和不合理地懼怕外界某種客觀事物或情境為主要表現,患者明知這種恐懼反應是過分的或不合理的,但仍反覆出現,難以控制。恐懼發作時常常伴有明顯的焦慮和自主神經症狀,患者極力迴避導致恐懼的客觀事物或情境,或是帶著畏懼去忍受,因而影響其正常活動。


通過社交恐懼症的概念我們可以發現,社交恐懼症會讓人們產生焦慮、自主神經症狀等,而這些問題的表現之一就是噁心,所以是有可能和問題想匹配的病症。那麼我們如何在社恐症中調整自我,解決問題呢?在這裡我提供兩種方式:

(1)採用系統脫敏法

系統脫敏法比較溫和,主要方式就是讓自己逐步調整對不良反應的適應程度,一點點加強外界的刺激,並克服相應的刺激,最終達到治療效果。

舉個例子:比如某個人恐高,在一米高的窗臺上站著都會覺得渾身發抖,害怕的不行,這時候我們需要找一些箱子、磚頭等道具來幫助他。

先拿一塊磚頭放在地上,然後讓他站在磚頭上向下看,並告訴你他的真實感受:如果感到一點點的恐懼、或者不覺得害怕,我們就在這塊磚頭的基礎上再疊高一塊磚頭,並讓他再次站在上面和你描述他的感受,直到他覺得有些恐懼、害怕,但相比在窗臺上的程度還沒那麼嚴重,這時候就讓他在這個高度多站一會,並鼓勵他向下看,在身邊給他支持。等他徹底適應了現有高度的磚頭,沒有那麼恐懼害怕了,這時候再繼續加高磚頭讓他重複前面的步驟,直到最後窗臺那麼高的恐懼問題徹底克服。

對於社交恐懼症來說,方式是類似的:對所有人都噁心的話,應該是人越多,不適感就會越強烈,所以我們就一個一個人的嘗試增加,最終達到一個正常合理的狀態。
(2)採用暴露衝擊療法

與系統脫敏法相對的,就是暴露衝擊療法。簡而言之就是把一個人突然暴露在一個他原本非常恐懼的環境中,讓他充分感受這份他假想的恐懼,直到他發現他想象的恐懼其實並不能傷害他,自然就克服了這個問題。

雖然這種方式比較簡單直接,但對患者來說存在相對較大的風險:畢竟突然置身一個對他來說較為極端的環境中,會造成比較劇烈的感官衝擊,很有可能帶來人身安全方面的風險,所以採取這類措施的時候必須有專業的人在一旁指導,並準備好足夠的應急物資以備不時之需。


當然,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因為對某個人的偏見、矛盾等問題逐漸加深,最後因為沒有控制住自己的看法,導致問題泛化,對所有人都有了類似的感受。這種情況下就需要採用認知療法了:

簡而言之,就是心理諮詢師幫助人們把自己認為的一些不合理的信念給替換成符合實際的一些合理想法,扭轉人們的認知觀念,放下心中的芥蒂,最終獲得改善。


相信經過專業的指導和幫助,每個人都會克服自己的心魔,重新擁抱健康的生活!


我是心理奶爸西紅柿,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感謝你的耐心閱讀!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我會常年免費分享各種心理、公考和育兒的相關經驗及資源,有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看法和困惑,我們一起討論!


心理學奶爸的視界


如果真的看見每個人都噁心的話,而且不分自己認識或者不認識的人都這樣,我覺得該進行一下心理治療,尤其是長時間的。

但如果是短暫的時間發生這種情況,可能只是當時有了煩心不順心的事情,所以看到所有人都噁心。

針對這種情況,一定要轉移轉移注意力,不能看人就看看手機,找一些搞笑的視屏或者笑話,多看看,可能心情好了就看人好了。

長時間的對人有了有色眼鏡,要找一下醫生,排解一下情緒,緩解一些事情,一定不能放鬆,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

最後一個辦法,噁心的話就躲吧,堅持自己!



三流心理路


是看見人就噁心?

還是看見某種人?比如說,男人,女人,老人,小孩!

還是說只要是人你都會噁心?

如果只要是人你都不願意看見的話,我想說,兄弟,有病得去治,來頭條只能幫你解決問題,不能幫你看病!

對了,醫生也是人! 額...

那你就在網上諮詢一下心裡醫生吧!

實在不行,就把自己關到一個人多的地方,噁心這種事吧,俗話說得好,看多了就不噁心了!

實在不行,把自己關到廁所,很噁心的那種廁所,味道還特別大的!在裡面吃飯,睡覺!

你看看是在廁所裡面好,還是出去見人噁心,你自己選,只有這兩條路,保證你會選擇一天你覺得不噁心的路的!

不用感謝我,助人為快樂之本,如果你想嘗試的話,記住開個直播,我會去看你的,順便看看我的方法是否有效!我這個就是以毒攻毒法!

加油,努力!我看好你喲!


洋小胖vlog


你可能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些讓你噁心的人,從而認為所有人都一樣,從而產生了這樣的想。這個在心理學上有有一個名詞可以解釋,叫"習得性無助"。

“習得性無助”是美國心理學家塞林格曼提出的一個概念。他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以難受的電擊,狗關在籠子裡逃避不了電擊。多次實驗後,蜂音器一響,在給電擊前,先把籠門打開,此時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上開始呻吟和顫抖,本來可以主動地逃避的狗,卻無動於衷地絕望地等待痛苦的來臨。

本來可以採取行動避免不好的結果,卻選擇相信痛苦一定會到來,放棄任何反抗,這就是“習得性無助”。


北漂阿成vlog


感謝提問

你現在看見人就噁心。你是患了一種病,間接性衝動。

一是意識控制。當憤憤不已的情緒即將爆發時,要用意識控制自己,提醒自己應當保持理性,還可進行自我暗示:“別發火,發火會傷身體”。有涵養的人一般能做到控制。

二是自我鼓勵。用某些哲理或某些名言安慰自己,鼓勵自己同痛苦、逆境作鬥爭。自娛自樂,會使你的情緒好轉。

三是語言調節。語言是影響情緒的強有力工具。如你悲傷時,朗誦滑稽的語句,可以消除悲傷。

四是環境制約。環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和制約作用。情緒壓抑的時候,到外邊走一走,能起調節作用。

五是安慰。當一個人追求某項目標而達不到時,為了減少內心的失望,可以找一個理由來安慰自己,就如狐狸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一樣。這不是自欺欺人,偶爾作為緩解情緒的方法,是很有好處的。

六是轉移。當火氣上湧時,有意識地轉移話題或做點別的事情來分散注意力,便可使情緒得到緩解。

學習一套適合自己的情緒處理方法,一旦看到被情緒襲擊時,得馬上自我保護,提醒自己它只不過是借軟弱打倒理性的純粹思維慣性而已。

找適當的方法打散負面情緒的集中點,如運動、靜心、瑜伽、看電影、做義工、搞創作,找知己傾訴,做個spa,扮靚靚等等,把正面能量全都掏出來。幫助自己是需要決心和毅力的,並且必須是獨自一人走和完成的路,也是成長的責任。


花豬西遊


噁心就換換口味,可以遠離人群。比如在河裡泡幾天,還可以在豬圈、雞窩、草地裡住幾天!

等你經歷一下沒人搭理你,沒有飯吃的日子,你就不會噁心了。而且還特別樂意抱人大腿。

上一個提出這樣問題的人,現在還在河裡泡著呢。看起來狀態很好,跟活人一樣一樣的,真的😊


微寵大護法


見到人就噁心,這或許與你在家發生的事有關,你現在在家一點都不想見到人,會想到生殖器什麼的,很煩,尤其是男的,不知道家庭成員做了什麼,會讓你聯想到生殖器?

因為以前經歷的事情太多了,現在一看到人,尤其是男的就噁心,心裡特別牴觸,這樣的“不可說的過往”或許隱藏著很多秘密。

由於這個話題比較隱私也不方便過度透露,以下簡單的說一下遭遇“性凌辱”時我們的應對方法。

我們需要知道,過去無法改變,聯想到生殖器或許是因為過往的經歷或許痛苦,你厭惡一件事情,繼而厭惡其他與它相關的事情,這就是“厭惡療法”的原理,似乎是你讓自己從一個點 散發到其他面。

這裡還需要涉及“痛苦容忍”才能阻斷“厭惡”的蔓延!生活中難免會有痛苦,但應激不良來訪者對這種刺激的反應更為強烈,痛苦容忍策略能夠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心理彈性以更好的應對痛苦,以及緩和消極環境因素的新辦法。

◎危機生存技巧:

辨證思考:當危機『厭惡生殖器,厭惡男性』出現,立即停下來,辨證地思考事物的正反面。

分散注意力:暫時丟掉煩惱,給自己時間冷靜,待思緒平靜後再採取措施處理。

自我撫慰:學會憐惜自己,對自己溫柔,可以給自己一塊曲奇餅乾、巧克力、香蕉來安慰自己,或者其它自己喜歡的食物或東西,讓自己從痛苦中緩和和平靜下來,事情已經過去,我是安全的!

◎接受現實技巧:

勇敢面對:逃避不能解決任何問題,直視問題所在可以訓練人對痛苦的耐受力。

全盤接受:既成事實無法改變,憤怒,沮喪,苛責與悲痛並不能改善狀況,反而會使矛盾激化。

要認識到目前的處境是有因果緣由的,學會接受這個結果。全盤接受意味著正視自己和現實,並客觀地看待它。

『見到人就噁心也是一種情境逃避』,這是Hayes建立的接納承諾療法ACT『心理僵化』提出的,"經驗性迴避"包括兩種模式;

‖壓抑和情境性逃避

#壓抑#

指的是一種能夠被你的意識覺察到並困擾著意識感受的心理過程,是每個人用來控制某些願望和欲求的方法。

形成原因:

個體把意識不能接受的衝動、矛盾、情感等排斥到意識之外,壓抑到潛意識之中,推遲滿足需要的時間。或者主動忘記自己的不幸與痛苦,輕鬆地迎接再次的考驗。從而避免焦慮、緊張和衝突,解除心因性壓力!

#情境性迴避#

導致心理困擾和無效行為,在一定時間內各種情況的相對的或結合的境況,包括戲劇情境、規定情境、社會情境、學習情境經驗性迴避程度越高,情緒困擾,焦慮,抑鬱,壓力越多,生活功能更低,心理健康程度越差。

降低員工的工作績效,這種迴避通過降低人們對任務的專注而對人們經歷不安體驗時績效產生影響。

ACT讓人知道在解離和接納的語境下如何去接觸他們的心理內容,即人們把他們的想法,感覺,記憶和心理感受當做自動發生的事情,或者更專業的說,當做持續的經典和操作條件的反應,從而減少經驗性迴避。

不知道你經歷了什麼痛苦的事情

有條件的話可以進行心理諮詢,不要一個人扛著

找到你心中的明燈,加油!


有毒青年


1、備上幾袋面幾袋子鹹菜繼續在家隔離。

2、到人跡罕至的森林裡做個野人吧!

3、蒙上雙眼,把自己當個盲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