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新人,活都是你乾的,創意也都是你的,但最終成果要被整天混吃等死的領導分去一半,請問你會怎麼做?

Zafery


朋友的一個故事,剛大學畢業那會,在一家廣告公司做設計。

對於初進職場的人來說,人很老實,工作非常認真,希望給同事領導留下好的印象,也希望能儘快的積累更多的經驗,也總是有求必應,覺得自己是新人嘛,多做點事也是應該的。

時間久了,辦公室的職場老人們都喜歡去使喚她,安排她一些小活,搞得我朋友經常加班,時間一長,朋友心理也開始有了委屈和不滿。

但礙於情面,一直也沒提出自己的想法,直到後來發生一件事,自己設計的稿子老闆很賞識,客戶很滿意,但是直屬領導卻說這個是他的創意,是在他的領導指揮下才修改完成的。

朋友在這件事後就離職了,她覺得平時事情多做點她不計較,被人使喚她也當學習了。

但是別人搶她的功勞,就觸碰了她的底線。

這種事,在職場中並不新鮮,特別是在很多職場新人身上經常發生,說說我的看法。

一、職場新人,遭遇不公平的對待,要客觀看待

說實話,職場中這種現象還是挺常見的,一個團隊裡,總有人混水摸魚、偷奸耍滑、工作能拖就拖,不管別人怎麼樣,但卻絲毫不影響自己逍遙自在的工作狀態。

而有些人,工作勤勤懇懇,凡事有始有終,深得領導和同事的稱讚,但除了越來越多的工作外,卻也沒有其他實質意義的提升,比如升職加薪。

職場便是這樣,特別是對於職場新人來說,這種情況更會放大化和普遍化,沒有絕對的公平。

職場老人欺負職場新人,很多公司都是存在的,大家也都是從職場新人一步步的到了越來越學會偷懶的職場老油條這個階段。

所以,職場新人們,在遇到這種事情,特別是被混吃等死的那類人,毫無付出卻專搶別人功勞,更是一定要調整好心態。最起碼,你的創意和工作能力是得到領導認可的,你未來的工作潛力,也是非常大的。

而且,新人朋友們在職場中,遇到很多磕磕碰碰和不公平的待遇,權當是給自己增加了經驗。

吃一塹長一智,以後遇到類似的情況,知道如何去保護自己的勞動成果,如何在複雜多變的職場人際關係中,有一份自己的淨地。

二、努力提升自己,用實力做最好的反擊

誠如提主說的情況,混吃等死,還能在領導位置上穩如泰山。也許這個領導有什麼後臺,也許之前有過什麼豐功偉績,很受老闆的賞識。

能到這樣的位置,不是有真本事,就是有足夠的後臺,如果貿貿然,以一個職場新人的身份去找領導算賬,到頭來吃虧的還是自己。

怎麼更好的應對呢?

首先,努力提升自己的業務水平,吃的虧就當是對自己的修煉了,訓練自己在職場中的生存能力。等某一天自己的翅膀硬了,別人也會忌憚你幾分,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幾率就會變小。即便是被別人搶了功勞,你說話的分量還是有的,老闆們也會聽的。

其次,在我們的能力還沒達到一定水平時,也要跟周圍的老同事們學習學習,該認真的時候認真,該裝模作樣的時候裝模作樣,不是教我們如何偷懶不努力工作,只是學會在複雜的職場環境中,怎麼更好的去保護自己。

不要讓我們的善良和勤奮努力太氾濫,否則,當我們無私去付出時,很多人不懂珍惜和感恩,隨意的去踐踏我們的勞動力。

職場新人,不要著急,有太多的職場規則需要體驗和學習,各種不爽的經歷,各種努力的付出,都是自己不斷成長的積累,都是一筆寶貴的財富。

在面對領導搶功的情況,我認為最實際的方法,就是提升自己,讓自己強大起來。當我們自身強大起來後,就會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尊重和敬畏,就不會擔心有人會欺負到自己頭上來,到哪裡,我們都可以工作的很精彩。


老夏分析師


我是馮阿元,我認為作為職場新人,在現實的職場當中,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他人分享,是非常常見的,我們應該客觀看待,然後分析原因正確處理。

先說一個真實的案例,我大學畢業後到一家物流公司工作,當時領導分配了一項任務讓大家把整個區域的商家都分類整理,為了使目標市場更加細分也有針對性,當時一個組的成員有5個人,除了組長,副組長加上我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姐懷孕了,另一個哥是關係戶過來的,所以幹活的其實只有我自己一個人。

既然來了就好好幹吧,後來我一個人騎著電動車把所在區域的商家都摸排了一遍,拍了照分類整理,並且製作了PPT在例會上分享,領導看了以後很滿意,給了我們優秀。

其實當時的自己也很不爽,為什麼幹活的只有自己,最後榮譽卻是大家的,但是後來反思了一下覺得既然是新人就少抱怨,畢竟乾的多了就當積攢經驗了,對自己也沒有壞處。

想通以後,也就沒在把這件事當回事,慢慢乾的越來越起勁,年底的時候被評為了優秀員工。

說這樣一個真實的案例也是為了說明在職場中,尤其是新人面對自己的勞動成果被他人所佔有是非常常見的,我們應該客觀看待。

1.少抱怨,當成學習的機會


尤其是職場新人,剛進一個公司,一個行業自己什麼都不懂,多幹點、多承擔點是沒什麼懷處的。

我們可以把它當成學習的一種機會,藉此機會瞭解整個行業的發展規律,業務流程是怎樣的,從而積攢經驗,不斷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

2.間接說明你的能力突出


既然最後的勞動成果被他人分享了,首先說明這項工作任務已經完成並且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這也間接說明你在其中所做的貢獻得到了認可。

如果你付出了半天,但是最後成果不理想,那麼就是別人想佔有你的成果也佔有不了,其實反而說明你的能力突出,總比什麼都幹不了要好。

因此,面對這種情況不要沮喪,反而應該客觀看待,作為職場新人一時的吃虧沒什麼,就當是交學費了,也為日後積攢經驗打了基礎。

3.保持平和的心態,正確對待職場中的不公平


要知道,在職場中工作,我們總會面對一些不公平的現象,有的我們可以利用合法的途徑解決,但是更多的我們卻無能為力。

所以此時要問下自己,自己在這份工作中能得到什麼?

如果覺得這份工作還能給自己帶來許多有價值的東西,還有許多職場知識自己沒有學會,那麼不防忍一下再幹一段時間再說;如果覺得不能忍受這種不公平的現象,那麼可以和領導說明情況,讓大boss來處理,實在不行離開公司也是可以的。

總之就是要認真分析一下情況,謹慎處理,千萬不要衝動,讓自己後悔。

不管怎樣,職場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技能是最重要的,就算別人一時能夠竊取你的勞動成果,但是要知道這些知識和技能畢竟是你自己的,也不可能永遠被別人所不勞而獲。


馮阿元


職場老人也如此呢!2006年做一個課題,野外調查是我,資料整理是我,論文寫作是我,論文答辯是我,最後成果獲獎時,我排第五名。局長排名第一;主管技術的局長排名第二;主管科技的科長排名第三;單位領導排名第四;本人排名第五。第二年,單位領導又要了一個項目讓我做,我把調查數據搞好了交給領導了就不管了,結果這項目的論文都沒有寫出來,給整黃了。自這以後我便不參加科研項目了。


老榕樹林


我在自己在剛進職場的時候就聽過一個潛規則就是新人要多幹活,活都是有新人幹,但功勞歸領導,這歸根結底是,還是因為職場新人的新人思維所導致的問題,很多時候職場新人也要懂得一些職場潛規則。

第一,職場新人的新人思維,正在拖垮他們

我在前公司的時候有個同事叫小王,他非常勤快上進,而且在單位一直也是加氣尾巴,做人不僅很努力的跟同事和領導搞好關係,而且做事也很勤快,什麼都會搶著跟領導做,他總是說自己是新人嘛,勤快一點都沒有什麼壞處。

因此,幾個領導每次都把一些事情交給他去做,比如說,

小王,這個合同能不能幫我籤一下,我等會兒還要見客戶呢。

小王啊,這周我們搞了個會,你沒事的時候過來幫幫忙吧。

小王啊,我準備這個客戶的方案,你幫我收集一下資料吧。

甚至是有些領導的私人事情,也是讓他來幫忙,比如說

小王啊,今天我要忙著跟客戶去修改一個方案,幫我接一下孩子吧。

小王啊,明天市裡領導要來檢查衛生,你就幫著打掃一下辦公室吧。

總之所有的苦活累活都是有小王自己來做,而領導呢?除了在辦公室喝喝茶,幾乎沒有在動過什麼電腦任務都交給了小王去做了,好像領導的安排的任務也懶得再找別人了,任何事情都直接安排給他。

這本來也就沒什麼,但氣人的就是在一次總結大會上,大領導來開會的時候,小王的領導們個個把所有小王做的工作全部都說成了他們自己的功勞,這讓小王非常的氣氛,而且大領導也把這些工資績效分配給了各位領導頭上,小王一點獎勵也沒有,還落得個工作不認真不積極的一個負面評價。

第二,要解決領導分你功勞的問題,首先你要改變自己的新人思維

很多人從小接受教育就是要讓自己謙卑,謙讓對人有禮貌,但是這對於職場中的來說是極其錯誤的,更多的時候只能換了自己利益的喪失,所以在這個時候,職場的,尤其是職場新人,你要知道這個社會也好,工作也怕真正決定你價值,讓你贏得尊重的是你的力量,相反你的過於前輩會讓人傾訴你如果你好欺負,就算別人主觀上不欺負你,心裡上也自然會壓迫你。

因此這裡我建議很多職場新人對於領導的很多要求,其實,其實可以直接表明態度,或者是直接拒絕,特別是很多哦,不是你的直屬領導或者只是名義上的領導,根本不是有領導實際權利的情況下,你更要直接拒絕。

因為我知道現在很多公司啊,基本上每個人都是一個老總,都是一個副總,這些人只是一個虛頭巴腦的標籤而已,他根本就不是領導,他可能只是有一點佔邊的關係,但是這種人會直接影響你的本職工作,所以說你對他們的一些要求就完全的無視,甚至是無理由拒絕,他們,只是在單位,混的不好,或者是也受大領導的氣,想找個人來當軟柿子捏一下爽一爽而已。

所以說,你要從源頭上,就想清楚,什麼領導吩咐的事情應該去做什麼,領導吩咐的事情可以緩一下,或者是不做,把這些事情劃分出來,那麼自然也會減少一些領導分功勞這樣的問題,畢竟很多工作是公司高層或者是一些董事長級別的人,分配下來的。這樣的工作他是不敢分你功勞的。

第三,關鍵還是要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提高你的個人影響力和IP就沒有人可以取代你

至少心裡的要永遠記住一點,能決定你在職場上混的好不好,還有能走多遠的就只有一件事,那就是你的硬實力和真本事一的能力,你的核心競爭力,那麼其他的什麼後臺,資源等等,其實都只能最多決定你走的快還是慢?

比如說你在公司裡面在某一個領域形成了自己的一個影響力,那麼別人一提到相關領域的技術或者是業務就會馬上想到你,然而這樣的情況下,你完成的工作你不用匯報,你做的大家都知道是你做的,這樣的話你的個人影響力和不可替代性就已經很成功了,比如說你是一個公司的軟件開發人員,那麼你平時在工作中就非常的能幹,而且辦公室解決了很多困難,你的個人能力也得到了全公司的認可,那麼以後只要有相關的一些開發工作,一旦完成大家馬上就會聯想到是你做的,而且有什麼困難大家也會第一時間來找你,這樣的話沒有人可以分你的功勞,因為別人在那個領域裡面,根本就不具備能力,根本就沒有得到大家的認可。

第四,如果真有領導分了你的功勞,你也不要面對面去和他理論

其實只想中有很多的小人,比如說有很多人跟其他的重要客戶,或者是公司的大領導有非比尋常的特殊關係,所以說這個時候他要分享你的功勞,只能說明他的後臺很硬,而且他的關係也很硬,所以說這個時候你就不要過多的去糾結別人為什麼會分享你的功勞,這個時候你需要考慮下一次怎麼樣才能夠不讓自己的工作,做的事情被別人給搶走,所以說你需要做的是及時的給一些大領導彙報工作,還有就是及時分享你做的工作,在群裡面或者是一些公司的論壇裡面讓大家都知道你每天都在做什麼事情,解決了哪些困難,取得那哪些成果?所以說這樣的彙報工作也是極其重要的。

歡迎關注,@彪悍貓先生,多年上市公司經驗,資深媒體人,設計師,每天分享職場乾貨,讓你一路逆襲

彪悍貓先生


職場新人遇到這類問題的時候會很多,我在剛剛開始上班的時候也遇見過。這是一種沒有辦法的事兒,當時我也沒有處理好,對自己也帶來了一定的影響。我的觀點是:這次的事兒已經過去,暫且放下,下一次一定要採取一些措施,把自己的努力和成績展現出來。

01.自己的經歷。

當初從基層車間進入單位辦公室的時候,第一個崗位從事的是技術管理的崗位。自己那時候很年輕,學什麼都很快,理論知識和現場經驗很充足,部門領導把他負責的修改技術作業標準的工作交給了我,他自己無事一身輕,優哉遊哉。

我剛從一線崗位轉崗過來,幹勁十足。每天加班加點的工作,採取網上查資料、翻遍相關的理論書籍、到現場實地勘察等一系列手段,很快完成了工作任務交給領導。領導美滋滋的把修改後的草案交給單位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核,受到了一致好評,還發了幾百元的獎金。

整個工作的成績中根本沒有我什麼事兒,只是在獎金髮下來之後,領導請我簡單的吃頓飯,貌似也就花了幾十元。對此我當時很是氣憤,還當著同事的面和領導吵過架,最後弄的領導看不上,同事不待見。後來單位領導也知道了這件事兒,把握調整到了綜合管理部門。

02.後來我總結的處理方法。

經過這件事兒之後,我總結了一下自己的經驗,後來儘量避免了類似事情的發生。做人要低調,但是在單位這種環境比較複雜的情況下,做事兒一定要高調。

工作的時候,一定不能只顧低頭幹活,一定要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和研究的過程。主動要求參與由上級領導主持的相關會議,經常針對工作中的問題和領導、同事進行研究,或者請教,目的就是讓領導和大家都知道你在做這件事兒,而且很用心。

在工作有進展的時候,一定注意在上級領導或者部門其他領導在場的時候,抓住時機談一些自己的看法,提出一些自己思考的問題,償明自己的一些觀點。讓大家知道自己的能力。把自己做作的工作展示出來,不能只知道悶頭幹活。

03.總結一下。

總之,工作雖然是為自己在做,但是成績讓別人拿走,總有些不順心。面對這種情況,做事兒的時候高調一些,把自己做的事兒展示出來,讓別人知道自己在這件工作上的成績,領導也就不會動把功勞據為己有的想法了,最起碼也會收斂許多。職場如江湖,且行且謹慎!


率職之言


其實在我看來,這是每一個新人必須經歷的階段。想當年,我剛入職,半年的時間就攻克了一個難題,結果年終時確是領導的貢獻,領導也因此拿了優秀經理。按理來說,我應該很氣憤,但是我覺得這個並沒有值得抱怨的地方。在我看來有幾個原因。

1.作為新人,付出固然重要,但領導提供了想法和資源

作為新人,你任勞任怨付出,得到了成果,卻不是你的,請不要抱怨。因為你付出的是勞動,但最重要的是想法。一般來說一個好的想法是建立在豐富的經驗之上,有了想法,也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就是驗證了。所以說開始階段,你付出的想法少,當然功勞大部分也不屬於你。

2.新人階段重要的是學習經驗,其他當做磨鍊,放平心態。

初入職場,最重要的是學習經驗,功勞一般屬於上級,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所以,你一定要放平心態,懂得付出的重要性。如果你不去學習經驗,只知道蠻幹,永遠功勞輪不到你。

所以說,新人最重要的是學習經驗,放平心態。當你當上了領導,功勞依然就是你的了。


凌晨六點的流星


“劍心職場”觀點:這位朋友,你的怨念很深呀!但作為職場中的過來人,我很遺憾地告訴你,你的抱怨沒有任何道理。別說你的領導分去你一半勞動成果,就算是他全部拿走,你也不應該有任何脾氣。沒有其他理由,就因為人家是你的領導。

作為職場新人,你有這樣的想法,還是可以理解的。我剛參加工作的時候,就跟著團隊做項目,但主要是做一些輔助性的工作,比如收集一下資料,做做排版什麼的。當時有個項目馬上就到截止日期了,但遲遲不能驗收交接。因為項目中有個模塊,我們做了很多方案,客戶還是不滿意。

有天,團隊開頭腦風暴會議,結果還是沒什麼好的創意。就在大家愁眉不展的時候,項目經理突然問了我一句:“小趙,你有什麼想法嗎?”

我當時一愣,因為按照慣例,我這個新人是沒資格發言的,平時參加會議,也是做一些記錄工作。不過好在我也一直跟著這個項目,停頓了幾秒,然後說了一些自己的想法。當我說完,我能感覺到項目經理的眼睛都發光了。最終的結果,就是按照我的創意完成方案,客戶非常滿意。

後來,老闆給我們開慶功會。經理對我的貢獻,連提都沒有提一下。我當時心理很不平衡。

會後,同事王哥看出我情緒低落,也大概猜到了原因,就開導了我幾句。我還是忍不住在那些抱怨。王哥開始變得嚴肅起來,問了我一個問題:“小趙,你還記得自己的工作職責嗎?”

“當然記得。”說完,我就背了一遍。

“你背得很熟練,但是你忘了最後一條:完成領導交代的其他任務。而這條才是最重要的。作為下屬,你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服務好你的上級。”

我當時似懂非懂。後來隨著工作經驗的增加,尤其是自己做管理工作後,越來越認同這句話。管理者與普通員工的本質區別,是管理者通過他人來完成工作目標。換句話說,下屬的工作,本來就是上級工作的一部分。你做好了,人家領功勞;你做不好,人家擔責任。這不是很正常嘛?

至於問題中說的“混吃等死”,我覺得這種說法有失偏頗。管理有四大基本職能:計劃、領導、組織、控制。不用詳細闡述,只是顧名思義,你也會發現這四大職能裡,沒有一條要求管理者必須親手去做具體工作。管理者從來都是負責決策和 協調,而員工才負責執行。


最後,回答一下“怎麼辦”的問題。

如果你認同我前面說的話,你就會覺得這都不是事兒,該幹嘛幹嘛就行了。如果你不認同,我再送你一個職場九字箴言:要麼忍,要麼狠,要麼滾。翻譯一下就是,自己實力不行就忍著;實力可以不想忍,就想辦法“幹掉”自己的領導;實力不行又不想忍,就換個地方吧!


劍心職場


領導格局分三等,一等者努力為下屬爭功勞、二等者分享下屬功勞、三等者搶下屬全部功勞。從題主的描述來看,你的領導應該屬於第二類,說明他還懂點管理,知道有肉一起吃、有湯一起喝的道理,對你來說,未必是件壞事。

我們單位有個領導,才是真正的“厚臉皮”。他是個博士,特招人才,單位給予的平臺、空間很大。

當領導之前,他一天到晚在一線待著,工作很拼命,最終幹出了一些成績,同事們都很服他。單位總經理見他這麼出色,2017年,提拔他擔任中層幹部,分管科研項目管理。

從那時起,他開始慢慢地變味了,漸漸地不做科研、不搞項目。任務完不成時,他推脫是下屬的全責,與自己無關;任務完成時,他強說自己的功勞,與下屬無關。更奇葩地是,年底評比時,他公開“偷”下屬的科研成果,然後以個人名義去申請獎勵和榮譽。每年考核,他自己一身榮譽、獎勵,下屬只能打醬油、喝西北風。

有些下屬憤懣不平,時不時向上級反饋情況,沒過多久,領導撤了他的職,又變成了普通老百姓一枚。格局太小,當不了領導。

大部分情況下,領導“貪圖”下屬功勞,其實是雙方之間的利益捆綁,職場中很常見。作為“打工者”,平常心對待吧。理由有以下幾點:

下屬有沒有功勞,大部分情況下,直屬領導說了算。

金字塔型組織架構中,直屬領導是企業管理承上啟下的中心點,下屬的好壞,大部分時候,他們說了算。

在上一級領導者看來,某個項目完成了,分管下屬有功勞,具體是下一層級的哪個人負責,他們並不關心。

因此,直屬領導看似“貪圖”了下屬的功勞,實則必然。

到了下一個層級,一個項目,N個職工參與,誰的功勞大、誰的功勞小,也是由直屬領導書寫功勞簿。

領導表面上看似不作為,不一定毫無貢獻。

領導,領著團隊、指導方向,他們的價值更多地體現在策劃、組織、引導方面。

比如,題主是一個職場新人,很難想象沒有領導的幫助,獨自一人成功完成某項工作。要知道,一個項目是否能夠順利完成,涉及公司各個部門、層級,單說資源的分配、調度,職場新人就無法安排妥當。您的的努力、創意,是項目的加分項,但還是遠遠不夠。

因此,有些時候,不是領導不作為,只是下屬不知道罷了。

領導不關注項目的進度,含義是多重的。

根據職責對等原則,領導是項目能否完成的第一責任人,他其實更加關注項目的完成情況。如果,某一個項目,領導絲毫不關心,有三種情況:

1、這個項目可有可無;

2、這個項目很簡單,沒必要關注;

3、這個項目難度一般,適合新員工練手。

無論哪一條,對於下屬而言,都不能因為個人有一點點付出和成績,就看輕領導的存在,這是不恰當的。同時,作為一個下屬,也沒必要對領導過於斤斤計較,您目前的優先項是提高工作技能,努力學習,做出成績。


HR拾壹


【蘇羨觀點】趕快謝謝你領導,因為他至少還留了一半功勞給你。按照你的意思,領導就應該把功勞全都算在你頭上嗎?沒有領導的同意、支持,你的創意能執行嗎?反過來說,如果你的創意失敗了,責任全都讓你承擔,你會同意嗎?

一、將單打獨鬥的英雄主義轉變成雙方合作的雙贏思想

對於剛進入職場的新人,一定要放棄那種單打獨鬥的個人英雄主義思想,以為憑自己就可以把任務乾的漂漂亮亮,憑自己個人就可以拯救部門、公司於水火之中,這種思想很危險,會讓你憤世嫉俗,心態不穩。職場靠的是合作,最簡單的合作就是你和領導兩個人。可能在這個任務中,大部分工作都是你乾的,領導看似沒做什麼,但沒有領導的批准、支持,你能執行並把這個項目幹好嗎?顯然不能,你可能還沒開始,領導就斃了你的創意,領導就覺得你這個創意不好,你能有什麼辦法?你可以把它當做一種職場潛規則,學會去適應,至少目前的你還沒有足夠的能量去反抗。

這其實是一個雙贏的過程。你提的創意你乾的活,項目成功了,你的直屬領導完成了業績,在大領導面前有面,獲得更多繼續升職的機會,而你獲得了直屬領導的信任和肯定,如果你處理得當,跟直屬領導關係更加融洽,他會給你更多的權力和資源,你就可以得到更多鍛鍊的機會,能力提升更快,同時直屬領導在上級領導面前哪怕提一下你,對你也是有好處的。

不要覺得自己吃虧,也不要想著一次吃成胖子,作為新人,來日方長,你現在關鍵是要爭取更多鍛鍊的機會,把自己打造成該領域專業人才,

二、能當上領導必然有兩把刷子,只是你道行太淺,看不透而已。

我們部門有一位技術專家,五六十歲的樣子,早年的時候,公司高層想讓他幹部門一把手,但他拒絕了,嫌壓力太大,不自由。現在每天在電腦前工作一會兒就去小房間抽菸喝茶,領導見他還要客客氣氣。為啥呢?不僅因為他的技術水平,還因為他是全國某協會的副主席,更因為他早年積累下的強大人脈。如果公司出現重大的技術問題,別說部門領導,就是公司領導請不動的專家,他都能請來,一句話,只要是這個領域的問題,他都能解決。他就是公司的定海神針,有他在,領導才心安。

不要武斷地去評判領導的能力。有可能是能力很強,關鍵時刻用的上,也有可能領導能力一般,但關係很硬。能力和關係哪個重要?能解決問題最重要。領導解決不了問題,但他能請到人來解決,不也很厲害嗎?

三、職場新人遇到這種場景,該怎麼做呢

1. 擺正心態。不要想著獨吞功勞,要感激領導支持你的方案,如果領導分你一半功勞,那更得感謝,你並不吃虧。

2. 初心不改。繼續提供更好的創意和方案,多向領導請示和彙報,贏得領導更多的信任和肯定。

總結

職場新人切忌邀功心切,更不要想著一下子平步青雲。職場之路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幹好每一個項目,做好每一件小事,把握住自己能掌控的,一步一個腳印。


蘇羨Gavin


農夫養了兩隻牛,春天帶著牛犁地播種, 牛很勤勞,秋天農夫的稻穀收穫最多,受到大家的稱讚和羨慕。牛A聽了不爽,說地是我們耕了,這小傢伙也沒出什麼力,憑什麼功勞是他的。牛B說,我看你是真牛,人家是管牛的,別說功勞,錢也都是入他口袋,再分點吃給我們。職場就是這樣,功勞本就是領導員工各一份,如何分,公司有公司的規則,只要合乎規矩,就不存在搶功勞的說法。

一、領導真的混吃等死嗎,不妨這樣看

領導混吃等死的情況是有,但很多時候員工總是帶著自己的偏見看領導,認為自己幹活多,領導只會在辦公室吹空調,團隊幹出成績還得歸於領導的管理有方。這究竟是自己的看法太主觀,還是領導真的在混吃等死,可以聽聽其他同事的看法,領導在公司裡的口碑,其次可以看領導過往的工作閱歷和成就,是不是有真材實料,再多瞭解領導的工作安排,心裡自然就有個大概的判斷。

領導本不就是幹基層的活,要是真的幹了,那叫不務正業,員工拿自己的工作量和領導比,也是笑話,工廠工人幹得再多再累,公司也還是更重視中層管理者。另外不要輕視領導開會,監督管理員工,出去應酬的工作,這是他的本職。做員工,不要糾結領導幹多少工作,要看領導有沒有給我們工作上的指導和支持,給我們的職業發展帶來助力。

二、員工幹得好,領導管理有功,是職場常態,前期多積累功勞

職場人講究“在其位,謀其職”。從公司的角度,把項目交給中層管理者負責,看重的是結果,即對方能帶好團隊,創造出足夠的業績和價值。至於如何管理團隊,做好不違反公司管理制度,不違法,便可以根據自己的方法來管。而員工在團隊中能夠發揮出優勢,把活兒幹好,不能說完全是個人的功能,領導的管理,團隊的氛圍,也是一種助力。

團隊做出了成績,領導有功勞是必定的,很多時候功勞都歸於管理者身上也很常見。反之,領導能分一半功勞給員工,已經是對員工的認可,職場新人萬不可太敏感,認為做好了工作,所有功勞就該全歸功於自己,這種想法很危險,會被領導和同事所反感。新人不必急於求成,前期多積累功勞和個人價值,在公司沒機會,出去也能找到平臺。

三、領導有問題,自己摸索晉升途徑,多展示價值,厚積薄發

如果領導真的有問題,在辦公室混吃等死,搶我們功勞。那這樣人能在公司做領導,要麼有後臺,要麼有機遇,想要越級舉報駁倒對方,最後也只會自損八百,由得他折騰。如果他沒後臺,這樣的人至少也混不下去。

我們還得自己摸索在公司的晉升途徑,公司明面上的晉升要求,決定我們晉升發展的人是誰,如何獲得對方的注意和認可,做人低調點,做事張揚點,尤其是做出成績,更多人知道更好。只要個人有能力有價值,厚積爆發,不用怕會被埋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