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冬季陽氣內斂,人體處於“關閉”狀態,皮膚氣孔緊縮,孩子活動量減少。

加上冬季飲食多為火鍋、羊肉等肥甘厚味的食物,多餘的熱量發散不出去,孩子容易出現口腔潰瘍、臉上冒痘、大便不通、咽喉腫痛等上火表現。

孩子上火分為實火和虛火,冬季上火一般為實火,多是體內邪火熾盛而引起的實熱證,患者多屬於溼熱體質,表現為口唇起泡疹、長痘痘、咽喉痛、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虛火旺盛的孩子一般屬於陰虛體質,由於陰液虧虛,無力制約陽氣,而表現出陽氣偏盛的虛熱狀態。臨床表現為五心煩熱、口乾不欲飲、耳鳴、眼睛乾澀、頭暈、睡不好覺、乾咳等。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冬季“滅火”三法


由於孩子飲食不當是導致冬季上火的重要原因,因此要學會飲食調理。卓訓教育給大家介紹幾種“滅火”方法:

1.每週喝2~3次銀耳蓮子湯、銀耳百合湯或綠豆湯,天氣若過於乾燥,還可以吃些梨、蓮藕、芋頭,以潤燥降火。

2.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食譜發生了變化,體質隨之改變。古人吃肉比較少,入冬後需要進補。

而現代孩子普遍營養過剩,如果繼續按照古人的進補方式很容易就補過頭了,出現上火症狀。

冬令進補,可以適當吃些羊肉蘿蔔湯,白蘿蔔是涼性的,羊肉是溫補的,這樣一綜合就不偏不倚,既能起到補的作用,而且不上火。

3.如果是陰虛火旺則需要採取滋陰降火的方法,六味地黃丸可以滋腎陰,蘿蔔、海帶、淮山藥、銀耳等食材都有不同程度的養陰作用,可以適當燉湯喝。如果已經出現了陰虛症狀,最好請中醫師辨證體質後調理。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另外,天冷時,孩子的食慾大增,自制力較差者不自覺地吃很多,以至於超出脾胃運化的能力,隨著積攢增多也會導致上火。

這種情況,通過清淡飲食、多喝水、多吃蔬果等辦法就可快速緩解。

需要提醒的是,孩子上火時不建議自行吃清熱解毒的藥物,例如金銀花、薄荷、黃連等,這些藥物寒性較大,不清楚自身的體質下貿然使用,反而會損傷陰精或陽氣,導致陰陽平衡失調,使機體抗病能力下降。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冬季切不可“貪熱”

冬季天寒地凍,許多人偏愛吃火鍋、紅薯等抵禦嚴寒。卓訓專家提示,長期的過熱飲食習慣可能造成口腔和消化道損傷,提升罹患口腔癌、食管癌的風險。

“口腔黏膜燙傷多由急食導致,口腔黏膜是我們口腔的第一道防線,雖然它對高溫不敏感,食物、飲料在四五十度時也感覺不到燙。但是口腔黏膜不耐燙,遇到高溫容易燙傷。”

卓訓專家表示,口腔黏膜的耐受溫度約在50~60℃,當吃東西感覺燙時,食物溫度一般可達70℃,容易導致口腔黏膜被燙傷。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此外,過熱的飲食還會經過孩子食道,食道表面的上皮細胞比口腔的還要嬌嫩,口腔無法耐受的高溫食物,更會損傷食道。

卓訓專家表示,65℃以上的食物就可能損傷到消化道黏膜。“我們消化道的溫度約為37℃,食道最高耐受的溫度是50~60℃。

而火鍋的湯料溫度可達120℃,剛沏好熱茶溫度約為90℃,都遠超食道的耐受溫度。”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世界衛生組織下屬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稱,超過65℃的熱飲有可能會增加食道癌的患病風險。

過燙的食物在經過食管時,會燙傷孩子黏膜上皮,導致破損、潰爛、出血。

如果經常食用燙食,這些部位就會反覆受傷,反覆受到不良的刺激,長此以往很可能出現病變甚至癌變。

卓訓專家表示,長期食用65℃以上的飲食,會破壞口腔黏膜、食管黏膜的細胞,可能增加罹患口腔癌、食道癌的風險。冬季飲食切不可“貪熱”,建議安全的進食溫度是10~40℃。

家裡孩子冬季上火?!大多是飲食不當,孩子應該這樣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