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导言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用传记的方式描述了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的一生。这位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乡村的伟大女性,用她41年短暂的生命写出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六部长篇小说。

在简·奥斯汀的作品中很少描写重大的历史事件,她主要关注的是乡绅家庭女性的婚姻和生活。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活泼风趣的文字,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或者用她自己的话说,"乡间村庄里的三、四户人家——这就是我所刻画的两英寸宽的象牙。"

家国大事固然左右人的命运,但人间烟火才是生活常态。每一个时代都有被爱情和婚姻所困惑的人们,因此,简·奥斯汀的小说能够历久弥新,始终焕发着蓬勃的生命力。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在简·奥斯汀的作品中,男女主人公大多获得了圆满的爱情,走进了幸福的婚姻,而她自己的人生却恰恰相反。在这部电影中,我们看到简·奥斯汀在20岁时和一位爱尔兰律师汤姆·勒弗罗伊相爱,却因双方家境贫寒,不得不分开。从此汤姆娶了富有的贵族小姐,简·奥斯汀一心投入写作,终生未嫁。电影中,心灵相通的恋爱令人心醉,洞察人性的抉择令人心碎,脉脉相望的重逢令人唏嘘。

透过这一段浪漫唯美的爱情故事,让我们得以窥见200多年前英国乡村年轻女子的婚恋观,这对如今人们的生活仍然有借鉴的意义。虽然时移世易,但人们在婚恋过程中遇到的关于爱情与面包,独立与依附,责任与自由的矛盾一直未曾改变。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决定简·奥斯汀婚恋观的不仅仅是她自己

婚恋观:是人们对于婚姻、恋爱的看法和态度,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婚恋观直接影响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对青年的择偶行为、婚姻生活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影响其一生的发展与幸福。

一个人婚恋观的形成,有其复杂的社会因素,也有个人的主观因素。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简生活在200多年前的英国乡村,当时的英国虽然已经开启了工业革命的大门,但乡村还未受到冲击,依然封建而保守。由于限定继承法和社会对女性从属地位的普遍共识,女性想要获得财富只能依靠父亲或者丈夫。因此,对于年轻女子,尤其是没有多少财产的年轻女子来说,富足的婚姻是她们获得尊重、安定与社会地位的唯一出路。

所以,简的父母有意让她嫁给高富帅卫斯理先生,那样可以确保她在婚后成为一位体面的夫人,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可见,社会大环境下的婚姻制度、财产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女性婚恋观的外延和内涵,留给女性追求真爱的空间十分有限。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2、原生家庭对女性婚恋观的巨大影响

无论处于何种社会环境下,都不能阻挡一个年轻美貌的女子对真挚爱情的向往!简觉得卫斯理呆板无趣,并不为他的财产所动,拒绝了卫斯理的求婚。

为此,简的母亲和她大吵一架,告诫她现实的残酷:

母亲:我们存下的钱得留给你兄弟,你一个子儿也得不到,只能靠婆家。

简:好吧,没有就没有。我才不要没有爱情的婚姻!

母亲:你宁愿做一个可怜得老处女被人轻视,成为别人的笑柄,成为粗鄙的乡巴佬饭后的谈资?爱情令人神往,但金钱却是无论如何不可或缺的。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父亲则从另外的角度,让女儿看到婚姻的另一面:

父亲:他能给你一座大房子,舒适的生活。考虑考虑,这是你最好的机会了。

简:卫斯理?他是个呆子。

父亲:他会变的。

简沉默不语

父亲:任何东西,比如"贫困",都不能让精神屈服。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父母的婚恋观并没有完全说动这个骄傲的少女,但在她心里种下了,"认清现实,但不屈服于现实"的种子。简的父母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生活阅历给女儿上了一节生动的婚恋课。

父母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会带给子女隐秘而深远的影响。

现实生活中,有些父母在面对子女婚事时不置一词,任其发展,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婚姻是人生大事,父母有义务尽其所能地给儿女以建议。当然,不要走向另一个极端,不顾一切地阻拦儿女的婚姻选择,也是不可取的。

3、女性自身的条件是追求美满爱情和幸福婚姻的底气。

简年方20,端庄优雅,美丽聪慧。虽然出身于牧师家庭,但她从小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十几岁的时候就开始写作,是个蕙质兰心的人儿。美好的女子总是自带光芒,简终于等来了让她倾心的爱情。汤姆来自伦敦,带有大城市公子哥放荡不羁的气质,他的出现荡起一湖春水,让简深陷爱河。

对于简来说,最理想的婚姻是像她笔下《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伊丽莎白一样,嫁给一位平等待她、真心爱她,又很富有的达西先生,汤姆看起来就是这样理想的白马王子。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一个年轻女子的婚恋观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因素的制约,受原生家庭的影响,被她自身对爱情婚姻的企盼所驱动,三者共同促成了她对婚姻大事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的爱情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会随着女性年龄的增长而有所改变,甚至,年轻和年老时的婚恋观也有可能是对立的。

毋庸置疑的是,对一个女人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年轻的那几年。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简·奥斯汀对爱情和婚姻的抉择,来自于她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1.爱情是盲目的,是感性的。

简与汤姆的相识相爱,是一场有趣的灵魂博弈。女作家简的心思是玲珑剔透的,她自负且执著;青年律师汤姆的性情是有趣的,他浪荡且高傲。这样两个年轻人相遇,必然会掀起双方的头脑风暴,他们展开关于阅读、关于写作、关于女性的辩论,在树林边、在舞会上、在书房里都有他们激烈争辩的身影,这些较量让彼此靠近,也让爱情的火苗燃烧得越来越旺。

在月色的映衬下,他们深情拥吻,汤姆说:"我是你的,无论肉体还是灵魂,这实在是太美妙了!"这一生有这样一个人,为你说出这样一句话,即使像烟花一样瞬间燃尽也在所不惜吧!

爱情有多盲目,就有多疯狂!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简在她的著作《理智与情感》中写道:

爱是永不褪色的印记,纵使狂风暴雨,也绝不动摇。

据说《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的故事就是以简和汤姆的真实经历为原型创作的,可见,这段爱情经历让简多么的刻骨铭心。

2.婚姻是柴米油盐,是无比现实的。

不幸的是,汤姆虽然是律师,但完全依靠着做大法官的舅舅接济生存,而舅舅强烈反对汤姆的婚事。在他看来这是一桩"不般配的婚姻",如果汤姆执意娶一个乡下姑娘,就不能继承他的财产,汤姆会成为一个彻底的穷光蛋。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这样一位可心的灵魂伴侣,偏偏有着让简不能回避的残酷现实。在激情的推动下,他们也曾试着私奔,可是走到半路,简放弃了。

在驿站里,他们有这样一段对话;

简:你在利默尼里克有多少兄弟姐妹?

汤姆:有不少

简:他们都靠谁养活?一旦你的名声被毁,你的不检点会让他们蒙羞。

汤姆:我自己可以挣钱的。

简:不够的。

汤姆:我会出人头地的。

简:有个做最高法院法官的敌人,还有个赤贫的妻子,谁知道有多少人靠你养活?我亲爱的,你会沉沦,同时会连累所有人。

汤姆:简,我永远不会放弃你的。

简:什么都别说,什么都别想。

汤姆:只要你爱我,你爱我吗?

简:是的,但如果我们的爱能毁掉你的家庭,也会毁掉它自己,在内疚、悔恨和自责中慢慢消亡。

汤姆:胡说

简:这是真相,是从矛盾中得出的真相,但我们得微笑着接受它,否则,我只能认为我们从来就没有相爱过,

在激情的碰撞下,可以做出私奔的决定,在理智的召唤下,简发现了他们的矛盾。他们私奔是为了追寻爱,而这一行为恰恰会毁了他们的爱。为了两个人自私的爱情,置男人的前途、女人的名声和各自家庭的责任于不顾,这样的爱情就变质了,它会由甜蜜的两情相悦,变成双方的负累。

况且,对于在生活中一地鸡毛的男人来说,爱情只是"奢侈品",一旦他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生出愤恨,让曾经的美好随之消失殆尽。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3.爱情与婚姻,说到底是人性的游戏。

爱情始于相互吸引,其本质是满足个人的需求。

克里斯多福·孟在《亲密关系》一书中说,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背后的真正动机,其实在于需求。

婚姻始于相互承诺,其本质是合作生活。

经济学家薛兆丰教授做过一个很形象的比喻,他说两个人结婚就像是合伙开公司,双方把各自带来的资源整合在一起,想办法让"家庭公司"能够维持运转并盈利,使"家庭公司"能长久开办下去而已。

由爱情进入婚姻,浪漫的激情顿时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问题,婚姻生活中"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是否能始终保持满足伴侣的需求?","是否能在贫病交加时不改初衷?"在这样的问题面前,人性都是经不住考验的。

简身为作家,创作出诸多生动鲜活的形象,一定走进过人的内心,洞察到人性的软弱和善变,才终止了这一场荒诞的私奔之旅。

简·奥斯汀的婚恋观对现代女性的借鉴意义

简在和汤姆分手后,卫斯理先生又来求过婚,还是被简拒绝了。年轻时代微弱的爱情之火,足足燃烧了她一生,温暖了她一生。她把无尽的柔情都倾注于笔尖,送给伊丽莎白、埃莉诺、玛丽安、爱玛、范妮、凯瑟琳、安妮……一个个美丽、优雅、天真、勇敢的女主角们。

这些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女性,虽然被所处的落后时代所束缚,却敢爱敢恨,清醒睿智。身为21世纪的现代女性,我们比她们要幸运得多,在面对婚恋问题时,我们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1. 爱情要有,面包也要有。

同简·奥斯汀一样,现代年轻女性渴求的依然是一份既有面包又有爱情的婚姻。多少影视作品、左邻右舍、叔伯婶婶都告诉女孩子"贫贱夫妻百事哀",现实却常常是,有爱情的男人没有面包,有面包的男人没有爱情,很难两全。于是,不同的选择成就了姑娘们不同的人生,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不同的是,女人不能再一味地伸手和男人要面包,得努力打拼和男人一起挣面包,以求在婚姻中和男人有同等的地位和权利。

在电视剧《欢乐颂》中,樊胜美和男友王柏川终于进入谈婚论嫁阶段,却在买房时因为"房产证上写谁的名字"的问题产生了分歧,导致两人分手。可见,即使是结婚,男人也不希望自己的房产属于和他一起过日子的女人,《婚姻法》对这一想法给予了法律上的肯定。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视剧《欢乐颂》

女人妄图依附男人的想法已经被时代所唾弃,面包可以自己去挣,但不管法律如何规定,社会环境如何变迁,女性追求美好爱情婚姻的希冀始终不会改变。

2. 经济独立给女性自由选择的底气。

在简所处的时代,她没有选择嫁人,而是用手中的笔来养活自己,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事实上,在那个年代写小说还不足以让她过上富裕的生活,她还时常需要哥哥的接济。

现代女性所处的时代决定了高质量的付出就可以获得高额的回报,高收入就可以为自己在婚恋市场上增加权重。

我身边的两个老姑娘的实例足以证明,雄厚的经济实力会给女性带来更多幸福的可能。

晓琳今年40岁,她初中毕业以后,一直没外出工作过,始终在家里帮助父母务农。她年轻的时候有过几次无疾而终的恋情,蹉跎无果。如今,她像其他农妇一样,只关心家长里短和庄稼地的收成,对于别人给她介绍的那些二婚离异男,她已经没有了从他们身上寻找爱情的心思。

晓枫今年42岁,她大专毕业之后,去外地学习了销售,回来后自己开了个小店。由于经营有方,又开了多家连锁店,是个名副其实的女老板。她年轻的时候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离异后也相过亲,始终没有遇到心动的人。去年,她在一个进修班认了一个未婚青年,年龄与她相当,两个人又志趣相投,是她认定的灵魂伴侣,于是两个人喜结连理。

从以上两个女人的不同经历,可以看出,在我们已经有了更多选择的今天,努力提升自己,从不放弃自己,是女性获得美好爱情婚姻的基石。

时间对于女人,永远都是残酷的,而一颗永远都敢爱的心,是女人最厉害的武器!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3. 认清女性的局限,做出无悔的选择。

电影的最后,简成为人人景仰的名作家,却依然单身。在一次聚会中,她重遇汤姆,听到他的女儿也叫简,似乎说明他余情未了,让人欣慰,这样的结局也算是某种形式的圆满。

在看过整部影片,并了解过简·奥斯汀的真实生平后,我无法揣度41岁卧病在床的她会不会后悔自己一生未婚的抉择。我只剩下衷心的祈祷,希望年轻的姑娘们成为简·奥斯汀那样善良、勇敢、独立、自主的女性,但不要像她一样选择孤独终老。

童话总是很美好,现实总是很残酷。如果你想单身到老,试着想想除夕之夜,万家灯火,别人家的丈夫妻子孩子热热闹闹地在一起过年,看着窗外灿烂的烟花,你会不会想哭?

人间烟火,最是抚慰人心。年轻时的"非你不可",到中年时,可能又会是另一番心境了,这是身为女性的局限。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4、 重新审视我们对爱情和婚姻的定义。

在简所处的时代,爱情和婚姻是模式化的。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在接受更多的教育之后,逐步认识到,被神圣化的爱情和被妖魔化的婚姻都不是它们的本来面目。

爱情有很多种,有时它是一见钟情,有时它是日久生情;有时它优雅地款款走来,有时它莽撞得猝不及防;有时它在你心心念念的远方,有时它就在你常常忽略的身旁……

婚姻也有很多种,有时它是打打闹闹,旗鼓相当;有时它是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有时它是趣味盎然,心有灵犀;有时它是琴瑟和鸣,幸福甜蜜……

每个人的爱情和婚姻都各不相同,不管是"神圣化"还是"妖魔化",轮到你自己,都要把它变成"个性化",你想要什么样的爱情和婚姻,就自己去创造,去经营。

回顾简的恋爱史,不禁让人感叹,如果简生活在现代社会,她这样有才情的女作家,应该会有更加精彩的人生吧!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



结语

一部《成为简·奥斯汀》概述了200多年前的女作家爱恨交织的一生。简·奥斯汀虽然生活在保守闭塞的英国乡村,却拥有一颗超脱细腻的灵魂, 她对爱情和婚姻的深刻洞察,让她拥有超正的婚恋观。"我才不要没有爱情的婚姻"她的这句呐喊和200多年后年轻女性的婚恋观不谋而合,她对于爱情与面包,独立与依附,责任与自由的见解犀利而深刻,她的作品值得每一个年轻女性用心阅读。

在灿若星海的作家群里,简·奥斯汀是独特的一个,她用饱蘸深情的笔尖,把所有的爱融进了它的六部传世之作,在时光中不朽!

8.2分《成为简·奥斯汀》:200年前的婚恋观,值得每个女孩思考

简·奥斯汀画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