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乒乓球運動中的長膠現象?

十十示示


業餘選手在比賽時如果遇到一個長膠選手就會感覺很彆扭,或者說長膠選手總是不太招人待見。——其實打長膠的人樂在其中,每每看到對手被長膠折磨的失誤連連時他們常常自鳴得意,或許這就是打乒乓球的樂趣吧!

長膠打法自有其存在的意義。千篇一律有什麼意思,百花齊放才更有意思。一幫球友中有一兩個長膠打法的選手也是一種變化和調劑。

我們乒乓球群裡就有一個打長膠的選手。他可以說是酷愛乒乓球,他打球非常較真。他怕輸,有時候“裝聾作啞”,輸了也不下去,也可能是太投入了吧!

剛開始認識他的時候我打不過他,我不適應他的打法。他身體素質非常好,扣球力量大,打的非常投入。我那時剛剛由直拍改成橫拍,所以我與他打的時候就用削球。他很樂意與我打,我們因此也成為了好朋友。我以防守為主,他可以得到練習,所以他總約我打球。

我也樂在其中。慢慢的我也就適應了,我們水平差不多,後來就互有勝負了。我盡力把球回到案子上去,儘量減少失誤,他的失誤就開始增多。我削過去的是比較長的下旋球,他沒有特別好的解決辦法,他拉的球比較慢,我可以繼續削過去,而且削過去的球弧線低,也比較轉,他回球質量就不會很高。他搓過來的是上旋球,我就可以進攻。

有一次我們正在打的時候,他突然停下來,在球桌上撿起一小點木屑。我走過去看看,他說他剛才不小心球拍碰到了球桌,結果碰掉了一點點木屑。他把那一點木屑用紙包好,然後繼續打球。

我問他為什麼還撿起那一小塊木屑,他說少那一小點木屑拍子用著就感覺不對勁,彆扭,覺得輕了,發力不好。回去後用膠粘上,這樣就不會感覺到拍子的變化了——我當時感到很驚訝:這才是高手呀!

他開車帶著他的長膠球拍到處去打球,以此為樂趣。又過了一段時間,我贏不了他了。他比我用功,而且善於思考總結。他比我年紀大,而且比我更熱愛乒乓球運動,所以他是一個高手。

因為他的緣故我不排斥長膠選手,特別是比賽的時候遇到長膠也不慌,也常常有擊敗長膠的記錄。

在評論區談談你的經歷?

關注百姓體育,歡迎一起討論交流。


百姓體育


從目前的長膠使用情況上來看,長膠主要為兩種人群所使用:一類是專業運動員中的削球選手;另一類是業餘選手中的中老年選手。想要評價長膠打法,就必須先了解長膠的性能。

長膠顆粒細長,支撐力弱,回球輕飄,摩擦力差,無法主動製造旋轉,主要依靠藉助對方來球的力量擠壓長膠顆粒,通過其倒伏形變產生的力量回擊。所以,當對手拉球越轉,長膠回球越轉,對手拉球不轉,長膠也無法主動加轉。

首先從專業選手的角度來看,進攻型打法中幾乎沒有使用長膠的選手。隨著乒乓球器材的不斷改革,越來越注重進攻,對於長膠這種只能借力的打法來說,幾乎很難生存。不過在專業的削球選手中,使用長膠的仍不在少數,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長膠的反旋轉特性。削球打法離臺較遠,以防守周旋為主要得分手段,因此長膠容易借轉的性能比較適合削球打法。

在業餘選手,使用長膠的選手主要以中老年球迷群體為主。由於業餘選手的主動進攻能力不足,連續拉的能力和質量都不足以衝破長膠選手的防線,因此長膠打法在業餘選手中有著不小的市場。此外,長膠回球前進力弱,回球飄忽不定,很容易造成對手的失誤,而且能夠和正手拉球的節奏形成對比,給對手在節奏上巨大的反差,從而為己方獲取優勢。同時長膠打法以借力為主,不需要本身太過發力,因此更受中老年群體的青睞。

總的來說,長膠打法目前主要集中在業餘選手中。由於許多球友沒有接受過專業的訓練,因此對付長膠打法並非易事。但在專業選手中,尤其是進攻型打法中,長膠顆粒幾乎很難生存。


乒乓雜誌


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但顆粒膠,包括長膠、正膠、生膠,到底還是屬於稀有,反膠無論是專業隊還是業餘還是主流。而在顆粒膠裡,相對來說長膠所佔比例較大,正膠次之,生膠最少。

著名業餘長膠選手:黃建疆

為什麼在顆粒里長佔多數?

為了勝利,無它!

為什麼業餘裡用長膠就能提高勝率?

是因為業餘普遍基本功不紮實,因為沒有專業系統訓練嘛!短板很多,比如拉球不過關的,連續不過關的,搓球不過關的,推拔不過關的。長膠其實非常考驗業餘的基本功,包括技術能力,包括戰術素養。

為什麼有了長膠就容易提勝率,是因為長膠出球搞怪,和反膠出球的速度、旋轉、落後、弧線嚴重不同,無它!這讓打慣了反膠的人們,對長膠出球總是不像反膠那麼適應導致N多失誤。

如何看待?

據個人多年觀察。在業餘裡,應該有三種態度:

1,深惡痛絕型!

持這種態度的人,非常多!甚至於平時一見玩長膠的,都可能引起胃的生理反映。自己呢,平時看見長膠的也基本上躲得遠遠的,根本不跟他玩兒!對用長膠取勝的,也總是嗤之以鼻!

尤其,有一些長膠愛好者,在膠皮上大做文章。使用違禁的大顆粒,甚至用“藥水”泡製,打出來的球,更是怪異無比!

2,無所謂型!

持這種態度的人,也有不少!這些選手,打球的目的是健身、交友,對勝負不那麼看重。他們認為無論什麼樣的打法,都是乒乓球其中的一種,都有樂趣。他們往往看重的是打球的本身,或者打球者的人品。即使輸了,也無所謂。反而可能會去體味長膠擊球

的特點與規律,看中打球人本身的人品,亦或能成為朋友,擴大交際面。

有不少人認為玩長膠的人,性格做人都比較陰暗,所謂不光明磊落,不少人也似乎不想與這樣的人交往。其實這種認識是有些偏面的。據我多年參加業餘比賽,我覺得有不少打長膠的人,性格其實非常好,人品也沒得說。這個不能一概而論的。

3,其樂無窮型!

這一類的業餘選手,一般來說,基本功技戰術水平較高。他們甚至非常喜歡與長膠者對陣。這些愛好者對長膠的擊球特點相對比較熟悉、能夠掌握一定的規律。最簡單的,推一板搓一板(或者拉一板),知道長膠的基本反旋轉規律。在比賽裡,能夠反過味兒,比較適應。所以和長膠打起來,相對回合較多,感覺到有樂趣。

不同的長膠選手有不同的擊球特點。對於這種情況,反膠選手依然覺得充滿挑戰,並在實戰中,不斷調整,找到破解之策。

以上這三種態度,個人認為基本能夠涵蓋業餘選手對長膠現像的態度。

最後想說的是,無論你是喜歡還是討厭,或是無所謂。在業餘層面裡,長膠會一直存在的,這種現像也是非常正常的。不會因為你討厭長膠就會自動消失,與其那樣,還不如下點功夫研究如何破解長膠,體味與長膠者打球的樂趣吧。

本人直板雙反,對我來說,對方什麼膠皮無所謂,但對違規大顆粒,認為屬於過分的、不齒之行徑,對使用正規長膠並刻苦練習球技的,同樣表示尊重。


微乒乓


長膠這種材料早在六十代已經出現,不太規格,長的短的都有,最長的見過5㎜的。不過都是業餘初學者,在一起打沒感到有什麼異常。當時參加正規比賽用拍有嚴格規定,不準用長膠之類的雜拍。後來長膠不見了,直到蔡振華的"魔扙"出來,又聽說長膠之類云云。漸漸又有人用長膠。用長膠競賽是走捷徑的好辦法。只能在一般的業餘乒乓球愛好者範圍內適用。

長膠的特性特在,膠粒規格比一般國家規定的標準長,不怕旋轉球,接回球反轉,回球慢,一般不熟悉長膠的人不適應,造成失誤多。

使用長膠的人靠對方失誤得分,借對方力回球,打個球熟,沒有特好技術含量。適用於中老年人打法。對付長膠要有耐心,一個一個球的練習手感,只要把球送到對方臺上就行。熟悉其特性了,再進一步練拉攻。拉弧旋球是剋制長膠的最好辦法。硬擊失誤多。

長膠在一般業餘愛好者打一打,只圖個開心,還是可以的。如果要是追求完美,多和專業訓練訓練的人交流。尤其青少年初學者基本功練成形了再和用長膠拍的人打,否則永遠不會進步。

《清平樂》

小小銀球,

乒乓跳二頭。

推去弧旋往來扣,

臺前靈如猴。

銀球穿越時空

聚來朋友滿庭

砌磋技藝增情

快樂相伴終生


用戶王者孝


長膠就只是乒乓球運動的多種膠皮中的一種而已,難道也可以獨立出來,稱為一種“長膠現象”麼?可能是說它的回球怪異,比賽成績不穩定——怪異的緣故吧。

對於長膠的怪異,我們從其誕生之初的現象說起就行。據說,最初是乒乓球老前輩張燮林在練球過程中,偶然將一塊顆粒較長的膠皮貼到了拍子上,結果回球特別“怪異”,對手很多失誤。他便開始使用這種“怪膠皮”征戰沙場,使得自己的削球防守威力更大。

於是,在乒乓運動中,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乃至大量的球員使用長膠。也就是說,長膠在出現之初,就是以“搞怪”讓別人不適應、多失誤為主,為自己創造機會而得分甚至最後獲勝。

現在的長膠,在專業隊當中已經很少出現了,有點也是那些防守型削球手在使用,其他的專業的現在大概只有美女選手周欣彤吧。因為長膠,再怪也是被動防守為主,專業對抗中獲勝實在是太難。

可是在業餘選手中,長膠卻是依然大量存在,甚至還有一種說法“長膠治業餘一絕”。現實還真的就是這樣,在業餘比賽中長膠的威力是真的不小,雖說很少有長膠選手奪冠,但是比賽中卻是常見有業餘乒乓朋友吃長膠的虧。讓不少的乒乓人對長膠那是“愛恨兩重天”吶。

在我們這兒,這兩年湧現了三四個新的長膠怪球手,每次區裡的比賽都有兩個會“大放異彩”,說不定就會擊敗哪個高手。所以,長膠現象,也算是一個獲勝的“高效法寶”,因為轉型不久就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效;而且,這種現象一定還會繼續下去的。

所以,我的看法是,長膠現象大概主要就是“業餘現象”吧,或者就是那些急於取勝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朋友所考慮的吧;雖然,我們不能說,長膠怪球手就是“品行差”“煩人”的,可是我們業餘球友打比賽是真的不喜歡與長膠怪球手“死磕”啊。


讀書評書2017


由於長膠膠皮顆粒在觸球的時候,顆粒會因球的旋轉而改變其垂直於拍面的直立狀態,所以,用長膠膠皮打出來的球,其運動和旋轉特性,與一般的反膠和正膠膠皮不一樣。非常難對付,尤其對我們業餘選手,殺傷力巨大。但是,做任何事情都要了解其規律,當你瞭解了長膠的特性,就能夠找到對付它的辦法。比如,發球一定要發強烈的下旋球,因為回過來的,都是上旋球,可以搶攻!同時,一定要多接觸長膠選手,多與他們打了,才會讓自己適應這種打法!


綠思源


對號入座!使用長膠乒乓球愛好者看看你是屬於哪一類的長膠選手

長膠由於與反膠完全不同的膠皮特性,使對其性能不瞭解的乒乓球愛好者很難適應,往往成為比賽中獲勝的利器。特別是在業餘乒乓球愛好者中使用長膠的大有人在。

乒乓球是世界上唯一允許使用不同性能器材進行比賽的運動,對頭腦的反映和適應能力要求非常高,所以說乒乓球是聰明人的運動。這是乒乓球的獨特魅力之一,同時也是推廣乒乓球困難的一個重要方面。

通過國際乒聯認證允許在正賽比賽中使用的長膠性能並不太怪異,與這樣的選手交手其實很有樂趣,能夠充分調動自己的潛力和鍛鍊心理素質,對廣大乒乓球愛好者來說還是很有意思的。

多年與業餘長膠選手交手,漸漸總結出幾種長膠選手類型,看看使用長膠的你屬於哪一種?

1、為了不吃發球,用長膠來接發球。這種想法的人很多,接不好發球弄一塊長膠貼在反手,基本上只有接發球用一下,其他時候還是用反膠進攻。這樣的愛好者基本上能用長膠磕,其他長膠技術沒有掌握,其水平主要看反膠的技術。

2、反膠水平難提升,為了贏球換長膠。一般業餘乒乓球愛好者基本功不紮實,到達一定層次就很難提升。這時候與其用反膠獲勝艱難,不如換成長膠可以迅速贏一批不適應長膠打法的選手,甚至可以贏很多以前自己用反膠肯定戰勝不了的人,這是很有成就感的。

3、年齡增大體力下降,使用長膠保持競技水平。很多業餘高手年輕時兩面反膠或者直拍單面反膠全臺進攻。年齡增大體力下降時很難繼續這種打法,勝率下降。這時候換成長膠打法,即可以節省體力又可以保持競技水平一舉兩得。

4、喜歡鑽研長膠技術者。這種人其實是最可能成為長膠高手的,他本身就是頭腦聰明願意琢磨的主。長膠的各種技巧實際上比反膠要多得多,對時機的把握要求很高。要是充分掌握了削、拱、撇、刮、頂,會撥,會彈擊長膠高手,一般人根本不是對手。而且這種人一般發球都超好,你以為會打長膠就行了,其實也得能接住他的發球才行。

長膠其實跟反膠一樣,都是需要良好的手感和基本功。只要對長膠性能瞭解,反膠選手與長膠選手的比賽還是在拼比實力。所以反膠輸給長膠不要總歸結到器材上,還是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是正道。


乒乓球球


我喜愛和使用各種符合國際比賽規則膠皮的選手打球,雖然本人水平不行,但樂此不疲。但是我特別瞧不起那些攻擊使用長膠的人,原因如下:第一,只要國際比賽規則允許使用的長膠,你有什麼資格對用這些膠皮的人進行人身攻擊,不能說讓你打得不舒服,你就謾罵別人,只能說明你水平不夠,心裡也陰暗。第二:世界冠軍裡也不乏使用長膠的選手,你怎麼就不謾罵他們!第三,現在打長膠的選手很少,主要是沒有反膠的優勢大,但並不能說明長膠就不能參加比賽。現在國際比賽打橫拍的人原來越多,直拍選手原來越少,按照你的邏輯,是不是以後你也拒絕和直拍的人打球,然後去攻擊謾罵直拍選手呢!第四,業餘愛好者打球本來就是以互相學習,互相交流,鍛鍊身體為主要目的,只要符合國際比賽規則的膠皮都是平等的,不能因為你感覺不舒服,別人的膠皮和你不同,你就可以謾罵攻擊別人,這隻能說明你就是一個心胸狹窄,無能低級的一個假的乒乓球愛好者!


老617


長膠又叫流氓膠


好好的朵朵


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國乒聯允許,居然還有人不滿,有意見的人基本上是功夫不過硬的業餘選手。在有意見之前,先把內功練好才是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