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承惠:政府應當呵護金融科技

2018年12月20日,由中關村互聯網金融研究院、中國互聯網金融三十人論壇(CIF30)、國培機構聯合主辦的“2019中關村金融科技論壇暨第六屆普惠金融論壇”在北京香格里拉酒店舉行。本次論壇以“科技賦能金融,技術助力普惠”為主題。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前所長、研究員張承惠出席並發表了主題演講。

张承惠:政府应当呵护金融科技

她認為金融科技在中國快速發展,源自市場動力,主要是市場的驅動。政府既存在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又存在金融供給的結構性問題。金融科技各領域在解決上述問題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因此,政府應當呵護金融科技。金融創新和風險並存,監管機構不能一棍子打死。我國金融科技的領先地位已經獲得國際公認,不能只因為風險問題而停止創新。因此,監管部門應當主動適應市場變化,擴展監管思路,更加重視科技的作用。

以下為現場文字實錄:

各位下午好,由於時間關係,只有15分鐘,本來我想講三句話,現在把三句話改成兩句話。第一句話,我是想說一下金融科技在中國快速發展,源自市場動力,主要是市場的驅動。本來想說第二句話,科技如何助力提升金融效率,剛才我聽到臺上的圓桌論壇各位嘉賓已經討論到這個問題了,所以就不說了。第三句話,政府應當呵護金融科技。

首先第一句話,我重點說一下金融科技。為什麼說金融科技在中國的快速發展主要源自市場動力,主要原因就是如果用政府的辦法,解決不了金融供給不足的問題。我查了一下從去年1月到今年11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至少有十次討論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每次會議上都會出臺一些相應的措施,,但是這個問題並沒有完全解決。我本人研究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研究了20年,這個問題因為牽扯到體制機制的問題,解決起來非常困難。

首先毫無疑問小微存在企業先天不足,使得金融機構不願提供資金支持。第二點,金融供給不足不是總量問題,而是結構問題。據我瞭解,幾千萬到億元級別的貸款有大銀行解決,只要項目有前景,企業信用良好,又有抵押擔保,解決問題難度是不大的。幾百萬到幾千萬級別的中型銀行可以解決。幾十萬到幾百萬一些小型銀行是可以解決的(當然解決的程度和質量還是有一定的問題)。現在比較突出的問題在於幾萬到幾十萬的小微的服務,供給不夠,。同時微額個人借貸也是不夠的,這個需求群體要求非常快捷的,數量不大的借貸,這個問題在我們持牌金融機構幾乎解決不了。還有一個解決不了的問題是中長期固定資產投資。除了政府融資平臺、國家重點項目,普通的民營企業想解決中長期的資金問題是很難的。這個問題我做過很多次調研,基本上銀行貸款都是僅投放流動資金貸款,期限在一年以內。現在有的銀行有一些改進,可以滾動使用授信額度,大大簡化了審貸手續,而不是先還貸再重新走一遍貸款程序,但是多數銀行還做不到。

從政策角度看,財稅政策鼓勵有用但效果有限。因為財力是有限的,而且如果全靠財政資金刺激,那就不是金融了。用行政命令要求銀行支持小微企業、民營企業也有問題,那樣會扭曲市場機制。我們看到在早些年監管部門提出的兩個不低於,三個不低於,實際已經扭曲了銀行的行為。

從中國的金融體系來說,我認為效率總體是不高的。在這樣的情況之下,儘管企業有很多融資需求,但是由於現有的金融體系效率不高而不能滿足需求,出現結構性供給不足。這時我們看到市場發揮了作用。從支付寶到餘額寶,從P2P到微額借貸,區塊鏈從數字貨幣到其他領域的應用。我們也看到過去金融機構只是簡單發行理財產品,現在有一些金融機構開始構建一個綜合的服務平臺,滿足客戶一切金融需求。比如平安科技、長江證券等,一些大銀行也在做綜合的服務平臺。過去供應鏈金融往往是銀行主導,但銀行主導的供應鏈金融效果不是很好。現在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是龍頭企業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還有第三方平臺主導的供應鏈金融,這些供應鏈金融均應用了大數據、雲計算、包括區塊鏈等金融科技。

馬雲有一句名言,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從現實情況來看,早些階段銀行應對金融科技公司挑戰的對策是,呼籲監管部門對金融科技公司採取措施,說金融科技公司和我們不公平競爭,我們受到監管他們不受到監管等等。

但是從最近這兩三年我們看到一些銀行開始改變自己,比如說建行由雙大戰略轉向雙小戰略,雙小戰略沒有技術支撐肯定不行。還有不少銀行對建設科技平臺投入不少資源和精力。

前面說金融科技源自市場動力,不是說政府在其中沒有作用。政府的作用也很重要。重要是2015年,國務院提出了“互聯網+”計劃,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2016年3月公佈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把大數據作為基礎性戰略資源,全面實施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加快推動數據資源共享開放和開發應用,助力產業轉型升級和社會治理創新”。2017年6月,人行發佈《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

2018年8月,證監會發布《監管科技總體方案》等。這些戰略性措施,對發展金融科技起到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最後,我認為政府應當呵護金融科技。金融科技發展過程中,確實出現了一些風險,但是我所有的金融創新都是和風險並存的。政府在糾偏和滅火過程中不能簡單的一關了之,需要區別對待。一關了之的結果,一個逼我們有些科技公司走出國境,另一個是在全球技術競爭的大背景下可能喪失金融科技的領先地位,目前中國金融科技領先地位現在連發達國家都非常認可。從政府角度來說,不要讓市場迎合自己,而是要主動適應市場變化;監管部門不要被傳統的監管思維束縛,要主動地學習研究現代科技。我在很多場合都呼籲,一行應二會設置首席技術官這個職位,對金融科技加以更高的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