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霧裡猶看花,忠奸難辨人

對賈似道自然是素無好感,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印象,先是緣自小時候看的一本叫《李慧娘》的小人書,後來就知道了他玩蟋蟀,是外戚出身,於是便將其納入誤國之奸臣一列了。

這看法現在看來至少是同史家相契,他被稱為蟋蟀宰相也是有的,這一個蟋蟀,一個宰相,兩個完全沒關聯的事物結合在一起,看著是那麼的不搭,很容易給人以不好的印象,加上宋亡國時,賈似道為當朝權臣,宰相,把一堆的不是讓他背也不冤枉他了。

前一陣子,一部歷史題材的連續劇《南宋傳奇之蟋蟀宰相》,以荒誕不經的表演手法,對賈似道進行妖魔化的戲弄。它不僅把胡適的一句“歷史是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發揮到了極致,而且幾乎到了同史實毫不沾邊的地步,這對於廣大受眾在頭腦中植入了一個為人不恥的賈似道起了很大的作用。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賈似道,字師憲,號悅生或秋壑,南宋理宗時權臣。浙江天台人。進士出身,為理宗所看重。理宗以“師臣”相稱,百官都稱其為“周公”。蒙人攻宋,襄樊陷落,賈似道精兵13萬出師應戰元軍,惜於丁家洲大敗,群臣請誅,後為會稽縣尉鄭虎臣所殺。

雖然我對賈似道無好感,他是在歷史上被坐實了的奸臣,但現在為他鳴冤之聲亦不絕於耳,而且都有道理,但我總覺得看一個人要一分為二,在這前提下,首先要把他當作一個人來看,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不能先入為主,如果能這樣,那就能理解標題的意思了。

南宋亡於異族,這在中國歷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之前的五胡亂華起碼還能保東南一隅,這次算輸了個徹徹底底。按歷代史官的習慣,亡國總是要找個替罪羊的,不是紅顏禍水,必是奸臣誤國。

而賈似道作為宋季世最大的權臣,早年私德放蕩不堪,又有因裙帶入仕的嫌疑,當權後必定幹了些得罪人的事兒,太符合史官的奸臣標準了。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作為朝庭重臣,前期的賈似道還是可圈可點的,且不說他前期在守衛兩淮和京湖地區時,在防禦、築城、營田和興修學校等方面的才幹和貢獻,即使那鄂州一戰,也足能對賈似道的忠勇有一個初步的認識。

鄂州,也就是現在的湖北武昌,這一戰是關係到南宋生死存亡的一場重要戰役,進攻方是大名鼎鼎的忽必烈,守方便是賈似道,宋蒙兩軍展開了長達三個月之久的激烈戰鬥,雙方“死亡枕籍”。

賈似道在鄂州保衛戰中的表現,深得當時人的讚賞,如詩人劉克莊雲:蒙古軍大舉南侵之際,“朝野失邑,凜凜有被髮之憂”,賈似道“投袂而起,倍道疾馳,身先將士,蒙犯矢石”。“以袞衣黃鉞之貴,俯同士卒甘苦臥起者數月。汔能全累卵之孤城,掃如山之鐵騎,不世之功也。

《元史》裡也記載了忽必烈曾當著眾人的面,誇獎身為南宋守將的賈似道:“彼守城者只一士人賈制置,汝十萬眾不能勝,殺人數月不能拔,汝輩之罪也,豈士人之罪乎!”甚至發出“吾安得如似道者用之”的慨嘆。由此可見賈似道之才幹。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後來因蒙哥在四川釣魚城被王堅一炮轟死,忽必烈欲撤圍北返爭汗位,賈似道抓住時機同忽必烈議和,元軍北撒,至此,南宋取得了鄂州保衛戰的勝利。

出於對賈似道的抹黑,後人不僅不承認賈似道在鄂州之戰中的功績,反而認為他在這次戰爭中與蒙古簽訂了“城下之盟”, “雲似道私約稱臣輸幣,又虛誑報捷,最是壞事”。

我真是不知道這“稱臣輸幣”源自何處,按說對這麼大的事,總應該有個記載,有個出處吧,我是翻遍史書也沒找到依據,不僅《宋史》無載,且《元史》也僅雲約和,並無稱臣輸幣之語。雖然賈似道在鄂州與蒙古確實有過議和活動,但雙方並未簽訂具有實質性的和約,更無“割江”和“稱臣”的承諾。

賈似道當時還不是後來的權臣,僅僅只是一個前敵主將而已,如有和議定當上報朝庭,他本人是不能作主的,他可能也僅僅是象徵性地提出歲幣,這只是權宜之計,送點銀子給來者作個路費安慰一下,重要的是怎麼也得給那不可一世的蒙古人一個臺階下吧,想必賈似道想當然地以為能作主,這比起那前輩的“割地輸幣稱臣”的老傳統,根本就不算個事了。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至於說賈似道後來毀約扣使以隱瞞真相,從而招致元軍捲土重來而亡國,這理由就有點搞笑了,難道如果賈似道履約,蒙古人就沒有藉口?就不會再進攻了?南宋就能繼續西湖上泛舟賞花了?我才不信!

賈似道被人黑的另一重要原因,是推行公田法。這個說起來十分複雜,簡言之,這公田就是國有土地,包括沒收不法官僚的大量土地,逃戶、盡戶沒人繼續被政府收回的田地,江河淤積的沙田,還有軍隊開墾的營田等等。這些土地的所有權都屬國家,稱之為“公田”。

南宋以後,通過買賣,官田私有化的趨勢不斷加劇,國有地的比重越來越小。賈似道的具體設想是建立在限田制基礎上,首先將官戶田產超過標準的部分,抽出三分之一,由國家回買為官田,再租賃出去。這樣就能解決軍糧和物價等問題,以此來挽救千瘡百孔的財政危局。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公田法直接涉及到官僚地主的利益,理宗下不了決心,賈似道表示將甩袖不幹,辭官歸田,這才使得理宗同意在部分地區試行,賈似道帶頭獻出浙西一萬畝田作為官田,以示身體力行和公允。

但是,公田法從推行之時起就反對之聲不絕,不僅官僚地主,在方方面面都失盡人心。但賈似道執迷不悟,朝野也都奈何不得。但是作為政策的設計者,只考慮初衷,不考慮可能會存在的執行問題,背上罵名也沒啥冤枉的。我對他出於公心的改革勇氣還是很佩服的。

雖然賈似道改革的出發點是為了維護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可他卻動了整個士紳階級的奶酪,各種主客觀原因使得改革最後是一地雞毛,也變成了利益受損者攻擊的把柄。但我認為,如果他不試圖解決土地兼問題,南宋估計會死得更快,他實施這樣的改革,怎麼說也是想有所作為的,而不是一個平庸的混世魔王,為什麼大家對王安石和張居正那麼寬容,而對賈似道卻口誅筆伐呢?還不是因為最後南宋滅亡了。

賈似道:一位並非一無是處的奸臣,讓他來背亡國的黑鍋實在太沉重

再有就是諸如什麼排斥異己,生活腐化。奢侈淫逸,獨專權術,玩物喪志等等,這些應該是屬實的,賈似道在執政時期確實有諸多不足之處,私德也不好,他領導的丁家洲之戰的失敗更是為南宋政權劃上了句號。

但總體來看,賈似道未嘗有不忠於國家和君主之事,也無橫徵暴斂,魚肉百姓之舉,說是奸臣未免太過。但是說是罪臣也稍有不當之感,但怎麼說南宋是在他主政時滅亡的,他不是罪臣誰是罪臣。

南宋滅亡的鍋總得有人背。賈似道作為權臣,沒守住南宋江山。招致南宋滅亡。不當亡而亡,能力不足,再忠也奸。皇帝很小,不能稱昏君。亡國之臣,當然叫奸臣。儘管我對此很是不以為然。

當那蒙古鐵騎殺來之時,有誰能敵,橫掃西亞歐洲時,那被滅的幾十國,不能都說不當亡而亡,不能都要找個如賈似道的奸臣來頂缸吧。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南宋的滅亡不是賈似道一人能揹負得起的,作為一個生在那個特定時代的歷史人物,他為南宋的苟延殘喘,盡了自己作為當朝宰相的努力,客觀地說,即使讓如文天祥這樣的人來主政,他除了如後世之史可法那樣以身許國,怕也是難有其它作為的,倘若還想弄個什麼改革之事,怕要擔的罵名不會比這賈丞相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