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改变孩子拖延?

finada77七七


💖欢迎来到“老穆说语文”问答领地,老穆将用最大的热忱和最好的回答来回馈您!💖


老穆解析

孩子作业拖拉,怎么办?穆老师认为,这是习惯与性格使然!

若想彻底改变孩子拖拉的毛病,家长朋友们首先要陪孩子一起写作业,了解“病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孩子作业拖延,无外乎由以下几种原因造成的,如下:

一、作业太难,不会写;或上课不认真,不会写;

二、作业太多,确实花费时间长;

三、写作业没有次序感,不会统筹兼顾。

比如第一题就很难,他就一直停在那想,一小时过去还在想😂

四、不好的行为习惯造成的。

比如,一会儿看看电视,一会儿玩玩玩具,一会儿摸摸鞋,一会儿吃点零食,一会儿扣扣指甲……


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改变孩子呢?穆老师给出如下建议:

✨一、课堂一定要认真听课,并做好课堂笔记,晚上检查。(这是高效完成家庭作业的先决条件,也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

✨二、告诉孩子,先把会写的任务完成,不会写的先放一边,最后统一解决。

✨三、监督孩子写作业时的行为习惯,及时予以纠正。

✨四、根据作业量,规定时间,不完成就接受处罚。(具体处罚内容由家庭自由协商)

✨五、平时训练孩子做事能力,要干练、果断、专注,不要拖拉。

✨六、故意拖延买给孩子想要的东西,让他明白拖延的危害性。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你们清楚了吗?加油哦!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老穆说语文”,并点个赞哦!🎀


老穆说语文


说到磨蹭,我侄子应该算是“个中翘楚”了。

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吃东西,功课永远拖着做。守着他写,动不动就说要上厕所,一只手拿笔,另一只手还拿着玩具!

你说打他骂他吧,根本没用,只会浪费更多时间!

家长稍稍一走开,他就开始抠手指。最气人的是,有时候他甚至作业做着做着就睡着了!

我姐这个心啊!苍了个天啊!


关键他的磨蹭真的是全方位的!一到饭点就装睡,叫了十万遍才上桌,吃饭的时候还挑食。

拿个筷子就跟那个《疯狂动物城》里的树懒似的......而且,在饭桌上,他也能睡着!


专注力,对孩子有多重要?

说起专注力,不少家长会把它片面地理解为“长时间做某件事的能力”。

但你会发现,你的孩子能看一小时动画玩一个小时游戏,却不能写一小时作业。

因为,专注力分为主动注意和被动注意,看电视玩手机都是被动注意,孩子在被动地接受刺激,没有动脑。

而主动注意则需要转动脑子,对信息进行记忆、思考、加工。这才是孩子将来学习好的能力基础。

有些佛系家长可能会觉得:“好动、爱玩不就是孩子的天性吗,何必担心那么多呢?长大了不就自然规矩了?”

但若你把孩子的任何表现都看作是天性,不提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那么一旦小孩进了校园你就会后悔了。


孩子上课不专心听讲,小动作多,写作业慢,学习根本学不进去。上幼儿园小学还算好,功课较少,专注力差的孩子可以在父母的辅助下通过“时间战”来完成。

但如果到了初高中,课业加重,时间变紧,你想靠“辅助”让孩子把学习跟上根本不现实。

什么补习班啊、家教课啊,根本没用,因为孩子的专注力不够,只会导致他压力越来越大,对学习不感兴趣,成绩也越来越差。

专注力,不是天生的

与我们大人所不同的是,每个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对世界都是充满好奇的。他们会发现很多好玩有趣的事情,因此很难坚持做一件事太久。

没有哪个孩子生来就拥有专注坚韧的性格,因此家长要做的,是鼓励和帮助孩子逐渐训练专注力。

下面,简单介绍几个提升孩子专注力的方法:

通过玩具

玩具,每个孩子都喜欢。但有的孩子喜欢积木、有的喜欢橡皮泥,还有的喜欢绘本或者故事机器人。

对注意力的培养,应该先从孩子更容易感兴趣的方面来进行,而不是一上来就“死磕”,孩子越不喜欢什么,越强迫他去专注地做。

要加强他对于自己喜欢的、能专下心来的物品的兴趣,延伸他专注的时间长度,并加以更深入的讲解和说明。这将会在无形中提升孩子对单一事物的注意力,也会帮助改善他对那些“静不下心”的事物的专注度。

通过孩子的感官“训练”

这可以发生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家长可以寻找自己更擅长更了解的主题。比如在逛街的时候讲一下不同交通工具,商场里面聊一下衣服饰品的颜色,吃饭的时候观察身边的人聊聊为什么有人戴眼镜等等。

这可以培养出孩子对于事物的深入思考习惯,因为人在通过感官进入思辨状态的时候,往往是最专注的。

通过日常生活的不断熏陶

分心和专心,其实就是“博”和“深”的矛盾。对于成年人来说,大部分事情我们都视若无睹,只对少数事情有相对更深的兴趣。

而小朋友对什么东西都有兴趣,但对于大部分事物的兴趣较浅。我们应该做的,就是要去强化孩子对其热爱事物的认同和思维拓展。

比如孩子喜欢口琴,你就要经常鼓励他,让他进一步去提升自己的水平,从而不断思考,并长久地将学习和娱乐相结合,而不是“三分钟热度”。

在“挑战”中培养专注力

我平时喜欢打篮球,读大学的时候,每次回家帮我姐带孩子,我姐就拜托我教我侄子学篮球。

起先,我想从一些基础的练习入手,教我他传接球,但我发现他特别“怕球”——就算是50公分以内的轻轻一传,皮球对他来说就像定时炸弹一样,他总是躲得远远的。

所以我一开始很没耐心,心想,一个男孩怎么可以这样?

“教学”的前面一段时间,他对篮球真的是一点兴趣都没有,玩几分钟就要回家。我也很无奈,找我姐抱怨,我姐只表示,“习惯了”。

后来我转变了方法,让他自己绕着中圈运球、自己对着墙壁传接球,运到几圈接到几次都有“表扬”,又让他来截断我的运球,成功的话会有奖励。

他终于开始把“篮球”视为一种娱乐和挑战,后来每天都主动拉我去球场练球。我就发现,哟,这孩子变得专注多了,也慢慢不再害怕被球砸了。

其实,孩子学习新事物时,存在3个认知区。

一是“舒适区”,他已经知道的知识,已经掌握的技能,很轻松就能应对,舒服、但有时也会厌倦。

二是“恐慌区”,如果知识和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了他现在的能力,他就会感到害怕、恐惧,退缩。

三是“挑战区”,对他来说有些困难,但在有经验老师和家长的鼓励和指导下,他可以掌握和“跨越”难关。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玩的不够“专心”的宝宝,并非是因为有什么发育问题或者心理疾病,仅仅是因为孩子本身年龄还小,专注度不够。


只要帮孩子将一件事物划分到他乐意去挑战的范围内,他就会自然而然的变得专注。

把心态放平和,进行适当的引导,相信你家孩子的专注力会越来越好。


赵美兰meilan


这恐怕是共性,然而我个人不喜欢奖励模式,但也分享几个小办法,我家宝宝上学了已经,说说切身体会的办法吧

第一学习上,假期了每天不要给孩子安排太多作业,多了就会造成反正很多,我就拖,大人面对过多工作的时候也会这样的。所以理解孩子,但是告诉他一个完成时间,如果没按时完成那么你要多做一个家务可以明确告诉他,就是为了让他提高效率。

第二出门,告知五分钟后全家出门,如果超过时间,那么没人会等你。一般孩子看着家长风风火火的出门了,都会加快速度,但一定得真的不等,不然一次就被聪明的小家伙看穿了把戏哦。提醒,出了门就可以放慢速度了,但一直在行动九对了。

第三,适度夸奖,宝宝在效率上提高了之后一定要夸奖,宝宝你今天提前了一分钟,看来我们也得加快速度了,不然赶不上你了。让他自豪一点。

得坚持,办法很多找到适合自己宝宝的最重要哦。


A呀我的脑力秀


孩子喜欢拖延大多是没有时间观念的,像我四岁多的儿子上中班,以前上学总是迟到,而且我催了无数遍还迟到,后来我就请求他的老师帮了一个小忙,就说上学迟到的人要会被其他小朋友笑话的,让老师多次在我孩子面前说这句话,早晨起的时候我也会提醒他,时间到了如果还不去,那就是迟到会被他的朋友笑话,久而久之,他好像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就是起床的时候他会提醒我说,妈妈,你看好时间,别让我迟到哦,我大女儿上学一年级的时候也是喜欢拖拉,我就想了,天天催她也不是办法,早晨起来时候我故意不喊她,上学迟到了,有老师来惩罚她,反正是她自己的事情,现在起床比我还起的要早,早晨还总催促我,早起呢。


25243220789我很好


让他自己承担做事磨蹭的后果,作业没写完上课迟到,没吃早餐,什么样的结果都让他自己受着。

人是有惰性的,不喜欢做的事情,一般都是拖拖拉拉不会主动。只有让她受到拖拉的结果所给她带来的麻烦时,她才会改变。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就是这个理。


另一方面,妈妈对她改变拖拉的习惯,也要给予帮助。比如定个规矩,做个时间管理。

可以每天早上让她自己列出一天的计划,不要对她的安排有太多的干涉,但是到了晚上要检查她针对自己的计划的完成情况,完成的好有奖励。不要太多的干涉她列的计划。但要指导她列的详细一些,比如说今天看了什么书的多少页,而不是学习一小时什么的。这样既方便执行也便于你事后的检查。

惜情惜缘惜福


学习一分钟时间有多长


和成年人对时间概念的有效把控不同,很多孩子对1分钟究竟有多长?1分钟能做多少事?这个概念时间比较模糊。


孩子总是只看眼前的事情,而并不在意如果没有在某个时间点以前做成某件事会有什么后果。


家长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陪着孩子做“1分钟绘画”“1分钟写字”“1分钟数数”。


这种简单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断猜测“还剩多久?”


也可以多给孩子看一些关于时间的绘本,马小妈我就给我们家的小宝看的是绘本《金老爷买钟》


故事里的金老爷家有四座钟,时间都不一样。阅读时可以提醒孩子为什么金老爷每个钟的时间都不同,为什么表匠说金老爷的钟都很准,让孩子理解时间的概念。


教会孩子必要的技能


有些孩子做事磨蹭可能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没有掌握操作的技巧,比如怎样穿衣服才能穿得更快,怎样洗漱才能不浪费时间,怎样整理玩具才能取用方便。


另外,对于一些手部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比较差的孩子,家长还应当增加一些有针对性的特殊训练:


比如加强本体觉方面的感统训练,包括攀爬滚蹦跳、以及身体协调性、灵活性的操作游戏和手部精细动作如穿珠子,夹豆子等两大方面。



提高孩子注意力集中的程度


孩子专注力能能力不足,容易受玩具、电子产品等好玩的事物影响,分散注意力,那么做起来事情来就会很磨蹭。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从简单的事情着手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


1、说出被取走的物品


在桌子上摆几件物品,让孩子看清楚后,令他转过身去,将物品变换位置或取走其中的一两件物品,再让他转过身,说出物品的变位,或者说出被取走的物品名称。


2、听微弱声音的收音机


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放低音量,然后再放低音量,把音量慢慢调到尽可能低,低到刚好听清为止。


微弱的声音迫使孩子尽力集中注意力,使孩子的注意力集中性得到训练。


3、听文章指出内容


家长读一篇孩子没听过的文章,要求孩子边听边找出指定内容。如:边听边找出所有的“的”字,听到一个拍一下手,读完全文后再统计。



“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多鼓励孩子


如果孩子自信心不足,就容易经常担心自己这个做不好,那个会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肯定也会瞻前顾后,畏手畏脚。这样一来,他们做事的速度肯定会有所下降了。


如果父母能经常对孩子说:


“你如果再快一点儿就更出色了”,“你现在比过去有进步了”, “你看你做得多快”,“真好,现在用不着老提醒你了”。


这些鼓励能打动孩子的,孩子为了不让父母失望,下次做事就会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快点。


☛如果您觉得不错,记得关注我的头条号——“爱唠叨的马小妈”,并点个赞哦!不仅有家庭育儿干货,还有每日亲子游戏与你分享哦~

爱唠叨的马小妈


1.习惯非常重要,有学者认为7天就可以养成一个习惯,习惯成自然

2.兴趣产生动力,改变拖延要从让孩子做感兴趣的事情做起

3.今日事今日毕,孩子的作业再少也不能拖到明天,时间久了就不拖延了

4.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让孩子背诵这首诗,并给孩子讲这首诗的意思以及背后的故事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让孩子有紧迫感,给孩子动力

6.通过讲故事让孩子理解时间就是生命

7.专业儿童心理干预

8.家长做好榜样

9.制定好奖励和惩罚措施,比如洗了自己的小袜子,奖励孩子一颗喜欢吃的糖果 ,形成良好条件反射

10.把孩子喜欢做的事情,安排在孩子不喜欢做但客观上又必须做的事情后面,告诉孩子只有完成前面那件事情,才能做后面那件事情,比如先做完作业,才能带她(他)去孩子喜欢的游乐场

11.给孩子读海伦凯勒的散文名作《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一头牛的幸福生活


对孩子做作业拖延症,一年级小朋友一开始刚刚学习,作业比较少,家长稍微认真督促一般持之以恒,日复一日基本,不会照成拖拉的习惯的。下面说下怎么解决作业拖拉

第一,我们要和孩子认真,和气,讨论准备什么时候做作业,时间确定好。到时间不做可以对其惩罚,没收娱乐时间。适当可以体罚。(也是做人的一个底线,说话算话),正常孩子说什么时候做一般都是可以去做作业的。

第二,准备作业多少时间内完成。你和孩子商量着说,超时有小小的惩罚。

第三,我们帮孩子腾出一个空桌子,除了必要的本子,笔,文具别的什么都不要留下,这样的没有东西可以玩耍了

第四,有些孩子什么玩具都不需要只要不做作业也能发呆几个小时,这时就要父母陪同监督, 完成作业,每天监督时间逐渐减少,慢慢可以一个人独立完成。

第五,让孩子规定里做完有一定的奖励,超出规定有相应的惩罚,这个奖励惩罚也要和孩子确认过实施,所谓说到做到。

第六,上诉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肯定会有好的效果


大同育儿


很多孩子都有拖延的问题,一种情况由于孩子年龄的缘故,很多事情他们确实无法像大人一样迅速的完成,这种情况爸爸妈妈一定要理解孩子并且给他充足的时间来练习,并且要多多鼓励孩子。比如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这些对于2-3岁的宝宝确实是需要时间来练习的。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是孩子故意的,就是因为不想做而拖延,面对这种情况给出以下建议:

1)用“自然后果”教会孩子不能拖延。

所谓“自然后果”就是幼儿凭自己所犯错误的自然后果,从而学会怎样去服从自然的法则。具体来说,比如早上起床孩子磨磨蹭蹭的穿衣,吃饭。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看着要迟到了,就开始包办了,帮孩子穿衣服,赶快喂几口饭,然后赶紧出门以免迟到。这样孩子永远不知道早上磨蹭会带来的什么样的后果。孩子其实非常聪明,当他明确知道并承受过拖延带来的结果的时候,只要不是他想要的,下次多半自己就会改正。

2)建立日常惯例,预防拖延养成

孩子大约从一岁多进入秩序敏感期。秩序对于孩子的发育来说也是必经的也是很重要的。和孩子一起建立日常惯例,包括起床的,睡前的,吃饭的,做作业的,并且一定要有时间的限制。约定好的日常惯例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来遵守。慢慢的这些惯例就会变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让拖延无机可乘。

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还有点启发,欢迎关注我(全妈育儿手记),我们一起来讨论宝宝成长路上的各种问题,陪伴宝宝快乐成长!


全妈育儿手记


孩子做事拖拉可能是由于两个原因引起的。一个是性格,一个人习惯。我觉得如果孩子是性格方面的,而且做事有一定的条理性的话,这样的孩子往往长大之后会比较稳重,没有必要惊慌!

如果孩子是由于习惯而拖拉的话就要引起注意了,我们要帮助孩子及时改正这个坏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讲道理。告诉孩子如果你快速做完你该做的,那么你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如果你完不成,你就会一直做下去,反正这是你的事,你不做没人帮你做!

第二,如果孩子不听,那就要自己承担拖拉的后果了。比如早起吃饭、洗脸拖拉,家长也不要去帮他,如果迟到他下次就会知道我下次不可以在那样子了,当孩子改正一点儿的时候要给予他表扬,给予他鼓励和信心!

第三,做某件事情拖拉的时候就得狠治了,比如做作业拖拉,可以给他限时完成,完成有奖励,完不成有惩罚。有些时候也可以采取比赛的方式进行!

第四,做到言传身教,当孩子向家长发出指令的时候,家长要配合完成,这样孩子就知道,原来我们要听别人说的话,合理还要照做。大人也要在孩子面前也不能拖拉,人类是最擅长模仿的!

最后我想跟家长说的是,无论大人或者小孩子午饭不喜欢的事都会想要逃避,我们要给予孩子更多的耐心和信心,以身作则,和孩子一起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