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難之役決定命運的白河溝之戰,燕王朱棣是如何擊垮60萬明軍的?

曾幾何時,《明朝那些事》讓很多人對明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如今,一部《大明風華》,再一次讓明朝的歷史被人關注。

不同的是,《明朝那些事》是描繪了整個明朝200餘年的歷史,而《大明風華》則將敘事的重點的集中在了明成祖朱棣、明仁宗朱高熾和明宣宗三代皇帝之上。當然,這部看上去更像大女主的戲,本應該側重的是明宣宗與孝恭孫皇后之間那些風花雪月的故事。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電視劇的開篇居然是以戰爭作為開場的。這並非編劇的憑空杜撰,而是歷史上的真正發生過的“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決定命運的白河溝之戰,燕王朱棣是如何擊垮60萬明軍的?

“靖難之役”,是因為明代第二個皇帝建文帝“削藩”,引發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的名義發動的一場戰爭。這場持續了4的戰爭,從公元1399年一直打到了公元1402年。不過,與電視劇中燕王朱棣的大軍處於泰山壓頂的絕對優勢不同。這場戰爭初期,燕王朱棣完全處於劣勢,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北平(今北京)附近進行防禦作戰。而掌握朝廷中樞的建文帝不僅可以從全國調配軍隊,還可以從容為大軍籌措軍餉。所以,公元1399年燕王發動靖難之役時,雖然號稱“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但是,沒有獲得諸王的直接支持,反而等來了老將耿炳文的13萬大軍。

17歲就出鎮北平的燕王朱棣,名義上能夠統轄的不過是“三護衛”的軍隊,人數最多也就1萬9千人。但是,這位在邊塞多次與北方的蒙古進行作戰的王爺,早就“屢帥諸將出徵”,並在征戰中獲得“節制沿邊士馬”的特權。也就是說,“北平都指揮司衛所士卒十萬五千六百餘人”,其實早就成為燕王朱棣的部下。於是,朱棣發動“靖難之役”不久,兵不血刃的獲得了10萬大軍,而整個北平沿線各衛只有少數一些進行了抵抗。在獲得充足的軍隊之後,朱棣先是在真定之戰中擊敗了老將耿炳文的13萬大軍,又在北平城下擊潰了曹國公李景隆率領的50萬大軍。

燕王朱棣雖然連續取勝,但是依然無法擺脫戰略防禦的地位。損兵折將的建文帝,則將最後一支可以集結的60萬大軍投入到了討伐朱棣的戰場。讓人驚奇的是,那個剛剛在北平城下被燕軍打得丟盔棄甲,隻身狂奔逃到德州的曹國公李景隆,卻成為這支大軍的統帥。作為名將李文忠的後人,李景隆的軍旅生涯毫無亮點。所謂能拿得出手的軍事業績大概只有兩次,一次是公元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因為秦王還年幼,明太祖朱元璋命“曹國公李景隆整飭陝西兵馬”;另一次,就是公元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李景隆以討伐北元殘餘勢的名義,在開封抓捕周王朱橚。

靖難之役決定命運的白河溝之戰,燕王朱棣是如何擊垮60萬明軍的?

但是,這樣的“軍事業績”,在燕王朱棣的眼裡不過是小孩過家家的級別。所以,在李景隆第一次掛帥出征的時候,朱棣就送給他這麼一句評語“李九江,紈綺少年耳”。李景隆雖然不濟,但是60萬朝廷大軍是實打實的,更何況這支大軍中還有屢次擊敗朱棣的名將平安等人。所以,當公元1400年(建文帝二年),李景隆率領60萬大軍,從德州北上進抵白河溝之時。朱棣不敢有絲毫怠慢,幾乎是帶領全部兵馬南下應敵。一場決定建文帝與朱棣命運的決戰也悄悄地拉開了帷幕。

當時,朱棣大軍自北向南沿蘇家橋一線向白河溝進發。明軍大將平安,已經悄然將上萬大軍埋伏在了河道附近。當朱棣的大軍進抵白河溝之時,伏兵四起,雙方陷入開始混戰。當朱棣知道領軍大將是平安之時,朱棣也未免驚歎,“往歲從(朱棣)出塞,認我用兵”。所以,朱棣希望集中主力“今當先破之”。絞殺在一起的雙方,打了一個難解難分。關鍵時刻,朱棣採用了誘敵之計,“以百騎前,佯卻”。不知是計的平安立即進行追擊,結果遭到燕軍的反擊不得不敗退。想要趁勝追擊的朱棣,立即向李景隆的主力發起兩個攻擊。但是,李景隆的“南軍60萬,列陣河上”,穩紮穩打,讓燕軍討不到絲毫便宜。最後,不得不鳴精收兵的朱棣,由於迷失道路甚至都無法回到自己的大本營,不得不“下馬伏地視河流,乃辨東西,始知營壘所在”。

靖難之役決定命運的白河溝之戰,燕王朱棣是如何擊垮60萬明軍的?

雖然朱棣孤身涉險,但是朱棣依然自信滿滿的對部下宣稱,“勝負常事耳!彼兵雖眾,不過日中,保為諸君破之”。於是,第二天雙方再次拉開陣勢進行大戰。與第一日明軍還有些畏手畏腳不同,此次大戰南軍已經開始仰仗著兵力優勢,向燕軍發起了攻擊。平安連續擊敗了燕軍兩員大將蔣房寬和陳亨。朱棣看到局勢不利,“自帥精騎橫擊之”。此次出擊,朱棣一度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先斬了明軍大將“斬瞿能父子”。同時,下令自己的大將丘福明軍中軍發起攻擊,自己則嚮明軍左翼進行攻擊。此時,李景隆令旗一揮,明軍“乃繞出王(朱棣)後”,對朱棣進行了反包圍。

陷入包圍的朱棣不得不“親冒石矢力戰”,但是依然無法阻止明軍的攻擊。結果,朱棣“三易馬”,“矢盡劍折”,最終由於“劍折不可擊”只能向河堤附近退卻。到了河堤,朱棣用馬鞭向堤下揮動,似乎是在召喚下面埋伏的人馬。於是,李景隆不敢繼續發動進攻。利用這個短暫的空隙,朱棣的兒子朱高煦率領精騎數千衝入陣中,將朱棣救了下來。朱棣雖然暫時安全了,但是明軍士氣高昂而且人數也越來越多,“燕將士皆失色”。為了鼓舞士氣,朱棣高呼“吾不進,敵不退,有戰耳”,再度帶領人馬進行衝殺。

歷史充滿了偶然性,就在朱棣竭力死戰之際,突然颳起了一陣大風。這陣大風不僅讓明軍將士無法睜眼,李景隆的帥旗也被大風颳斷。就在明軍因為突如其來的打擊不知所措的時候,朱棣立即下令燕軍“乘風縱火奮擊”。那個曾在北平城下拋棄大軍獨自逃生的李景隆,再次演繹了逃跑的技巧。主帥逃跑,60萬明軍立即作鳥獸散,燕軍乘勝追擊,明軍被“斬首數萬溺死者十餘萬人”。

此戰之後,明軍的有生力量幾乎被全殲,“靖難之役”的攻守之勢發生了逆轉。雖然,明軍還是在多次小規模戰役中獲勝,但是再也無力阻止朱棣向南京的建文帝朝廷發起持續不斷的攻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