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油燈”這個詞彙源於成都工匠在唐宋時期的一件發明,還是當時的節能黑科技!

邛窯省油燈


“省油燈”這個詞彙源於成都工匠在唐宋時期的一件發明,還是當時的節能黑科技!

成都邛窯出土的省油燈

“省油燈”在漢語中是一個一語雙關的詞彙,而該詞彙來源於成都工匠在唐宋時期的一件精彩發明。著名詩人陸游的筆記,讓成都邛窯的省油燈為天下人所知曉,也讓邛窯創新創造、優雅時尚的文化基因美名遠揚。

陸游筆記

讓省油燈天下聞名

古代人們用油燈照明,油燈點燃後,熱會由燈盞通過熱傳遞方式使油的內能增加,溫度升高,加快油的蒸發,增加耗油量。唐宋時期,聰明智慧的成都人發現了這個原理,他們設計了省油燈,為油燈增加了一個夾層,在夾層中加水,可以降低油溫,達到省油的目的。

在宋代,省油燈的美名留在了大詩人陸游的筆記裡,傳遍了天下。

南宋時期,著名詩人陸游來到四川做官,發現省油燈,驚喜不已,他在《老學庵筆記》裡寫道:“《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燈盞》詩……蓋夾燈盞也。一端作小竅,注清冷水於其中,每夕一易之。尋常盞為火所灼而燥,故速幹,此獨不然,其省油幾半。”陸游的筆記中還說,這省油燈在四川已經流行幾百年了,常常被入川的外地官員當作“文創伴手禮”饋贈朋友。如此說來,省油燈在唐代就已經誕生了。

陸游離開四川后,還一直對神奇的省油燈念念不忘,後來他又在《陸放翁全集·齋居紀事》中對省油燈做出了更詳細的記載:“照書燭必令粗而短,勿過一尺。粗則耐,短則近。書燈勿用銅盞,惟瓷盞最省油。蜀有瓷盞注水於盞唇竅中,可省油之半。”

1983年8月和12月,四川大學博物館研究員陳德富選擇四個省油燈,進行了四次省油燈節油率的模擬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四個燈盞的省油效果平均在8%到14%之間,最高可達22.4%,省油效果會因季節的不同有所不同,夏季比冬季更好。雖然實驗結果未及“省油幾半”,但仍然可以反映出明顯的省油效果。這一盞盞造形古拙、不太起眼的小小油燈,展示出的是古代蜀地匠人的驚人才華。

據說江浙一帶有一種碗,叫做“夾瓷碗”,用於盛湯、盛菜,目的是為了用中空的結構保溫,相當於現在的保溫杯。而在成都,沒有出現“夾瓷碗”,卻出現了“省油燈”。巴蜀文化學者譚繼和認為,這可能是由於成都人好學,讀書人多。邛窯利用“夾瓷碗”的技術設計了省油燈,反映了天府工匠樂觀包容,借鑑外來技術,滿足本土需求,創新創造的能力。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黃曉楓介紹,唐代邛窯的省油燈多為青釉,宋代更多為乳濁青釉。此外,省油燈燈盞面的曲柄從無到有,燈體也逐漸由矮變高,毫無疑問,省油燈器型在不斷改進,不僅在工藝上日趨精緻,而且使用起來也更加方便。

成都的創新創造很快就走出四川,風靡全國,考古學者歐陽希君在《福建宋代陶瓷省油燈漫談》中寫道:“福建宋元陶瓷窯址堪稱全國之最,而燒造當時科技含量較高的省油燈盞的瓷窯也不少,計有黑釉、青釉、青白釉瓷。省油燈最早出現於唐代四川邛窯並延續燒至宋代,並作為該窯特色科技產品而享譽全國。”

創新創造

是邛窯的文化基因

陸游所記載的夾瓷盞,就誕生於成都的邛窯。在邛崍市水流清澈、空氣清新的南河邊,臥著14處窯包,這些看上去像低緩小山的窯包,就是世界聞名的邛窯十方堂遺址,延續了近一個世紀的歷次考古發掘,證明這裡是中國西南地區古代瓷窯中面積最大、窯包最多、保存最好、產品最豐富、燒造時間延續最長、產品行銷最廣、影響最大的著名民窯窯址,是目前已經發現的7處邛窯窯址中,面積最大、保存得最為完好的一處。

邛窯十方堂遺址發現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著名的邛三彩、省油燈,就發現於邛窯十方堂遺址的五號窯包。

2005年,黃曉楓擔任領隊對十方堂遺址最東端的一號窯包進行了發掘,發現了一條使用時間長達百年左右的兩宋龍窯,這是中國西南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條龍窯。

在這條接近8米高、46米長的龍窯周圍,發掘出了大大小小的陶瓷作坊遺址。這些五代、兩宋時期的作坊,就地取材,利用燒窯廢棄的匣缽,堆砌院牆、鋪作地面、修築水井,構造水渠,看似隨意,卻又匠心獨具。

邛窯創新創造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在2018年開園的邛窯考古遺址公園內,邛窯臨展館內陳列著邛窯出土的“褐綠雙彩”瓷器。

發端於南北朝、盛行於唐朝的邛窯獨創的“褐綠雙彩”技術,在經過初步燒製的白瓷胎底上,以褐色和綠色兩種釉色繪畫,再施一層釉,之後再進行第二次燒造。兩種彩色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使得瓷器的顏色活潑而生動。

黃曉楓介紹說,釉下褐彩西晉的時候流行於南方,而釉下綠彩則來自北方,邛窯將褐色和綠色兩種顏色創造性地融合於一件瓷器中。創造並駕馭這種複合彩,體現了成都工匠的創新意識與精湛的技藝水平。

唐代,邛窯誕生了在金黃色胎底上褐色與綠色交相輝映的“邛三彩”,“北有唐三彩,南有邛三彩”,“邛三彩”,是邛窯的獨創,也是邛窯的標誌。“邛三彩”延續了邛窯“褐綠雙彩”的技術,只是把白色胎底變成了黃色胎底,並吸取了北方“唐三彩”利用容易控制的饅頭窯進行二次燒造的技術,產生了如此絢麗的色彩效果。邛窯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不斷吸取外面的先進技術,對自己的產品進行創新創造。

正是因為從邛窯創立之初傳承下來創新創造、優雅時尚的文化基因,唐宋時期省油燈的發明,也就絲毫不足為奇。在歷史上的一次次創新,不但造就了邛窯獨特的陶瓷風格,而且也極大程度地影響到長江上游地區的制瓷業,並對長江中、下游瓷業產生了一定影響。

2018年5月18日,邛窯考古遺址公園正式開園,不僅展示成都歷史文化,也是一個國際範兒的文創園區。而以邛窯考古遺址公園為核心的成都臨邛文博創意產業示範區,則將建設成為實施文物保護、文化傳承、文創開發,核心區外發展文創產業生態圈。

邛窯創新創造、優雅時尚的文化基因,時至今日仍然滋養著成都的文創產業。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李清帶著文創企業“蜀山窯”落戶蒲江縣明月村,以當地的松、竹、茶為靈感創作了“明月杯”,青年陶藝家李清泉則打造出彭州白瓷。“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根植天府文化,依託現代科技,創作符合現代人生活美學的文創產品,推動成都文創產業鏈的升級與創新,讓成都文創充滿活力與魅力。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員黃曉楓:


用碎瓷片拼接成都陶瓷史


20年前,2000年元旦前一天,黃曉楓站在都江堰蒲陽鎮金鳳山的半山腰,準備動工發掘。她在考古工地上跨過了千禧年,也開啟了在古代陶瓷碎片中尋找成都歷史的別樣人生。

那時,黃曉楓剛接觸陶瓷,時任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隊長的王毅建議她以陶瓷考古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黃曉楓想了一下,人們對成都陶瓷考古的認識近乎一片空白,不妨試一試。

從那以後,五顏六色的陶瓷片就填滿了黃曉楓的生活。春天,油菜花黃了,田野裡像色彩盤,一道碧綠一道金黃,她站在金鳳山的山頂上,看村民們扛著鋤頭從四面八方趕來工地上工,想著埋藏了近千年的成都宋代黑瓷的秘密即將被打開,心裡頗有些激動。

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經過半年的考古發掘,在金鳳山9000多平方米的遺址範圍內,共清理出宋代燒瓷窯爐34座,其中33座饅頭窯,作坊區、廢棄物堆積場、取土區一應俱備,以及大量的窯具、各種瓷器殘件5000多件、瓷片數十萬片,其保存完好的作坊遺蹟和完備的工藝流程全國罕見。

如今,在蒲陽鎮,有一座金鳳窯博物館,搬遷保護了具有代表性的4座宋代窯爐,這是四川省繼成都隋唐窯址博物館後的第二座瓷窯專題博物館。

接下來,成都市文物考古工作隊對彭州磁峰窯進行了主動發掘。

2005年,黃曉楓擔任領隊對邛窯十方堂遺址最東端的一號窯包進行了發掘,發現了一條使用時間長達百年左右的兩宋龍窯,這是中國西南地區目前發現的年代最早、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一條龍窯。

青羊宮窯、金鳳窯、磁峰窯、玉堂窯、邛窯……一座座瓷窯遺址的相繼問世,讓黃曉楓用碎瓷片拼接起一部成都的陶瓷發展史。

黃曉楓介紹,現已發現的中國成熟的瓷器出現於東漢時期的長江中下游,成都邛窯、青羊宮窯,以及新津、崇州的一些窯場最早都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主要採用長江中下游的龍窯技術,而且在一開始,就能夠把握比較好的坡度。南北朝時期,在胎體上施加白色化妝土的技術出現,這種技術可以讓釉色更加漂亮,也不容易脫釉。釉下彩技術也出現了,而這些新技術都在邛窯被發現,這都說明成都開放包容,從一開始就能夠吸取比較成熟先進的技術。隨著邛窯的發展,邛窯產生了褐綠雙彩、邛三彩、省油燈等創新創造的累累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