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話說唐玄宗皇帝那一朝,有個才幹能人,姓李,名白,字太白。乃西梁武昭興聖皇帝李暠(hào)九世孫,西川錦州(四川)人也。其母夢長庚人懷而生,那長庚星又名太白星,所以名字俱用之。那李白長得姿容美秀,骨格清奇,有飄然出世之表。十歲時,便精通書史,出口成章,人都誇他錦心繡口,又說他是神仙降生,以此又呼為李謫仙。(被貶到凡間的仙人)

  李白又自稱青蓮居士。一生好酒,不求仕進當官,志欲遨遊四海,看盡天下名山,嚐遍天下美酒。先登峨眉,次居雲夢山,復隱於徂徠山竹溪,與孔巢父等六人,日夕酣飲,號為竹溪六逸。有人說湖州烏程的酒甚佳,李白不遠千里而往,到酒肆中,開懷暢飲,旁若無人。時有迦葉司馬(姓迦葉的小官)經過,聽聞白狂歌之聲,遣從者問其是何人。白隨口答詩四句:青蓮居士謫仙人,酒肆逃名三十春。湖州司馬何須問,金粟如來是後身。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迦葉司馬大驚,問道:“莫非蜀中李謫仙麼?聞名久矣!”遂請相見,留飲十日,厚有所贈。臨別,問道:“以青蓮高才,取青紫如拾芥(取功名利祿很簡單),何不遊長安應舉?”李白道:”目前朝政紊亂,公道全無,請託者登高第,納賄者獲科名。非此二者,雖有孔孟之賢,晁董之才(漢代晁錯 和 董仲舒 的並稱),卻不能當官。白所以流連詩酒,免受那些瞎眼試官的氣。”迦葉司馬道:“雖則如此,足下誰人不知?一到長安,必有人薦拔。”

李白聽從其言,乃遊長安。一日到紫極宮遊玩,遇了翰林學士賀知章,通姓道名,彼此相慕。知章遂邀李白於酒肆中,解下金貂,當酒同飲。至夜不捨,遂留李白於家中下榻,結為兄弟。次日,李白將行李搬至賀內翰宅,每日談詩飲酒,賓主甚是相得。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時光在苒,不覺試期已到。賀內翰道:“今春南省試官,正是楊貴妃兄楊國忠太師,監視官乃太尉高力士,二人都是愛財之人。賢弟卻無金銀買囑他,便有沖天學問,見不得聖天子。此二人與下官皆有相識,下官寫一封札子去,預先囑託,或者看薄面一二。”李白雖則才大氣高,遇了這等時勢,況且巨內翰高情,不好拒絕,賀內翰寫了柬帖,投與楊太師、高力士。二人接開看了,冷笑道:“賀內翰受了李白金銀,卻寫封空書在我這裡討白人情,到那日專記,如有李白名字卷子,不問好歹,即時批落。”時值三月三日,大開南省,會天下才人,盡呈卷子。李白才思有餘,一筆揮就、第一個交卷。楊國忠見卷子上有李白名字,也不看文字,亂筆塗抹道:“這樣書生,只配給我磨墨。”高力士道:“磨墨也不中,只好與我著襪脫靴。”喝令將李白推搶出去。正是:不願文章中天下,只願文章中試官!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高力士劇照

李白被試官屈批卷子,怨氣沖天,回至內翰宅中,立誓:“久後吾若得志,定教楊國忠磨墨,高力士與我脫靴,方才滿願。”賀內翰勸白:“且休煩惱,權在舍下安歇。待三年,再開試場,別換試官,必然登第。”終日共李白飲酒賦詩。日往月來,不覺一載。忽一日,有外國使臣帶國書到。朝廷差使命急宣賀內翰陪接番使,在館驛安下。次日閣門舍人接得番使國書一道。玄宗敕宣翰林學士,拆開番書,全然不識一字,拜伏金階啟奏:“此書皆是鳥獸之跡,臣等學識淺短,不識一字。(外語)”天子聞奏,將與南省試官楊國忠開讀。楊國忠開看,雙目如盲,亦不曉得,天子宣間滿朝文武,並無一人曉得,不知書上有何吉凶言語。龍顏大怒,喝罵朝臣:“在有許多文武,並無一個飽學之士替朕分憂。此書我們都看不懂,將何回答發落番使,卻被番邦笑恥,欺侮他們,必動於戈,來侵邊界,怎麼辦!敕限三日,若無人識此番書,滿朝文武一概停了俸祿;六日無人看懂,一概停職;九日無人,一概問罪。別選賢良,共扶社稷。”聖旨一出,諸官默默無言,再無一人敢奏。天子轉添煩惱。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唐玄宗李隆基劇照

  賀內翰朝散回家,將此事述於李白。李白微微冷笑:“可惜我李某去年不曾及第為官,不能給天子分憂。”賀內翰大驚道:“想必賢弟博學多能,辨識番書,下官當於駕前保奏。”次日,賀知章入朝,越班奏道:“臣啟陛下,臣家有一秀才,姓李名白,博學多能。要想辨番書,非此人下可。”天子准奏,即遣使命,資詔前去內翰宅中,宣取李白。李白告天使道:“臣乃遠方布衣,無才無識,今朝中有許多官僚,都是飽學之儒,何必間及草莽?臣下敢奉詔,恐得罪於朝貴。”說這句“恐得罪於朝貴”,隱隱刺著楊、高二人,使命回奏。天子初問賀知章:“李白不肯奉詔,什麼意思?”知章奏道:“臣知李白文章蓋世,學問驚人。只為去年試場中,被試官屈批了卷子,羞搶出門,今日教他白衣入朝,有愧於心。乞陛下賜以恩典,遣一位大臣再往,必然奉詔。”玄宗道:“依卿所奏。欽賜李白進士及第,著紫袍金帶,紗帽象簡見駕。就煩卿自在迎取,卿不可辭!”

賀知章領旨回家,請李白開讀,備述天子倦倦求賢之意。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賀知章劇照

李白穿了御賜袍服,望闕拜謝。遂騎馬隨賀內翰入朝,玄宗賜御座專待李白。李白至金階拜舞,山呼謝恩,躬身而立。天子一見李白,如貧得寶,如暗得燈,如飢得食,如旱得雲。開金口,動玉音,道:“今有番國來書,無人能曉,特宣卿至此,為朕分憂。”白躬身奏道:“臣因學淺,被太師批卷不中,高太尉將臣推搶出門。今有番書,何不令那試官回答,卻讓這番邦使者在此久等?臣是批黜秀才,不能稱試官之怠,怎能稱皇上之意?”天子道:“朕自知卿有才,卿其勿辭!”遂命侍臣捧番書賜李白觀看。李白看了一遍,微微冷笑,對御座前將唐音譯出,宣讀如流。番書雲:

  渤海國大可毒書達唐朝官家。自你們佔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侵犯吾界,想出自你們官家授意。俺如今不能忍耐了,差官來講,可將高麗一百七十六城,讓給俺國,俺有好物事相送。太白山之菟(藥材),南海之昆布(海帶),柵城(延吉)之鼓,扶余(東北歷史上最早的王國)之鹿,率賓之馬,沃州之綿,湄沱河之鯽,九都之李,樂遊之梨,你官家都有的分。若還不肯依我之言,俺就起兵來攻打你大唐,且看哪家勝敗!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渤海國大將軍劇照

  眾官聽得讀完番書,不覺失驚,面面相覷,盡稱“難得啊”。天子聽了番書,龍情不悅。沉吟良久,方問兩班文武:“今被番人要興兵搶佔高句麗,有何策可以應敵?”兩班文武,如泥塑木雕,無人敢應答。賀知章啟奏道:“自太宗皇帝三徵高麗,不知殺了多少生靈,不能取勝,國庫為之虛耗。天幸蓋蘇文(高句麗末期非常具有爭議性的鐵腕軍事獨裁者)死了,其子兄弟爭權,導致國力下降,有利於我朝出兵。高宗皇帝遣老將李勣(jì)、薛仁貴統百萬雄兵,大小百戰,這才將他們殲滅。今日天下太平已久,無將無兵,倘干戈復動,難保必勝。兵連禍結,不知何時而止?願吾皇聖鑑!”天子道:“那要如何回答他?”知章道:“陛下試問李白,他一定有辦法。”天子乃召白問之。李白奏道:“臣啟陛下,此事不勞聖慮,來日宣番使入朝,臣當面回答番書,給他寫一樣字跡,書中言語,自然會羞辱番家,一定讓番國可毒拱手來降。”天子問,“可毒是何人也?”李白奏道:”渤海風俗,稱其王為可毒。就像回紇稱可汗,吐番稱讚普,六詔稱詔,都是番邦當地叫法。”天子見其應對不窮,非常開心,即日拜為翰林院學士。遂設宴於金鑾殿,宮商迭奏,琴瑟喧閱,嬪妃進酒,綵女傳杯。御音傳示:“李卿,可開懷暢飲,休拘禮法。”李白儘量而飲,不覺酒濃身軟。天子令內官扶於殿側安寢。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渤海國位置

  次日五鼓,天子升殿。淨鞭三下響,文武兩班齊。李白睡覺還沒有醒,內官催促他上朝。百官朝見已畢,天子召李白上殿,見其面尚帶酒容,兩眼兀自有朦朧之意。天子吩咐內侍,叫御廚中造三分醒酒酸魚羹來。須臾,內侍將金盤捧到魚羹一碗。天子見羹氣太熱,御手拿筷子攪拌很久,賜與李學士。李白跪而食之,頓覺爽快。是時百官見天子恩幸李白,且驚且喜,驚者怪其破格錄取,喜者喜的是皇帝得其人。唯有那楊國忠,高力士揪然有不樂之色。

聖旨宣番使入朝,番使山呼見聖已畢。李白紫衣紗帽,飄飄然有神仙凌雲之態,手捧番書立於左側柱下,朗聲而讀,一字不差,番使大驚。李白道:“爾等小邦失禮,聖上洪度如天,置而不較,有詔批答,汝宜靜聽!”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番官戰戰兢兢,跪於階下。天子命設七寶床於御座之傍,取于闐白五硯,象管兔毫筆,獨草龍香墨,五色金花箋,排列停當。賜李白到御榻前,坐錦寫草詔。李白奏道:“臣的靴子不淨,恐怕有汙前席,望皇上寬恩,賜臣脫靴結襪而登。”天子准奏,命一小內侍:“給李學士脫靴。”李白又奏道:“臣有一言,乞求陛下赦免臣之狂妄,臣才敢上奏。”天子道:“任卿失言,朕也不會怪罪你。”李白奏道:”臣去年入試春闈,被楊太師批落,高太尉趕逐,今日見二人都在大堂之上,我怕我神氣不旺。請求皇上玉音吩咐楊國忠給臣捧硯磨墨,高力士給臣脫靴結襪,臣才會有底氣,舉筆寫草詔,口代天言,方可不辱君命。”天子用人之際,恐拂其意,只得傳旨,令“楊國忠捧硯,高力士脫靴”。二人心裡暗暗自揣,前日科場中輕薄了他,“這樣書生,只好與我磨墨脫靴。”今日恃了天子一時寵幸,就來報復前仇。出於無奈,不敢違背聖旨,正是敢怒而不敢言。常言道:

冤家不可結,結了無休歇。侮人還自侮,說人還自說。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李白此時昂昂得意,躧 (xǐ)襪登褥,坐於錦墩。楊國忠磨得墨濃,捧硯侍立。論來爵位不同,怎麼李學士坐下了,楊太師倒立著伺候?因為李白現在代表的是天子,天子寵以殊禮。楊太師奉旨磨墨,不曾賜坐,只得侍立。李白左手將須一拂,右手舉起中山兔穎,向五花箋上,手不停揮,須臾,嚇蠻書就寫完了。字畫齊整,並無差落,獻於龍案之上,天子看了大驚,都是照樣番書胡文,一個字都不認識。傳與百官看了,各各駭然,天子命李白誦之。李白就御座前朗誦一遍:

  大唐開元皇帝,詔渝渤海可毒,自昔石卵不敵。蛇龍不鬥。本朝應運開天,撫有四海,將勇卒精,甲堅兵銳。頡利背盟而被擒,弄贊鑄鵝而納誓;新羅奏織錦之頌,天竺致能言之鳥,波斯獻捕鼠之蛇,拂菻進曳馬之狗;白鸚鵡來自訶陵,夜光珠貢於林邑;骨利幹有名馬之納,泥婆羅有良酢之獻。無非畏威懷德,買靜求安。高麗拒命,天討再加,傳世九百,一朝殄滅,豈非逆天之咎徵,衡大之明鑑與!況爾海外小邦,高麗附國,比之中國,不過一郡,士馬錢糧,萬分不及。若螳怒是逞,鵝驕不遜,天兵一下,千里流血,君同頡利之俘,國為高麗之續。方今聖度汪洋,恕爾狂悖,急宜悔禍,勤修歲事,毋取誅戮,為四夷笑。爾其三思哉!故諭。(大致意思是彰顯國威,我大唐萬國來朝,多少叛逆番國,都被絞殺,你這麼一個小小的附屬國,不服就打打試試。)

《警世通言》卷九:李太白朝堂識番文,當眾羞辱楊國忠、高力士

  天子聞之大喜,再命李白對番官面宣一遍,然後用寶入函。李白仍叫高太尉著靴脫襪,方才下殿,喚番官聽詔。李白用重讀一遍,讀得聲韻鏗鏘,番使不敢作聲,面如土色,不免山呼拜舞辭朝,賀內翰送出都門,番官私問道:“適才讀詔者是何人?”內翰道:“姓李名白,官拜翰林學士。”番使道:“多大的官,能使太師捧硯,太尉脫靴?”內翰道:“太師是大臣,太尉是親臣,不過人間之極貴。那李學士乃天上神仙下降,贊助天朝,更有何人可及!”番使點頭而別,歸至本國,與國王述之,國王看了國書,大驚,與國人商議,天朝有神仙贊助,如何敵得。寫了降表,願年年進貢,歲歲來朝。此是後話。

跟小編讀名著,豐富自己文化水平,瞭解你不知道的歷史故事,讓您從普通人中脫穎而出,持續更新古典名著,歡迎大家添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