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五臟俱全的古代小城

滑縣老城自滑氏築壘以來,已有3000年的城建史。老城面積雖然不大,卻有著成熟而規範的建設模式,城區的功能劃分至今仍在沿用,可以說是中國數千年古城建設的一個活化石。

滑縣舊城北朝成其規模,隋唐五代重修已不可考。據清朝人碑記顯示,宋朝修過2次,元末1次,明太祖時1次、嘉靖朝4次,萬曆和崇禎朝各1次。清朝重修的頻次達到高峰,順治、康熙各1次,雍正2次,乾隆朝重修4次,形成了近代5座城門的格局。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各修一次,民國十七年(1928年)又整修一次。

民國時城週迴9裡零7步,共5門,北門曰拱極門,東門曰長春門,南門曰南薰門,大西門曰嘉禾門,小西門曰清源門,俗又稱其為水門。整座城北寬南窄,像一個倒置的梯形。城牆甚高,二丈八(約9.3米)。城牆寬二丈三(約7.6米),護城河寬二丈(約6.6米)。城牆起初是夯土築就,但因當時土質疏鬆,黃土遭雨淋容易塌壞。歷次整修都逐漸加轉,起初是各城門以磚砌。

明崇禎十一年,大概是迫於越來越嚴重的流賊之亂的壓力,時任滑縣知縣羅璧以磚易土,城牆賴以鞏固。不過並非全部改用磚砌,而是採用內膽夯土、外包青磚的建築模式。

城內佈局採用的是小而全的模式,據清朝縣城佈局圖,縣衙、都司、察院、城守營、鐘樓、鼓樓、馬號、常平倉(官糧署)集中在北部,文廟、書院、養濟院集中在東南部,以上是行政、教育設施,都是連片設置。

另外,宗教文化設施也按照少而精的佈局,分佈於城內四面:城隍舊是陰司行政神,故而在縣北,與官衙相近;東嶽廟臨東門而設,東南有關帝廟,火神廟則按離卦方位,設於南城門下;西南則有一明福寺,寺內有浮屠,就是常所說的佛塔。城中心有一條大十字街,沿街都是市坊,供應日常所用物資。

以上這些設施,除因古今功能相異,像都司、察院、城守營之類已經湮滅無存,其他設施,五六百年來保持了大體上的一致性。縣衙如今演變為鎮第一初中,常平倉成了糧食局,文廟和書院現在是小學和初中。火神廟、明福寺至今猶存。最神奇的是,明朝時就是菜市場的那片所在,至今仍是城關鎮最繁華的菜市場。

城池的設計思路很全面,建城者考慮到城池處於一馬平川之地,如果發大水不易洩洪,便在城東南、西南,利用自然地勢,開挖了兩大片蓄洪區,雖然面積不大,幾百米見方,但在小城內部,蓄洪、供水二合一,務實而科學,令人為之讚歎。

抗戰和內戰時,滑縣城均未遭到太大破壞。日偽佔據滑城時,還在南薰門設卡,當時一毛姓偽警察在南門檢查過往行人,隨其心意見人非打即罵。可見城牆片時尚為完好。國軍丟失滑縣時,南門和小西門遭到炮火破壞,但其餘諸門並無大的損傷。

河南滑縣:五臟俱全的古代小城


內戰結束時的滑臺

只是令人惋惜的是,這座數百年古城並未得到重視,文物保護部門沒有出面加以修繕或明令保護。古城牆體所遺的青磚,因為個頭大、質量好,附近村民陸續拆掉拿回家中蓋房。久而久之,城牆便像杭州西湖雷鋒塔一樣,被慢慢拆倒了。

缺乏青磚保護的牆體開始慢慢剝蝕,首先掉落的是磚、土結合面的石灰塊。築城時本用石灰中雜入糯米和草杆,風乾後十分結實。上世紀70年代,西城牆遺址處的耕地中,仍不斷有人發現殘留的灰塊。磚灰落盡後,土質城牆在風雨侵蝕下很塊連片塌圻。西城牆被拆平改作耕地,北城與東城牆內外全部蓋作民房。

河南滑縣:五臟俱全的古代小城

李文成破城處遺址

惟有東南一帶城牆,因為有清朝天理教李文成破城遺址的加持,被保護起來。縣政府立了一塊碑。

城內最著名的兩處人文景觀,分別是明福寺塔歐陽書院。

明福寺塔始建於唐朝寶曆二年(公元826年),據考證現塔為北宋早期建築,已有1100多年曆史,被列為全國重點保護文物。塔下有明福寺,傳說該寺是隋朝時城內杜明福獻出的宅院,後於寺內增建該塔,塔隨寺名,稱之為明福寺塔。明福寺塔為磚石結構,原有九層,後遭雷擊,五層以上皆毀,民國時修復,今餘七層。塔壁內建有旋轉式臺階,可順之登頂。

河南滑縣:五臟俱全的古代小城

明福寺塔

歐陽書院是北宋歐陽修畫舫齋的舊址。唐宋八大家之一歐陽修,於宋仁宗慶曆二年(1042年)出任滑州通判。通判相當於知州的副手,職權很大。歐陽修便在州衙東鄰建造了一座宅院,名之曰“畫舫齋”,還鄭重其事地寫了篇《畫舫齋記》。明朝時滑縣官員攀附歐陽修大名,不僅修復了畫舫齋,還建了座秋聲樓(取歐陽修《秋聲賦》之典)。

畫舫齋後逐漸演變為歐陽書院、歐陽學堂,清嘉慶時在天理教起義時被焚燬,民國時正式擴建為學校,今仍其舊,是為滑縣歐陽中學。不過有趣的是,歐陽修當年建宅時,宅南尚有文湖,南北大約500米,東西約100米,彼時是縣城東南角的蓄洪區。

歐陽中學建校時,曾在校內建有一個歐陽修雕像,十分氣勢,卻也頗合學校淡雅雋秀的書卷氣氛,看起來毫無違和感。現在為了擴大滑縣旅遊文化聲勢,在明福寺塔西側廣場,新建了一個氣勢雄偉,身著北宋官服的歐陽修雕像。氣派了!

河南滑縣:五臟俱全的古代小城

歐陽中學內歐陽修像

河南滑縣:五臟俱全的古代小城

新建的歐陽修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