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2015年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爆裂鼓手》想必很多朋友都听说过或者看过。观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认为这是一部对于艺术追求和偏执狂有着极度魅力的影片,观影过程更是让影迷颅内高潮产生快感!但是这部影片除了极致的视听效果之外再剧情方面也讲述了一个对爵士音乐极度热爱的鼓手和他的老师弗兰彻的故事。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在大多数影片中,老师都承担着一个学术和人生导师的角色。无论是和蔼可亲的谆谆教导或者是像严父一般的冷酷训练,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将学生雕琢成一名人才,但是在这部影片中热爱爵士乐的安德鲁为了得到弗兰彻的认可,成为乐队的第一鼓手,虽然已经使尽了全力去训练自己,突破自己,但依然没有得到弗兰彻的机会。最终他精神崩溃,无奈退学。然而弗兰彻却告诉他,我只是想把最好的你给激发出来,我想亲自培样出一名伟大的音乐家,但是很可惜,你几乎就要成功,却选择了放弃,也许你并不是我要寻找的那个人!弗兰彻的这番话让安德鲁动心,也为自己表示遗憾,但是严师出高徒的正解就是严到无止境么!?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就当所有人相信弗兰彻是真的在意安德鲁时,这个小气的老师竟然设计想要毁掉安德鲁。不甘就此断送音乐生涯的他,倔强的重回舞台,爆发了自己,敲出了最精彩的节奏,征服了弗兰彻!影片就此结束!

在看过影片之后我并不认为弗兰彻是一个具备“师德”的老师,虽然他是安德鲁的启蒙老师,但他缺乏教育的耐心和引导的方法。学生虽然有潜力需要激发,需要刻苦的训练去成长,但是毫无休止的人格攻击和语言羞辱,甚至是威胁似乎已经超越了教导的范围!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同样近期发生的“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事件又一次在网上发酵。原因是研究生没有按照自己的要求去任劳任怨的做事,从而辱骂他们都是一群垃圾,不该享有休息!

一时间网上展开了对于博导倪冰冰的讨伐,认为他这是压榨学生,侮辱学生人格,有违师德!而上海交大也就此事进行了通报处理,停止了倪冰冰在校的一切科研和教学工作。

虽然民愤得到了平息,但是也有人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老师如果只是因为情绪化在群里发出了这样的声音不应该被上纲上线,他也是在激励学生们要努力上进,严谨认真的对待科研工作。所谓严父出孝子,严师才能出高徒。有多少学生就是因为老师的放任自流才会贻误了学习的时机呢!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近年来导师压迫学生的恶性事件频发,让人们对于博导倪冰冰的言论由衷的厌烦。但他本人是否是一名具备师德的博导,我想不该从这些只言片语去进行评价。只是反映出一个问题就是我们的教师队伍已经缺乏了基本的师德素养!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韩愈在《师说》一文中就已经明确地提出了“何为师”?其实老师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而我国历来的知识文化传播也是通过师徒进行传承的,所谓尊师重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就已经可以看出自古以来老师的地位就很高!一个人在学习和工作过程中,能够遇到一位人生导师可谓是人生最大的幸事之一,可是在当今社会师道却不复存在,人们对于老师的评价也越来越差!我想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从古至今,我国有很多名人伟人都是因为恩师的教导才能够成就一番伟业!这其中只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老师倾其所有的教导,二是学生悟性极高可教也!比如孙悟空到西牛贺洲菩提老祖那里拜师学艺,起先也是受尽冷落与嘲讽,但他不曾放弃,在偶然的机会菩提老祖朝他脑门拍三下,他便知师父要传艺给他。最终学会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成就了一番伟业。孙悟空的悟性高超,但菩提老祖也是倾囊相授才成就了《西游记》这个神话故事!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同样式老师岳不群和风清扬肯定是两种不同的师父,一个是虚伪狡诈,争名夺利的伪君子,一个是隐身世外看淡名利的绝世高人,当然交出的学生也不一样!

从“爆裂鼓手”到上交大博导辱骂学生,师德为何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数不胜数,而这其中最最关紧的还是老师的德行。他不仅要具备培养人才的学识,言传身教的德行,还要有慧眼识珠能够做千里马的伯乐!唯有如此,教育和文化传承才能源远流长,为国家和人民培养出真正的大才!

前有医患矛盾愈演愈烈,如今师生之间由于地位失衡而造成的矛盾更是让人对老师、导师这样的名词不再尊重,此谓“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除了在学校之内的师生关系之外,在职场上的前后辈的关系同样是我们值得去探讨的话题。

我比较幸运,在中学时期由于历史老师和化学老师的熏陶,树立了明辨是非正气凛然的三观;在初入职场之后又有幸遇到水平高超的领导不断教诲成长迅速。在离开他的庇护之后,更是发现了老领导的良苦用心,心中更是充满感激之情!

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幸能够在人生中遇到一位合格的导师,给予他们工作和生活上的教诲!现实中有很多前辈仗着自己资历老,对晚辈口无遮拦,动辄就骂废柴,从工作能力到人格给人骂的体无完肤,但却拿不出什么能够让晚辈学习的精神和技艺。偶尔还假装仁慈的安慰一句,“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虽然我说话难听,但年轻人都是从这步走过来的。”对于这样的人,我想说,请不要把你童年的阴影施加到别人身上!

那么再谈回到上海交大的博导倪冰冰辱骂学生的事件上,他辱骂学生为垃圾并且压榨学生时间的行为固然不对,但是反过来那些被辱骂的学生是否本身有严谨的科研态度和足够的热情去做科研呢?我想这更加值得反思!老师究竟是恨铁不成钢还是发泄私愤对学生进行的人格攻击这个并不好区分,但是最有效的评价标准就是老师是否给学生的成长带来了实质性的进步,这才是双方需要关注的重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