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人民币是中国的软肋

About US

汇聚硕博学历以上高知群体、企业家的交流平台,沙龙、资讯、商学。专注:

文化、经济、金融、科技,四个方面。点击上方蓝字,加入我们。中美贸易战系列

现在看起来,中美贸易战固然打得热闹,花样百出,关税战,还有技术战、金融战、军事战、政治战、文化战、宣传战、财税战、网络战等等,但是,大多数中国都并不害怕,但是有一样是打到中国软肋的,那就是货币战。

美元的特点是能放能收。这符合宏观经济原理,在经济危机的时候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在经济好转的时候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确,美元在收缩的时候,在加息的时候,在缩表的时候,会给很多国家的经济金融造成冲击,但同时也是昭告天下:我们美国有决心、有办法保持美元的币值稳定,哪怕为此付出较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美元能够得到天下的认同,得以成为国际主要储备货币。

人民币则不然。人民币的特征是能放不能收,不到万不得已,决无可能自己紧缩。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固然要采取扩张性的政策,在经济繁荣的时候,同样也不可能收紧。

事实上,近几年中国政府在保汇率还是保房价时的犹豫不决,在货币收紧时的跟随和被动,就已经是在明明昭告天下:中国政府无意保持人民币的币值稳定,不愿意为保持人民币的稳定而付出较大的代价。在中国政府看来,人民币的稳定并非一个很重要的目标。

在中国政府重新收紧外汇管制的时候,也相当于是昭示天下:人民币的国际化已经失败了。人民币要国际化就必须要允许自由兑换,必须要保持币值的基本稳定,否则就不可能被全世界所使用。但是,自由兑换和币值的稳定是有代价的,比如说经济的波动,但是中国政府不愿意支付这样的代价。

既然如此,人民币又怎么会被广泛接受呢?

根据SWIFT(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2015年底,人民币的全球使用率还有2.31%到今年4月份,伴随着近年中国日益加强外汇管制,下降到了1.66%,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

人民币国际化的倒退乃至失败,代价也是非常巨大的。这就表明人民币在国际上越来越难以被接受,中国要参与国际化,要国际上进行购买,就必须要更多地依赖美元。这实际上就是要加强对美元和美国的依赖。从这个意义上说,近年来中国对美国巨大的贸易顺差也就可以理解了。

但是,一个号称崛起中的大国,自己的货币立不起来,必须要依赖他国,又怎么可能实现崛起呢?

事实上,因为中国经济的体量太大,美国势必不可能允许中国对其依赖太大、太多、太久,因为这样对美国经济也会构成比较大的压力。

这样一来,就会出现中国非要依赖美国,而美国不愿意让中国依赖美国的现象。在客观上也会导致美国要对中国进行打击的时候,中国无法强力还手。因为已经是太阿倒持,授人以柄了。

而且,美国必然要对中国进行打击。

中国政府不愿意保人民币,是因为不愿意为人民币而牺牲经济,但是作为一个大国,保不住自己的货币,经济最终还是起不来。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民币就是中国最大的软肋中国政府不愿意保人民币,实际上也就是保不住中国的经济独立,也无法实现大国崛起,只能成为美国的附庸。

--END--

往下更精彩

...

博行分享会有酬征集原创作品: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文章范围:文化、金融、经济、科技。欢迎广大中青年学者、企业高管、硕博高知踊跃投稿,并参与博行团队。

沙龙预告

博行分享会微信群友为企业家、行业高管、高知人群、专家学者等优质人脉资源,均通过实名认证,多数群友参加过博行线下活动。

精品推荐

博行沙龙

往期精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