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那夏商周算什么?

w的新视界


一、制度

秦朝以前的中国基本上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以周朝为例,王室只能掌握本部土地,对各个诸侯只有号令权。而诸侯国权力很大,各个诸侯掌握着封地内的财权兵权以及行政权,只对天子采取朝贡、服役,等义务。

虽然诸侯国名义上听取天子号令,但这种义务关系是极其不稳定的,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一事,也可以从侧面反映出天子对诸侯国的掌控程度并不深。随着诸侯国实力的壮大,往往会发展成一种与天子对抗的形式,春秋战国长达四百多年的战争就是诸侯争霸,而周王室无力掌控诞生的产物。

夏商时期王室对周边地区的掌握程度更低。

夏朝基本上是部落联合的产物,黄河下游崛起的华夏部落对外扩张,从而兼并各个族群引起的文化交流。各个部落对这个联邦制部族(夏)并没有太多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商朝则在夏朝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建立了一个以商为中心的松散城邦式联盟。采取内外服制度,内服由商统治,而外服则是众多的藩属国家。虽然这些藩属依附于商朝,但互相交流与联系并不深厚,依旧有很强独立性。

而秦朝,则彻底将权力收归于中央,确立帝制,废除分封推行郡县,并且统一了当时华夏文明所活动的全部区域,政治上统一了社会层次与经济体系,并且确立了中央官制。

这个过程可以称为由诸侯分封制到中央大一统的变化。

二、意识形态与文化的统一

夏商周三朝,文化与意识形态基本上是割裂的,各个邦国采用不同的文字语言,各地交流十分不便。

而秦朝虽然形式上统一了中国,但是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习俗却依旧是各个诸侯国所遗留下的产物。

而不同的文化使得六国遗民对秦的认同感依旧不高,骨子里依旧认为自己是赵国人、齐国人、楚国人......文化的融合与背离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但秦始皇则加速了这一过程。

秦尽废六国文字货币,全国尽推秦制,几十年后的汉朝,何人是六国遗民?

三、大一统的历史趋势

东周初年,各个受周王室册封的诸侯国都被认为是华夏一族,统称诸夏,而未受册封的南方部落则被认为是蛮夷。

可以看出,华夏民族此时已经有了民族认同观念。

当时诸侯国之间,并没有强烈的国家概念,各个有识之士服务于另外的诸侯国是常有之事,如吴起生于卫国,却服务于齐国、楚国等,商鞅生于卫国,却服务于秦国。

当时的诸侯各国并没有太多的国家观念,却有相同的民族概念,相同的民族观念与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必须有一个集中的力量能与北方游牧民族进行对抗,从而导致了统一历史趋势。

战国时代是中国从封建制度向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型时期,诸多变法根本上就是在集中权力,商鞅变法则是最极端的一个例子。

且从大禹治水时,上万部族纷纷来朝

到了商汤时期,有诸侯三千

再到武王伐纣,只有八百诸侯

春秋时期,只剩了一百多个诸侯国

到了战国后期,便是七国并立。

大一统是趋势,而秦,恰好完成了这个趋势,从文化上、制度上彻底统一了华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