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刷下简历都有好多人联系,现在投简历都很少接到电话,35岁真是职场分水岭吗?

熊二聊


来凑个热闹,说说业内的观点。

这个问题要分开看,刷简历没有回应,是有很多原因的,包括简历的质量,选择岗位的匹配程度,采取的投递渠道质量,本身的素质(包括年龄这项)等等,所以不能单纯的把两年前刷简历有很多人联系,现在刷没人联系了,就说明年纪的原因,要一一来看的。

首先,从简历的质量,随着年龄,经验,经历的变化,对应的岗位也会调整,所以这个也要跟得上,不能多年一个简历走天下,要根据岗位要求变。

其次,从岗位匹配来看,投递选择的岗位是不是适合,投之前也要看清楚,并且了解一下这个招聘信息是否真的活跃,还是僵尸岗位。

还有,渠道的质量,随着时间变化,很多传统招聘渠道都已经过时,又有新的渠道涌现,比如之前大家依赖的是什么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等,现在这个网站活跃率开始急剧下降,没什么人关注了,尤其是互联网行业,基本放弃了这个,所以活跃的企业也变少了,就应该更换一下渠道了。

最后,个人水平素质有没有增加,除了年龄大了,头衔有没有提升,学历有没有丰富,如果只是年龄增加,其他没有变化也可能说明在退步。尤其是所谓的35岁临界点,更是意味着可选的工作机会更少了,很多都是给小年轻人的机会,其他更高级的岗位需要有能力的35岁以上大叔,如能力没到,年纪到了,那就是减分项,甚至是阻碍。

所以,对于自己的找工作进度和现状,要系统的去看,不能单纯认为年龄变化影响的。这样才会更加彻底改善。

欢迎关注 ,更多职场感悟,管理经验交流和求职指导。



HR那些事儿


茉莉听到的年龄是45岁啊。

前两天和人事经理吃饭聊天,说起跳槽的事情,我们人事经理大概45岁,他说以前不间断都有收到来自猎头的电话,问她要不要跳槽,高峰期,大概一两个月间,有90多个人在询问他,他一直都是稳稳当当的没有跳槽,到了今年,45岁了,电话突然不响了,好像这些猎头的热乎劲就过去了。

虽然人事经理没有想跳槽,但是对比前几年的火热劲头,未免会觉得有点唏嘘。

但是他总结了一下经验,因为现在的退休年龄,女的还是50岁,男的事60,除非你是有特殊技能,要不找招聘回去,因为确实也是老油条,很多公司还是想要年轻的,为啥,从小培养,以后听话。当然这个也不是绝对。后来我们两个分析了一下,无论多少岁,我们都还是大有可为的。

第一,靠专业技能吃饭

例如像人事经理,他的一些朋友是做审核员工作的,审核员的职业生涯就比较长,他的好几个朋友,无论男女,都是退休后还继续返聘到认证或者是检验工作做审核员,工资也比较客观,一天的薪酬以千元计算,另外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计算,这份工作辛苦的地方在于要外勤,但是比较多的人还是乐此不彼,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大了,也不用怎么照顾,正是专心工作的时候,而且经验很丰富,很多工作稍微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第二,通过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工作

比如说茉莉的舅妈,她是一个销售人员,销售工作大概有20年的经验,现在基本上来说,她积累的客户已经很多了,所以很多订单,不像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那样,要靠自己一个个打电话,现在就是客户介绍客户,很多时候都是客户找上门来,不断的叠加,收入可以说是稳定中不断的增长。

所以无论你是35还是45岁,除非特别宅,要不积累下来的人际关系也能帮你拓展很多机会。

第三,马上行动起来

看到茉莉说的前面两点,相信大家都已经明白,其实无论多少岁,我们得及早积攒自己的力量,我们的技能的方向,提前做好准备,这样才能为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做好铺垫。真的,就算是家里有矿,你自己也要有本事赚钱,这样生活和工作才更有意思。


Molly小秘书


几年前还有不少公司联系,现在投简历都没消息,35岁真是职场分水岭吗?

阿胖可以明确的告诉你,真不一定,有些人到了35岁,在职场中依然竞争很足,有些人,才到30岁,竞争力就严重不足了,关键不在于年龄,而在于你自己。


一、40岁了,有公司抢着要她

我有一个阿姨,现在40岁了,最近她从之前的那家公司离职了,想在家休息一段时间,结果刚离职几天,就有公司抢着要她,电话打个不停,过了一段时间,盛情难却,我阿姨又重新回到职场了。

我阿姨是注册会计师,她是在30岁考的注会,30岁之前,所做的工作就是在工厂里做很普通的工人,与会计毫无一点关系。

也就是是,其实我阿姨在会计领域的工作经验,只有10年,如今却被这么多人抢着要,这像是35岁,出现中年危机的样子吗?

我阿姨不仅没有碰到中年危机,反而还自己主动选择离职,想去休息一会儿,结构硬是被朋友邀请到了新公司去。

那为什么有些人又总是在35岁之后,就出现了中年危机,裁员第一个被裁,找公司其他公司根本就不要?

我们不能否定,人到了35岁,在体力、精力上与年轻人相比,确实不占优势,但咱们总不能拿自己的劣势与优势去与别人比呀,中年人的经验更加丰富,专业、管理能力更加优秀。

所以,其实35岁这个分水岭可以说是不存在的,只要你在年轻的时候,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努力,35岁对你来说,只是一个年龄点罢了。

二、35岁做些什么,能够有效的避免中年危机?

1.切记不要一年经验用10年

咱们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一年经验用10年,这是啥意思?

像销售类的工作没有那么稳定,其实只要持续做销售,肯定能够不断成长的,但其他文职类的工作就很容易出现一年经验用10年的情况。

这类工作平时压力不是特别大,节奏也不快,很容易把目前的事情做得特别得心应手,那这其实就是掉入舒适区了,一旦掉入舒适区,人本能的就不想出来了,只要不主动的逃脱,很有可能一待就待了10年,但其实自己的经验积累只有1年。

等到被裁员或离职的时候,再去找工作,问你,结果你会的东西屈指可数,并且会的东西一个刚毕业的学生都能做到,并且他要的工资还低,那公司为什么要选择聘你呢?

所以,咱们要具备持续跳出舒适区的意识,千万不要停留在舒适区里不动了,这是件很糟糕的事情。


2.适当的培养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那在第一点,阿胖其实说的是要保持一个持续学习的状态,不断的增加自己的岗位经验,那光岗位经验就足够了吗?并非如此,现在的职场人,如果你只懂岗位工作,而没有其他能力,如沟通、写作、阅读等等,你还是很容易被淘汰,所以,这第二点,阿胖建议你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培养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适用于大部分岗位的可迁移能力主要有以下几种,供你参考:沟通、写作、表达、阅读、情商、逆商

3.存钱

当你能够做到1、2点的建议,基本上中年危机出现在你身上的几率会小很多,但是如果你还是担心,那我们可以再来多一个步骤,让你真正做到万无一失。

你想想看,中年危机之所以被称为中年危机,难道只是因为在工作中竞争力不足吗?其实并非如此,工作中竞争力不足只是一个表象,其本质原因是因为自己上有老,下有小,但竞争力不足会让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推动家庭正常的运转,所以很崩溃。

那其实我们如果能让自己在中年有足够的资金推动家庭运转,是不是中年危机就没那么有威胁了?

我们从现在开始,可以制定自己的存钱计划,开始记账,把不必要的开支给剔除掉,并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一定的投资理财,让资金以一定的速度保持增值,随着时间的推移,1年或是10年,你的资金会越来越充足的,等到就算被裁员,你其实也不会那么烦恼、崩溃了!

总结:几年前还有不少公司联系,现在投简历都没消息,35岁真是分水岭吗?

那可不一定,如果你足够牛,35岁只是一个年龄罢了,在这篇内容里,阿胖与你分享了几个关键点,在年轻的时候做好,出现中年危机的概率会小很多,这些点包括:

1.切记不要一年经验用10年

2.适当的培养自己的可迁移能力

3.存钱

加油!


阿胖:今日头条签约作者,专注自我提升·阅读·思维,每一篇文章与问答都是干货满满,如果你的问题,在我头条号里找不到答案,那就算我输

阿胖读书


现在国家对互联网行业监控很严,很多小公司都倒闭了,而每年的毕业生那么多,造成岗位少,人才多,所以大龄程序就业很难。我们单位的cto,从来不招大龄程序,只要年龄达到35岁,他根本就不会招来面试,而我今年37了,也是唯一一个被招来的大龄程序,当然我是用了一些技巧。年前我上家单位裁员,年后找工作时我疯狂投简历,只有两家小公司邀请面试,我这次要的期望工资与之前一样,但这两家公司都觉得高,达不到要求。再之后我就没收到面试通知。后来我在简历上把年龄改了,就有公司打电话约我面试,最初我们谈的很好,基本也差不多了,但后来问我年龄,得知我的真实年龄后就叫我回去了,但总算得到了一次面试机会。后来我果断没有写年龄,只写了最近几年的工作经验,让HR以为我有三五年工作经验,年龄也不会很大,就又有公司约我面试。有机会面试,第一步就算成功了,面试时我们谈的很好,我最近几年的工作内容正好与这家公司相符,谈工资时我对待遇还降低了很多。虽然面试时他们也知道了我年龄大了,但见我能胜任工作,而且待遇也不高,公司觉得很划算,就录用了我。除了我之外,凡是收到年龄到35的都没约过面试。我在这里工作时也在找新机会,几个月后,我又找到了新机会,待遇很满意,我果断跳槽。所以年龄大了,就要想一些技巧了,但不代表年龄大了就没机会。


欣195415839


我刚好35岁,目前也是求职阶段,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是从事流程管理领域工作的,这个领域需求比较少,大多数公司还没有意识到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一旦有需求,而且是中高端岗位的话,待遇并不差。我去年辞职读研后,今年上半年开始找工作,目前的情况来看跟题主所说的情况差不多,投了很多简历,能接到面试的非常少,我怀疑是我的简历没有做好,但是我后来请猎聘顾问优化了简历后,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我个人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2019年整个经济环境确实不好,实体经济发展变缓,特别是贸易战影响,制造业的岗位需求变少,因此,我们首先要看到大环境下,经济发展变缓后,工作需求岗位减少,这是大环境;

第二,很多岗位是僵尸岗位,我看到很多大公司,或者不怎么出名的公司,从去年一直挂到今年的岗位还在招,说明这类岗位需求就是僵尸岗位,根本就不存在岗位需求,因此,投递这样的岗位肯定是没有什么反应的;

第三,跟自身年龄肯定有关系,很多公司对中层以上的管理岗位都有年龄要求,有的要求35岁以下,有的要求35以上的,但是,普遍来看,都要求35岁以下,毕竟年轻人精力旺盛,而且更容易管理;

总结,回到题主的问题,目前工作不好找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环境不好,年龄肯定会有影响,但是并不是主要原因。

坚持下去,度过这段迷茫期,期望未来会好转吧!加油!


谭谈流程


35岁是不是人生的分水岭,主要是看个人的工作行业,以及个人能力。从大学据来看,35岁的以后的大多数职场人士,都开始走下坡路。但是最核心的是自己的适应能力,自己的工作能力有没有跟随着年纪而不断提升。

我家人的例子:一个哥是做建筑施工的,38岁,在去年的时候,被另外一个公司高薪挖走,目前行业的薪水虽然是已经达到了巅峰,但是比上一家公司的薪水还是高出很多,他在工作五年之后就感觉到危机,后来跳槽离开国企,去到一家大型民营施工企业,工作很忙碌,很少的休息时候,还要在家里陪宝宝。他每天等孩子入睡以后,开始复习一建考试,终于在35岁时通过一级建造师考试,才有了后来的被猎头看中,有新的机会。这也算是身边逆袭的一个例子。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35岁以后,你的被分散

人到35岁之后,基本上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个阶段,除了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要陪伴家人孩子。那么同样的上班时间,下班后,年轻人可以用休息、学习,提升自己;而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却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很多琐事,一个人的精力在下班也被用尽,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这个时候,还要学习提升自己,那是对自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办法了吗?如何避免35岁以后职场走下坡路,我前不久在头条写过一篇文章《你所谓的中年危机,不过是弱者危机,这3步教你避免踏入弱者陷阱》,专门是讲中年危机的,建议大家可以看看,里面不仅讲了经济危机,职场危机,还有说道家庭危机。

这里只是说35岁,如果面对这个职场的分水岭,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

01坚持学习,防患于未然

人们总是有一种错觉,说是自己越老越吃香,越老越值钱,其实与年龄增长,能力和实力也在正向的增长,才可以是越老越值钱。如果只是增长年纪,而其他的能力都是退化,那肯定不会是变得更好的,只是在变得更老。

在这个时代,如果你不坚持学习,提升自己,那么被淘汰的概率真的是非常高,所以我们要在学会韬光养晦,在晴天修房子。

02保持开放的心态,了解外面的世界

这个时代的变化速度,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所以我们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多了解外面的世界。就像吴伯凡老师说的“微出轨 ”,就是在自己的行业多了解一些之外,对其他行业,或者相关的行业,也保持一些了解,这样既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也可以洞察外面的世界。

同时我建议把自己的简历挂在招聘网站上,定期更新,同时留意一下,相似的工作,在要求上有什么变化。

03拒绝安逸,危机意识长存

这两天,华为任正非辞退7000人的新闻上了头条,为什么华为宁愿承受10亿的补偿,也要辞退这7000人,因为这些人太过于安逸,华为对于奋斗者的定义有多高?未来会怎样?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危机意识。如果你失业了,如果你不再年轻,那你也不要过于灰心丧气。

正如马东在一期《奇葩说》所说:你可能委屈,也可能不服,但你被淘汰了。

不管过去你多么光彩,都已经是过去了,现在你要重新审视自己,认清现实,开始新的生活。

相信自已,人生不设限。

唐山撤销收费站,收费员去找负责人理论:“我已经36岁了,学什么也学不会了”;

83岁的霸气奶奶应聘阿里巴巴年薪40万的岗位,83岁的她气度非凡,思维敏捷,出口惊艳众人,并且还是十几个群的KOL,经常组织线下活动。其阅历和想法,秒杀一群90后小青年。

不以年龄为自我设限,尝试去突破自己,才会知道自己有多少可能。

有人说:

“种一棵树最好的时机是十年前,其次就是现在!

危机是什么时候到来的,不是35岁以后才来的,是在我们感觉自己不用上进的时候,就已经到来。


牧羊先生666


跟你一样今年35年初辞职,到现在没找到工作,自己每天出摊,希望能养活自己也不少,之前各种有电话来邀约面试,现在电话来的都是保险。

那么首先我们从企业的方面考虑为什么,首先35各方面都还处于巅峰,那么要价肯定很高,假如一个应届生一个月给4000应届生会拼命干活,给一个35的呢?我的感觉就是怎么才给这么点,我之所以离职就是之前的公司各种降薪逼走的,七年员工一个月7k+年终奖最低是3月工资,带的徒弟应届生一个月3k+你说企业会养谁呢。

再次有得企业可能想做大,要员工忠诚度,当然职场经验少的应届生更容易被所谓的企业文化洗,30多的老油条哪那么容易被洗。

所以离职了找不到工作,别闲着,你还要养家,现在我各种网上兼职弄一起一个月也有个几k再加上出摊有好货源比之前赚的不少,就是辛苦一些,但是要养家辛苦又算什么呢


有时候很烦的凡人


我是【解琦说职场】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欢迎关注我,为您剖析人生百态

我刚好35岁,目前也是求职阶段,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我是从事流程管理领域工作的,这个领域需求比较少,大多数公司还没有意识到流程管理的重要性,但是一旦有需求,而且是中高端岗位的话,待遇并不差。我去年辞职读研后,今年上半年开始找工作,目前的情况来看跟题主所说的情况差不多,投了很多简历,能接到面试的非常少,我怀疑是我的简历没有做好,但是我后来请猎聘顾问优化了简历后,依然没有什么效果。

第一,靠专业技能吃饭

例如像人事经理,他的一些朋友是做审核员工作的,审核员的职业生涯就比较长,他的好几个朋友,无论男女,都是退休后还继续返聘到认证或者是检验工作做审核员,工资也比较客观,一天的薪酬以千元计算,另外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计算,这份工作辛苦的地方在于要外勤,但是比较多的人还是乐此不彼,因为这个时候孩子大了,也不用怎么照顾,正是专心工作的时候,而且经验很丰富,很多工作稍微看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三、除了网上投简历,有更好的找工作方式

其实,除了网上投简历,题主可以通过靠谱的猎头,或者认识的人内推进入自己想去的公司。单靠投递简历,很被动。再加上不少招聘启事都是挂在那,为公司之后储备人才,并不急着招人。所以成功的概率不高。

大的公司,可以直接去公司官网或者公众号等查看是否有招聘信息,小一些的公司,可以看在里面工作的人,有无发招聘相关的朋友圈。通过这些渠道,远比在网上盲目投递简历效率更高。

学会利用弱关系,进行链接。正如有句话所说:当你渴望某一事物时,全宇宙都会协同起来,助你实现自己的心愿。

总之,35岁是不是职场分水岭,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从现在开始,做好职业规划,并强化学习,让自己迭代成长。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35岁以后,你的被分散

人到35岁之后,基本上是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这个阶段,除了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精力要陪伴家人孩子。那么同样的上班时间,下班后,年轻人可以用休息、学习,提升自己;而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却不得不面对生活中的很多琐事,一个人的精力在下班也被用尽,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

这个时候,还要学习提升自己,那是对自律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35岁不存在职场分水岭,有的是自己能力上的不足罢了

孔子都说了,三十而立、四十才不惑,35岁刚好处于这个中间,有迷茫是正常的,怕的是因为迷茫而放弃自己。

有些人可能因为之前不够努力,或是努力的方向错了,也没有什么经验和积累,导致现在这个年龄找工作不好找,然后再加上各种媒体宣传下,就以为35岁就是一个分水岭。

这种想法不可取,一旦有这种想法,就会心安理得的认为,不努力不奋斗是正常的,因为这不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导致的,而是社会大环境导致的。

要明白企业不是慈善机构,他们在招员工的时候,也是会考虑成本的。那些技术能力强,经验丰富的人才,年龄对他们来说不仅不是问题,反而是加分项。相反的,对于技术一般,经验也一般的人,年龄就是最大的问题。

《教父》里有一句经典台词:“那些花半秒钟就看透事物本质的人,和花一辈子都看不清事物本质的人,注定是截然不同的命运。”

解琦说职场


本人现在在一家人力资源公司工作(也即俗称的中介公司),负责帮合作企业招募人才。对于这个问题,我可以分享下我的所见所感。

白领

对于那些招客服、文员、助理、公关或者销售类岗位的中小型企业来说,年龄30以上的基本不要,大专以下文凭的也不要。这类工作是属于人们所说的白领岗位,基本上都是招一些本科生或者职校毕业或者大专学生,一般都是要那种刚毕业或者毕业几年的,年龄一般是21—28,最大不超过30,这类型的工作一般是要面对形形色色的人,要与那些客户斗智斗勇。年龄大的人除非是很有经验,要不然可能真的不适合这份工作,因为这些工作要学习的知识很多,还要善于与人沟通,更要随机应变,年龄大的人就怕不太能适应。

蓝领

一般就是工厂的普工、外卖送餐员、滴滴司机、快递送货员等,这些企业一般要求是35岁以下。偶尔个别公司要求高的,35岁超一天都不要。虽然这些岗位看似简单,其实要拿到高工资很难,主要是拼体力。35岁的中年人如果年轻时不太爱惜身体的话,35岁的时候身体已经渐渐开始有各种毛病了,身体素质可能也大不如从前,所以这些要拼体力的活可能拼不过年轻人,毕竟身体机能下降也是没办法的事了。


通过跟合作企业打交道,不由得感叹一句:真是岁月不饶人。三十多岁了想好好找份工作都那么难!每次看到招聘网站上那些三十几岁的人投简历,我都不知道怎么跟他们解释,感觉他们都是各有各的难处,有些也是被动失业,不然上有老下有小的,谁愿意失业了天天找工作面试呢!而且很多人面临的压力也大。


所以说,我们不得不承认,35的人真的不好找工作,大家一定要在年轻的时候就规划一下未来,不要等到到了这个年纪再后悔再焦虑。


江汉幸子


35岁确实是一个职场的分水岭,但肯定不是投简历没有电话的理由,说说我自己的感受,2015年之前,平均每个月有2-3个猎头电话联系,2019年之后,猎头电话明显降低了很多,我也有类似于你这样的疑惑,是不是30多岁了,工作真的难找了?


35岁的工作岗位进入窄巷通道

我们把工作看成金字塔结构好了,比如基层-中层-高层的比例是10000:10:1,也就是说35岁了,一般都处在一个中层岗位,基层岗位你是竞争不过年轻人的,而中层岗位的机会相比基层少了很多。

进入中层,就进入窄巷通道竞争

没有进入中层,又面临大量年轻人的竞争

这个年龄,没有迷茫 的资本


行业不景气,从猎头赚钱就可以看出来

在几年前,猎头行业蓬勃发展,一个高级猎头的年收入基本都在一百万左右,上不封顶,而现在聊下来,发现整个行业收入在下降,而他们就是整个行业经济的风向标,当然我了解的也只是我接触的几个行业,其它行业如何,暂时不知


35岁,可以跳槽,但别轻易换行

这个年龄段啊,工作上拼的是经验,所以要在同一个行业积累经验,你的工作才有溢价权,提高自己职位含金量,这样还是会有人主动联系你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