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日本戰國時代刀光劍影、戰亂不斷,大戰小戰可謂不計其數,日本稱為“合戰(かっせん)”,他們在合戰中也經常採用《孫子兵法》中的戰術,甚至戰國武將還角色扮演,把自己想象成《三國志》中的人物來排兵佈陣、兵法推演。當然,日本的合戰沒辦法與中國古代的大戰相比,一個合戰小規模就千餘人參戰,規模很大的合戰也就一兩萬人。日本戰國時代最具代表性的人物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被稱作“日本戰國三英傑”,他們引領了當時的時代潮流,卻結局不同,最後德川家康結束了日本長達125年戰國亂局,成就霸業,笑到最後,其他兩人成了陪襯,這究竟是為什麼呢?本期我們將從“日本戰國三英傑”的性格角度和《孫子兵法》慎戰的角度分析這三個人不同的結局。

一、從一個日本笑話看“日本戰國三英傑”的性格特點

不少專家在分析日本德川家康最終獲勝時往往聚焦外部因素的影響,比如豐臣秀吉內部堡壘被攻破出現內訌德川家康投機取巧等等,對武將個人性格的分析卻相對較少,而個人的性格特質往往會決定事情的成敗。江戶時代的平戸藩主松浦靜山創作了一組俳句小笑話,分別對織田信長、豐臣秀吉、德川家康三人的性格展開描述。俳句是日本詩歌的一種,一般有三句構成,字數分別是五、七、五,原文如下:

織田信長說:“鳴かぬなら、殺してしまえ、ホトトギス。”

豐臣秀吉說:“鳴かぬなら、鳴かせてみせよう、ホトトギス。”

德川家康說:“鳴かぬなら、鳴くまでまとう、ホトトギス。”

故事的大體意思是上述三人一起遛一隻杜鵑鳥,可是這隻杜鵑就是不叫。怎麼辦呢?織田信長說:“不叫,就把它殺掉算啦”,豐臣秀吉說:

“不用殺,逼迫它叫就行拉,叫就獎勵,不叫就懲罰”,問德川家康時,他不緊不慢地說“那就等等吧,是鳥總是要叫的”。這個小笑話對三人的性格描述非常生動,也對後世日本人對三人的認知產生重要影響,他們對織田信長看法是雖有雄才大略,但是做人殘暴無情;對豐臣秀吉的看法是圓滑世故、知人善任,對德川家康的看法是善於等待時機,特別能忍耐,所以家康笑到了最後開創了江戶時代。現在大部分日本人的基本觀點認為德川家康善於忍耐、考慮周全,但是真實情況是這樣嗎?

二、真實的“日本戰國三英傑”性格特點

1.織田信長(おだ のぶなが)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織田信長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但他小時候脾氣暴躁,個性十足,所以他的母親並不太喜歡他,更喜歡弟弟信行,對他不太關心,這使得織田信長性格更為叛逆,根本沒有把任何禮儀舉止放在心上,讀書學習更是不屑一顧,經常著裝怪異,跑到城外與周邊村裡的孩子玩耍,不是偷桃摘李,就是下河捉魚,當地人對他的行為十分不解,就稱他為“尾張大傻瓜(尾張の大うつけ)”,他這種不按正常套路出牌的性格,在日後指揮戰鬥中表現出了其與眾不同的特點。在織田信長死後,日本史書中對他的讚美更多一些,比如在重視階層身份的戰國時代,織田信長卻一反常態與平民交流,瞭解民間疾苦,且不拘泥於身份地位,和普通平民一樣與市裡的少年一起玩耍等等。

信長還有一個稱號是日本“戰國史上最強的傻子(戦國史上最強の馬鹿)”

,他到底強在什麼地方呢?有學者認為信長少年時表現出來的放蕩不羈是故意做給他人看的,試想一個孩子從小不受父母疼愛,他是不是要做一些事情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自己認真做事還得不到父母的關注和疼愛,那就可能走向反面,做一些荒誕的事情引起父母的關注。據說信長十幾歲時開始偷偷研究火槍,併發明瞭新的戰法,這才引起了他父親信秀的關注和讚賞,但信長並非天才,據說信長表面看似放蕩不羈,但實際上他正在偷偷節省吃飯、睡覺的時間研究戰法,在外人看來他就是一傻子,但是最終他研究出了新的火槍戰法,這種認真和忍耐精神是一般人所不能做到的。

織田信秀

父親織田信秀去世後,信長繼承家督之位,經過一番準備,在桶狹間之戰(桶狹間の戦い)中他一戰成名,打敗實力強大的今川義元,威震全日本。之後信長正式提出“天下布武”的綱領,將統一全日本作為目標,將敵對的大名各個擊破,控制了一大半的日本領土。一切看似順風順水,天下似乎唾手可得,為何信長被手下背叛而殞命呢?還要從信長的

人物性格說起。

雖然信長忍耐力極強,做事認真,但是童年的心理創傷,使他的性格中多了些殘暴、多疑的成分,他奉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信條,對自己手下的人也不例外,隨著實力擴大,這種性格暴戾,心狠手辣的特點更加明顯。他不按常理出牌的作風,被認為是不守信用,也導致他多次被盟友出賣,比如筆頭家老林秀貞背叛、與弟弟信行骨肉相殘、同盟淺井長政背叛等等,最後織田信長在本能寺之變(本能寺の変)時被明智光秀謀反後自殺,距離終結戰國時代只有“一步之遙”,本身也是個悲劇。

豐臣秀吉

2.豐臣秀吉(とよとみ ひでよし)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豐臣秀吉的父親只是下級武士,而且在秀吉幼年時就去世了。秀吉母親改嫁後,秀吉因與繼父不和一氣之下離家出走,期間當過學徒、雜役、小商販,後來在別人引薦下投靠織田信長,在當時等級森嚴的時代,秀吉出身低微,想飛黃騰達簡直困難重重。幸虧秀吉很早就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再加上他本身非常聰明,精於拉攏,敢於交心,逐漸得到織田信長的信任,成為信長手下著名的大將。

豐臣秀吉特別精於算計,在擔任採購官的時候,他能夠開源節流,為信長節省了大筆開支,但是他內心也有強烈的上進心,早就想好了有一天要獨立稱霸。在一次進攻美濃的戰役後,織田信長命他將捉到的敵方美濃武將殺掉,按照常理秀吉應該絕對服從命令,但是秀吉並未殺掉美濃武將,而是把自己的長刀扔掉,對他說

“快逃,萬一你跑不掉我還可以當你的人質”,這表明看來秀吉當了一次好人,實際上他是想讓美濃武將感激他的做法,將此事傳遍美濃,贏得人心,秀吉此舉也可謂老謀深算。

織田信長因本能寺之變自殺身亡之後,秀吉勢力已經是一家獨大,經過十年左右的時間,1590年秀吉終於擊敗實力強大的北條氏,形式上完成日本三島的統一。此時秀吉性格上的缺點逐漸顯露出來:一是窮怕了。得勢之後驕奢淫逸,好色無度,花費鉅額資金建造大阪城,造成了財政上的巨大負擔;二是窮兵黷武。在形式上完成日本統一後,百姓生活逐漸安定下來,就不再需要數量龐大的軍隊。這樣一來大批武士面臨失業的風險,已經失業的武士,變成“浪人”後又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秀吉思量許久,忽然腦洞大開,居然決定征伐朝鮮,進攻中國,結果在“文祿慶長之役(文祿・慶長の役,1592年至1598年)”

中秀吉軍隊遭遇大敗,秀吉在最後一場侵朝豪賭中輸掉全部身家。1598年秀吉病逝,隨著他的死去,原本看似統一的日本又亂起來,豐臣家族和政權不久也隨秀吉一起覆滅了。這位“戰國終結者”事業未盡身先死,肯定有許多遺憾。

德川家康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3.德川家康(とくがわ いえやす)

德川家康生於三河,其父為岡崎城主松平忠廣,家康祖父松平清康死後,松平家成為今川義元的從屬,家康被迫送到今川家做人質,而護送家康的人中途卻將他專送給了織田家,於是在這裡家康見到了織田信長,兩人還成為玩伴,後來經過交換家康又返回今川家。家康在今川家獲得了良好的教育,但是少年時期顛簸流離、寄人籬下的生活,使家康的性格既急躁偏執,又膽小沉穩。在桶狹間之戰中主公今川義元戰死,家康從此下定決心獨立自強,勇於爭霸天下,但是此時他明白自己實力弱小不能太高調。於是他結盟織田信長,實力不斷擴大。織田信長死後,雖然豐臣秀吉實力一枝獨秀,但是家康實力也不可小覷,秀吉雖然統一日本三島,但是並未完全整合日本的各種實力,在秀吉死後,家康徹底佔據上風,最後一統日本,開創江戶時代。

整體來看,德川家康看似運籌帷幄,善於等待時機,但是日本不少學者也認為家康性格有很多缺陷,即

急躁偏執、膽小多疑,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德川家康雖然看似性格沉穩,善於等待時機,但是日本很多史料記錄他性格急躁、易怒,而且他一遇到困難就把“切腹”、“求死”掛嘴邊,嚇得家臣趕緊阻攔,甚至他在聽手下說話或自己思考時,不耐煩了就咬自己的手指甲。

(2)松平信康通敵武田信玄事件(松平信康事件)中,表明上是織田信長髮來命令讓家康解決掉其妻築山殿和其子松平信康,但是家康可以有其他選項,比如當時築山殿只要削髮為尼則可免去一死,松平信康也可以流放,並非完全迫於織田信長壓力。當時的情形是在三河有一股勢力完全反對家康,並尋求與武田信玄(たけだ しんげん)結盟,而家康的妻子和兒子卻與反家康勢力為伍,導致家康決心除掉他們,這同樣體現出家康性格中的暴躁、多疑。

(3)家康雖然平時看似沉穩膽小,卻在大是大非面前失去理智,受到了“衝動的懲罰”。在三方原之戰(三方ヶ原の戦い)時,武田信玄侵犯家康領地,信玄實力強大,兵力是家康的3倍左右,本以為家康不會出兵,可以輕鬆穿過家康領地“上洛”,但是信玄對他的蔑視,激怒了家康,家康不顧家臣反對,硬要追擊信玄軍隊,結果慘敗而歸,家康也因自己的暴躁衝動受到懲罰。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孫子兵法

三、《孫子兵法》慎戰視角下的德川謀略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現德川家康並非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人,而是時而沉穩,時而暴躁的人,這樣一個人物怎樣成為建立德川幕府200多年基業的人呢?他是怎樣從一個暴躁人物變為忍辱負重、老奸巨猾的,他的“忍者神龜”的性格是怎樣養成的呢?

如前文所述德川家康原本性情急躁,遇事沉不住氣,並非沉穩能忍之人,相比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的確他運氣稍好了一點,大戰中鮮有敗績,但是真正讓家康改變性格的要屬三方原之戰。當時雖然德川家康和織田信長組織聯軍對陣武田信玄軍隊,但是雙方實力懸殊,德川氏、織田氏聯軍最後戰敗而歸。後來日本史學家說德川家康在戰場上臨危不亂、指揮有序,但是也有傳聞說他嚇得大小便失禁,為了警示自己還找畫師把他狼狽不堪的狀態畫了下來

(徳川家康三方ヶ原戦役畫像)。正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此後的德川家康學會了等待和忍耐,謀戰佈局上更加成熟。準確說家康不是能忍耐,而是因實力不足,不得不忍耐,不忍耐則被滅。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日本戰國時代

其實縱觀日本戰國時代,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合戰不勝枚數,於是筆者想到了

《孫子兵法》中的慎戰思想。慎戰字面理解就是慎重的對待戰爭。要想更好的理解這一內涵,必須先從孫子對戰爭的認識談起。孫子說:“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里饋糧。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首先打仗得有士兵,士兵不能赤手空拳上戰場,還得有武器,在孫子那個時代還沒發明出騎馬的腳蹬子,打仗得用戰車。戰車得有馬來拉,那麼要想馬兒跑,就必須給馬吃飽,要準備充足的糧草。戰車壞了要維修,得有維修工具,士兵也要吃飯,得帶糧食,還得有炊事班,這麼一算,去往戰場一路上準備的東西“簡直不要太多”

古代打仗運糧可是大事,“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比如漢代遠征匈奴,後方運送補給出發時如果有十車糧食,運到前線只能給他兩車,為什麼?因為有四車糧食路上就被運糧部隊吃掉了,還要留四車給他們回來的路上吃,所以要是這些都沒想到,沒準備好,就讓十萬大軍上戰場,那不是白白送死嗎?我們看《孫子兵法》全篇六七千字,

就是反覆在算賬,就是強調戰爭很貴、人很貴、馬很貴、糧食很貴,戰爭成本很高,打不起!孫子要是思考到這個層次啊,還不能尊稱為兵聖,他認為打仗得目的是什麼呢?如果非要用一個字來總結,那就是利!

史學家司馬遷《史記》中說“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當代西方人說“沒有永恆的友誼,只有永恆的利益;沒有不變的敵人,只有不變的利益”。《孫子兵法》裡對“利”是這樣理解的:“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也就是對待戰爭一定要慎重,不到萬不得已,絕不輕言戰爭。“主不可怒而興師,將不可慍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還有國家主公、帶兵將領,不能逞一時之勇。不是勝了敵人你就贏了,關鍵要看你自己變強了還是變弱了。要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那不是勝,而是兩敗俱傷。

孫子講“是故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俗話說“百戰則民疲,百勝則主驕”,每次戰爭都有代價,都有消耗,何況都百戰百勝了,還在打,說明這仗打的質量不高,沒解決問題,所以孫子的思想是“求全”,先保全自己,再追求全勝,最好把敵人也保全,為我所用。那麼,更高明的手段就是“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也就是仗還沒打敵人就先屈服於你了,這也是孫子兵法“慎戰”思想的理想境界。

由此可見,德川家康雖然不能達到“慎戰”的最高境界,而且他本身具有看似沉穩忍耐,實則暴躁冒進的兩面性,但是他並非“目光短淺”,而是懂得顧全大局,堅持到最後。豐臣秀吉死後權力的天平開始傾向家康,1603年家康出任徵夷大將軍,建立德川幕府,日本正式進入江戶時代,1615年,家康徹底消滅豐臣氏勢力,從此一統日本站穩腳跟,開創了德川幕府200多年的基業。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為何豐臣秀吉明明清楚德川家康是豐臣氏最大的威脅卻沒有將德川家康除掉呢?

豐臣秀吉是通過“質母嫁妹”的方式來換取德川家康臣服的,對其它大名的控制也不過是在名分上迫其臣服而已,讓他們承擔相應的義務而已,並沒有在實質上改變日本原有的大名割據局面。只是從互不相服的局面到了有一個“帶頭大哥”而已。

豐臣秀吉明知道德川家康是豐臣氏的最大威脅,但卻拿德川家康沒絲毫辦法。如果沒有德川家康的確鑿不臣把柄就強行除掉德川家康的話就會失去了維持分封制度的一整套秩序,就會滋生出N個德川家康來,毛利氏、島津氏、上杉氏、伊達氏都有可能成為潛在的德川家康。就像鴻門宴上項羽想殺劉邦,但總不能以臆斷劉邦有野心就把劉邦殺了一樣,如此可殺,那麼天下誰人不可殺呢?

過去有副對聯,上聯是:百行孝為先,論心不論事,論事貧家無孝子。下聯是:萬惡淫為首,論事不論心,論心古今無完人。以心論罪,那麼誰人無罪?販夫走卒都有臆想成為天子的,更何況那些有實力角逐天下的諸侯、大名們。沒有重大把柄在手就將對方除去的話,那麼自己將以何種道義與法理來號令大名、諸侯呢?

德川家康的政治秘訣

德川家康時期是日本的幕府統治時期,幕府統治的特徵就是日本天皇的王權旁落,而作為輔政的幕府勢力因壟斷了軍權或者軍事能力強勢從而壟斷了政治。但是德川家康曾經說過:“政治的秘訣是讓農民半死不活”,為什麼德川家康會說出這句話?


德川的思想中體現了比較典型的士族政治理念和封建專制統治理念,這一理念與商君書中的弱民思想,不謀而合,通過讓老百姓保持著不發達、有限的經濟實力,使得他們忙於應付家庭開支和皇糧國稅,從而沒有時間、精力在政治訴求上面多做非分之想。

早在先秦時期,變法者商鞅就提出過類似的觀點。《商君書》提出的馭民五術:“壹民、弱民、疲民,辱民,貧民”

壹民:要大家統一思想,要知道,這天底下最難統一的就是繽紛的思想,但統治者最賣力的致力於統一人民的思想。

弱民:國強民弱。治國之道,務在弱民。自古以來,國民像彈簧,你弱它就強,民強則國弱,民弱則國強,想要國強,必須民弱,治國之道,務在弱民。農民強大了,國家就喪失了控制,那麼整個國家就危險了。因此,想要國家強大穩固,民必須弱。

疲民:讓老百姓有事做,不在社會遊蕩,務求焊死在一塊區域中,不能讓其自由流動,互通有無,為民尋事,忙於生計,疲於奔命。老百姓不得安寧,統治者就安寧了,就好操控局面。

辱民:一是讓民無自尊自信。二是唆之相互檢舉揭發,終天生活於恐懼氛圍。

貧民:除卻生存必須,剝奪餘糧餘財,人窮志短;收繳生產資料,無恆產者無恆心,讓老百姓只好打工掙錢活命,無暇顧及其它。

實現這五條理想,天下太平也,萬一實現不了,商鞅也給了打補丁的建議——殺之。此五者若不靈,殺!

一個王朝的興衰,和農民有著密切的聯繫,農民吃不上飯,很多人都餓死,發生了很多慘無人道的事情,但是隻要讓農民餓不死,他們有個希望,只要好好幹活,就可以有飯吃,就會勤勤懇懇,老老實實的種地過日子。

同時,又不能讓他們日子過得太舒服,飽暖思淫慾,同時也會有異心,畢竟欲求無度,過得好又想更好。但是更好的又被統治者把持,他們心裡就會不平衡,想要獲得更大的權利和利益。這樣國家不安,政權不穩,怎麼能控制他們?所以讓他們吃不飽餓不死,只想著能儘快填飽肚子就可以了,也就是“讓農民半死不活”。

德川家康--為何能在日本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

對比信長、秀吉、家康三人,我們會發現,信長、秀吉都聰明無比,實力超群,但都因性格缺陷導致失敗。信長距離統一日本只有“一步之遙”卻被部下背叛自殺身亡;秀吉剛剛統一日本成為“戰國終結者”,卻窮兵黷武大敗而歸,抱憾而終;家康因改變了暴躁冒進的性格,也改變了命運,成為戰國逐鹿中笑到最後的人。

因此我們說有的時候,不懂等待、不會忍耐是一個人巨大的性格缺陷。這等也是有學問的,等什麼呢?不能無謀幹等,自尋死路,需要一邊等伐謀、伐交的時機,一邊修煉內功,實際上有十年磨一劍的耐力,一劍封喉的機會就來了。對於家康而言,他能笑到最後關鍵在“改變”,可見改變自己是多麼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