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我們才開始明白健康管理師的意義

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同舟共濟、眾志成城,啟動重大公共衛生突發事件一級響應,打響了一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阻擊戰。

國家衛健委專家組成員、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副院長邱海波表示,新型冠狀病毒與傳統的冠狀病毒不同,意味著人體以往沒有免疫力,正是因為這樣一個前提,這個病毒才在人群中普遍易感。

實際上,我們看到有一些人接觸到病毒,可能會有幾種不同反應:

一種是自身有足夠的抵抗能力,把病毒清掉了;

第二種是病毒在上呼吸道能夠繁殖,但沒有症狀。

可能還有很多病人是輕症病人,表現出乏力、發低燒,發熱、乾咳症狀,少數病人才會發展成重症或者危重症。

由此看來,有一個免疫力強、健康的身體是何等的重要。研究表明,大部分身心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的發生和發展都具有一定的規律性和可干預性。

從日常飲食、起居、運動、情緒等的評估和指導做起,通過對危險因素的良好管控,實現有效地減少各種身心疾病的發生,將健康效益最大化——這些都依賴於專業的臨床醫學、營養學、運動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知識。

如此複雜的知識體系顯然不是普通家庭成員能夠具備的,而隨著人口的老齡化,倒金字塔結構的家庭越來越多,維護家庭成員健康,成了許多家庭的重要任務,這就催生了一個新職業——健康管理師。而且,由於人們生活水平和健康需求不斷提升,就對健康管理師的專業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健康管理師

健康管理師是從事個體或群體健康和疾病的檢測、分析、評估以及健康諮詢、指導和危險因素干預等工作的專業人員。

健康管理師跨越醫學、營養學、流行病學、心理學、中醫學、運動學、康復學及慢性病管理等多學科,是健康產業最緊缺的複合型人才。

我國慢性病患病率高、老年化人群、亞健康群體龐大,專業的健康管理師需求預計將超過200萬人以上。

健康管理師是國家新增職業,可以從事醫療機構、養老機構、疾病預防機構、社區健康管理、健康監測、健康評估、健康維護等相關工作。

健康管理師是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以及衛生部職業技能鑑定中心共同管理認證的新職業,《健康管理師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是對從事健康管理相關工作技術水平的認證。

如今國家正全力推動社區健康服務計劃,以家庭醫生服務站為基礎,整體提升每個社區專屬健康管理師的能力水平。因為,一個人的健康往往關係到一個家庭的命運。

疫情過後,相信全民健康教育會進入一個蓬勃發展時期,全民健康體系建設也會加快推進並逐步完善。

國家政策傾斜

2016年10月,黨中央、國務院發佈《“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了健康中國建設的目標和任務。黨的十九大作出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決策部署,強調堅持預防為主,倡導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預防控制重大疾病。

2019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總體目標到2022年,健康促進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全民健康素養水平穩步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廣,重大慢性病發病率上升趨勢得到遏制,重點傳染病、嚴重精神障礙、地方病、職業病得到有效防控,致殘和死亡風險逐步降低,重點人群健康狀況顯著改善。

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養水平大幅提升,健康生活方式基本普及,居民主要健康影響因素得到有效控制,因重大慢性病導致的過早死亡率明顯降低,人均健康預期壽命得到較大提高,居民主要健康指標水平進入高收入國家行列,健康管理基本實現。

新冠疫情之後,上到國家,小到普通老百姓,都會更加註重健康管理。

特別提醒

由於國家政策對健康管理以及未病先防的高度重視。今後隨著證書含金量的提升,考試標準及要求會越來越高,通過率則會相應下降,同時報考條件從專業到年齡再到考試審核通過都會更加嚴格。所以還沒有報名沒有提交資料的學員請抓緊時間,儘早把握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