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所謂“江陽名勝聞忠山”遠自宋代,這裡就以瀘州(古名江陽)名勝著稱於世了。今江陽沽酒客在前人張駿的《寶山賦》的基礎上,不揣譾陋,再寫新忠山賦,致知力行,踵事增華,請諸君指正。(文白相雜可能於古賦相去甚遠,作文不拘一格,勿噴。)(本文圖片特別感謝瀘州籍攝影師傅琨女士用心拍攝)

梁州之域,巴蜀舊地,大江之城,麴酒飄香,秦、漢得江陽之名,蘇氏侯國建邦,南梁大同瀘州新設,從此傳遍川江。兩千年風流,書寫無數華章。因據川江之便,東達荊、楚;掣蠻夷之險,南控滇、黔;引邛、僰之產,西接嘉、敘;守川南之隘,北界資、成。水陸繁衝,國之重鎮,曰:西蜀會要也。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瀘城如筏立於江、洛交匯之上,因城中有山,而發軔千里,成土成疆。山初曰:“寶山”,瀘州之負廓山也。處瀘州城南之右,高平聳闊,延袤數里,武侯諸葛,屯兵此地,後人崇敬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遂改“忠山”以記之。

古之忠山,瀘城之巔,明人張駿,做賦流芳:“曰巍乎高哉蜀之寶山也,卓乎瀘之南,北襟三峽而帶巴渝,控秦雍而引羌僰,接青天之芙蓉擁金鰲之屓贔,俯萬里之長江,擎中天之日月,分岷嶓之形勢,領峨眉之地脈,當要衢於大都......”此前人觀忠山之述也。列瀘州八景之首,寶山春眺,一覽全城。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今觀忠山,與前不同,忠山被分為兩塊,一塊屬公園,一塊為醫學院。忠山公園,四十餘載,以蘇式園林為模板,吸納忠孝文化為載體,為瀘州城中市民休閒之所,稱為“城中綠肺”。雖無瀘州舊時鄉人“貢馬相率,拜子廟前”之景況,四季青山綠水,亦讓遊人流連忘返。

園林古木參天,昔日瀘州王楊森,盤踞瀘州,其功德有三,其中忠山一帶遍種香樟,如今百年古木,已蔚然成林,更有忠山牌坊、奎星閣、江山平遠堂、忠山植樹碑等名勝古蹟,見證歷史,展望未來。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昔日武侯祠曾於江山平遠堂旁,歷經磨難,終成過往。後280梯之巔,雖武侯祠復建未成,立中華復興鼎於其上,正面雕“盡忠為國”,背面則刻“中華復興”,兩側雕出盤龍,栩栩如生,精美異常,契合忠山忠孝文化。

園中開鑿兩湖,雖為人工,年深日久,植被環繞,增添獨特氣場,一湖曰:“荷花池”,中間有一走廊,廊中有一亭,曰:“荷香亭”,亭廊分湖為二。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一則荷葉田田,逢夏日之際,荷花開滿池塘,有石龍吐水,石刻畫舫,相映成趣,古色古香。

一則波瀾不驚,水平如鏡面,常有鴛鴦戲水,野鴨水中藏,湖光山色,倒影水中,如詩如畫。

山上還有一湖,原屬松林坡窪地,因地制宜,掘地為湖,人工而成,名曰“煙雨湖”,開鑿之處,思索城中另外一處古景龍馬潭,中心留出一小島,如今翠竹成蔭,此處更想龍馬潭的濃縮版,沽酒客竊以為取名“忠山潭”更妙,與龍馬潭交相輝映,南北成趣。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湖心有小島,湖邊有一亭,停下倒影湖面,錦鯉簇擁,遊人喜投食喂之。

園中西南有一園中園名曰“荔園”。僅存五顆老荔枝樹,五六年難逢結果一次,然結果則可比美合江荔枝。另有佘英、黃方清末烈士紀念碑從城中遷移至此,供後人敬仰。

忠山一脈曾經發軔出城中三山十溪,今三山還有舊址,十溪空留澄溪之名。韓家山、朱家山、蒲家山皆是瀘州明代土著望族,歲月變成,不復當年勇也。然而忠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歷史過往,或入史冊,或入方誌,或民間流傳,或後人猜測,唯有臆造不可取,忠山之魂乃瀘州之魂,忠山之情乃瀘人眷戀故土之情,忠山於瀘州,非高山也,然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瀘地諸山,唯有忠山具有橫亙瀘州老城,連貫出龍透關,其西北似玄武和白虎相合,如引領火龍,借住江洛交匯於館驛嘴,通江達海,當是兩千年古城發軔之處。

百萬年前,此地一片汪洋,經地殼變化,板塊移動,古之忠山,慢慢形成。生靈萬物,方得生長,古之忠山,山勢雄偉,山巒起伏,連綿不斷,四季鳥語花香,林木茂盛。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回想當年,皇叔劉備,苦心經營,軍師諸葛,殫精竭慮,終入蜀成王。孔明率趙雲溯江西上,平定郡縣,《三國志.蜀志》有“魏武屯漢中,諸葛出江陽”,屯兵之所,便是忠山,從此忠山,不再平凡。

今天忠山一大半屬於西南醫科大,一小部屬於忠山公園和園林局,江陽職高、瀘州高中、環監站等,而到龍透關,百子圖,枇杷溝之位置,已經分離甚遠。

再寫瀘州忠山史: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

而三山九廟不出城的三山,韓家山,蒲家山,朱家山,都是發軔於忠山山脈,城中多條小溪以前也是從這裡巨大的地下水源儲備而出,今天我們不瞭解的是它很多過去,但是我們應該明白今天忠山對瀘州的重要性,它還擔負著城中綠肺的作用,還為我們提供著休閒之所,以後不知道忠山會怎麼發展規劃,但是希望儘量保護,不要破壞和汙染,這裡是瀘州定根之處。

這正是:巍巍忠山話滄桑,千年古城臨大江,舊時江陽成一夢,瀘州今朝需自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