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阿阿胶上市以来首亏,经济疲软下的黔驴技穷,核心竞争力是硬核

年初东阿阿胶发布了2019年业绩预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以下简称“净利润”)预亏3.34亿元-4.59亿元,较上年同期大幅下滑116%-122%。基本每股收益预计亏损0.51元/股-0.70元/股。

如果2019年年报披露应验本次业绩预告,这将是东阿阿胶上市24年来首次亏损。


东阿阿胶上市以来首亏,经济疲软下的黔驴技穷,核心竞争力是硬核

2009-2018年的十年间,东阿阿胶的营收从20.79亿元上升至73.3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3.92亿元上升至20.85亿元,复合增速分别达到了15.04%以及20.41%。

相比于前几年稳步上升的业绩,东阿阿胶在2018年营收净利增速出现双双“跳水”的现象。2015~2018年,东阿阿胶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4.5亿元、63.17亿元、73.72亿元、73.38亿元,2016~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15.92%、16.7%、-0.46%;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25亿元、18.52亿元、20.44亿元、20.85亿元,2016~2018年分别同比增长14%、10.36%、1.98%。

据Wind数据显示,2019年第一季度、2019年上半年、2019年前三季度,东阿阿胶营业收入分别下滑23.83%、36.69%、35.45%;净利润分别下滑35.48%、77.62%、82.95%。经营颓势仍然没有改善。


东阿阿胶上市以来首亏,经济疲软下的黔驴技穷,核心竞争力是硬核

东阿阿胶的存货金额由2009年2.03亿元上升至2018年33.67亿元,增幅超15倍。同一时期,公司的营收增长不足三倍。基于此,公司的存货周转率持续下降,由2010年5.59次降至2018年0.72次。

值得一提的是, 在存货快速增长的同时,东阿阿胶的应收账款也在持续攀升,金额由2009年1.23亿元上升至2018年9.02亿元,由此带来的直接影响是应收账款周转率的持续下降。

2019年三季度时,公司的应收账款金额进一步上升至22.73亿元。

存货、应收账款增长直接带来了两大影响:经营现金流净额减少以及资产减值风险增加。

当然,这里面是否存在财务洗澡?

“洗澡”肯定有,这是一种不成文的财务处理方式,基本无公害。读取财报时可以适当放宽对亏损数据的解读或者谨慎对盈利数据的判断。本文暂不讨论数据真实性问题。


东阿阿胶上市以来首亏,经济疲软下的黔驴技穷,核心竞争力是硬核

其实,深挖东阿阿胶盈利乏力的原因主要还是产品结构单一,阿胶这张王牌如今变得越来越畸形。这些年来东阿阿胶也在尝试一些创新产品,例如阿胶糕、阿胶水,基本都是围绕着阿胶做文章,不过效果欠佳,不如直接卖阿胶来钱快,尤其是在秦玉峰执掌东阿阿胶这段时期以来,把阿胶做得风生水起。

2006年,东阿阿胶的零售价格为每公斤100多元,如今已涨到每公斤5996元。

十三年间提价十九次,涨了60倍。仅2010年之后的这九年,就提价15次。其中2010年、2014年,每年提价三次;2013年、2015年提价两次,其余每年一次。提价幅度多者达一次涨70%,少者10% 。

东阿阿胶今天的业绩单,可谓是来源于连续十三年疯狂涨价。

股价随同业绩一路往上,一度高达69.08元,市值突破300亿元。

只是市场早已嗅到了“驴皮吹破”的信号,从2018年六月至今,股价腰斩,市值也蒸发了100亿元。


东阿阿胶上市以来首亏,经济疲软下的黔驴技穷,核心竞争力是硬核

市场上有很多对于东阿阿胶质疑的声音。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向中新经纬客户端分析称:“在渠道降价促销、销售费用增长等因素的影响下,东阿阿胶的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不过,整体来看,东阿阿胶业绩下滑,主要还是由品牌老化、产品老化、渠道老化等原因造成的。”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也提到,东阿阿胶净利润突然大幅下滑是由公司核心竞争力不足、产品逐渐被市场抛弃所致。

东阿阿胶在业绩预告中解释称,近年来,受整体宏观环境以及市场对价值回归预期逐渐降低等因素影响,公司渠道库存出现持续积压。为避免企业长期良性健康受到不利影响,2019年公司主要侧重于清理渠道库存,主动严格控制发货、全面压缩渠道库存数量,尤其在下半年进一步加大了渠道库存的清理力度,因而对经营业绩影响有所加大。


东阿阿胶上市以来首亏,经济疲软下的黔驴技穷,核心竞争力是硬核

在此次的业绩预亏公告中,东阿阿胶也给出了未来的规划。

首先,通过营销数字化转型,实现消费者运营;其次,丰富产品体系,推出“阿胶+”和“+阿胶”系列产品,推进阿胶即食化、拓展新客群、孵化新品类。

传递出的重要信号是:东阿阿胶不再盲目涨价,开始真正关注消费者。

希望东阿阿胶正视公司经营的瓶颈,以提升企业经营硬核心能力为当务之急,不断深化企业经营的真正实力才能做到百年兴盛企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