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性關節炎和骨性關節炎是有區別的,別搞錯了

  臨床中認為,骨關節炎和類風溼性關節炎是全身性疾病,大小關節均可累及,它們是兩種不同的疾病,必須加以區分,但往往有很多人把這兩種病搞錯,治療也往往起不到效果。

  據瞭解,類風溼性關節炎更常見於中年婦女,而骨關節炎更常見於50歲以後的人群。類風溼關節炎的基本病理變化是滑膜炎,而骨關節炎主要是關節軟骨變性和增生,類風溼關節炎主要累及近端指間關節,而骨關節炎主要累及遠端指間關節,細分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如下:

  兩種疾病的病因不同

  一般來講,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發病原因主要是細菌及病毒感染、環境差、吸菸,還有先天性遺傳等因素導致的。而骨性關節炎的影晌因素主要是後天的,如肥胖、勞損、創傷、關節崎形等,也有先天性關節異常導致的,兩者的病因不同,需要區別對待。

類風溼性關節炎和骨性關節炎是有區別的,別搞錯了

  身體疼痛部位不同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疼痛部位大多是對稱性關節和小關節,如腳趾和手指。骨性關節炎的疼痛部位大多是大關節、負重關節,如膝關節、髖關節和踝關節等部位,這也是兩者的區別點。

  兩種疾病的病理不同

  在臨床上,類風溼性關節炎被定義為慢性全身性自身兔疫性疾病,它的發病部位是關節滑膜,其症狀表現為關節腫痛,然後軟骨遭到破壞、關節間隙變窄,在晩期時會出現關節僵直、畸形、功能障礙,因為骨質遭到嚴重破壞。再看骨性關節炎,與之不同的是,骨性關節炎是退行性病變導致的,上了年紀的人會出現關節軟骨退化損傷、關節邊緣和軟骨下骨反應性增生,一般在承重時疼痛會加重,嚴重的話關節軟骨會出現磨損甚至消失,在進行活動時關節因摩擦而發出聲音,局部按壓關節會痛,關節也會出現輕度腫脹,嚴重的話會導肌肉萎縮及關節畸形。

  此外,這兩種病症的晨僵時間也不同,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晨僵時間要一個小時,比骨關節炎要長,活動後疼痛會有所緩解,但仍感到疼痛。骨性關節炎晨僵時間就較短了,一般不會多於 30 分鐘,症狀若是較輕,稍微活動一會後,疼痛就會緩解或消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