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家鄉三河之名人軼事 武術家符懋堃

武術家符懋堃



可愛的家鄉三河之名人軼事 武術家符懋堃


符懋堃(1902.4-1990.1)號雅軒,三河市黃土莊鎮大唐回村人。其父在北京以拉洋車為生,幼時喪母,家境貧寒,8歲起和爺爺、二叔在自家經營的路邊符家小飯鋪打雜、跑堂。


中華民國初年的一天,土匪搶劫了附近山村財主家一頭驢,夜宿符家鋪,被財主得知,以知情不報、通匪窩贓為名告到官府,其二叔和爺爺被拘拿入獄。符懋堃逃到京城尋父,不料其父去了甘肅。他舉目無親,只得沿街乞討度日。四年後,父子團聚,父意送其上學,他感憤爺爺、二叔含冤入獄,憎恨昏官橫行霸道,決意學武報仇。經父親託人介紹,拜北京著名跤手恆壽山為師學摔跤。12歲,又拜當時聞名中外的通臂拳武術大師張策(香河縣人,時任北平國術館教師)為師,成了張策的關門弟子。


符懋堃習武心切,不顧身單力薄,曾因用掃堂腿橫掃大水缸將腿踢斷,舉石滾被壓成內傷口吐鮮血。時已年過花甲的張策大師見其如此潛心習武非常歡喜,料其將來必是人才,遂傾其武功之秘傳於他。自此,符懋堃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歷經十二載,深得通臂拳之法,內功、硬功均達到了超凡脫俗的程度。


1920年秋末,18歲的符懋堃回鄉訂親,正趕上本村一家娶親,狹窄的街道上聚滿了看熱鬧的人群。突然,村民符玉會家一頭500多公斤重、從不敢使役的大牤牛脫韁,順狹窄街道衝著人群奔來,眼看一場人命大禍就要發生。符懋堃見狀,一個箭步迎牛而上,避開牛角,掄起鐵沙掌,對著大牤牛肩甲處猛力劈去,強悍的驚牛遭此一擊,原地轉了三個圈,“撲通”一聲倒地,七竅流血而死。


1927年北伐戰爭時期,東路軍前敵指揮白崇禧進駐北平。白為選貼身保鏢,組織京津武術名人彙集京城比武。符懋堃通臂拳108招和其彈功、硬功、內功三絕,深得白崇禧喜愛,親點為京津獻藝比武之冠,並要符為貼身保鏢。然符亂世知退,躲於鄉下。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侵佔北平,侵華派遣軍司令官岡村寧次仗其有上乘武功無視中國國術館,數次挑釁比武,嘲諷中國人為“東亞病夫”。符懋堃不顧眾師兄弟阻攔,決意挫其傲氣,與之交手,連勝岡村三陣,大揚國威。


1947年,符懋堃出於自衛,把幾個從前線潰退下來的國民黨軍散兵遊痞打得非死即傷,被國民黨當局在北平全城戒嚴抓捕,因其返鄉得脫。兩年之後,北平解放,符又返回北平,以蹬三輪車為業,1961年國民經濟困難時期回鄉務農。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喚醒了符懋堃振興中華武術之心,年過七旬重穿練功服,一面積極參加各級武術比賽,一面整理傳授通臂拳藝,光大中華武術。1981年,他被聘為廊坊地區武術協會副主席,盡心盡力於全區武術組織和訓練。是年,應北京市武協副主“巾幗大俠”王俠林之聘,擔任北京市通臂拳研究會顧問。1982年5月,在西安全國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已80高齡的符懋堃重抖精神,再展虎威,表演了攻守兼備的通臂散打拳,功力驚人,技法嫻熟,折服了來自全國30個武術代表隊的教練、名家、記者和來自日本、澳大利亞等外國武壇友人,榮獲金獎。一些武術行家贊其通臂拳功夫:“靈如猿,柔如蛇,硬似鐵,綿如帛,沉重如山嶽,彈炸如驚雷。”隨後,《人民日報》、《體育報》、《工人日報》、《武林》等報刊相繼予以專題報道。

1990年1月9日,符懋堃因背患瘡疾久治不愈,加之年事已高,病逝於大唐回家中。此後數年,《武林》、《武魂》、《武門精粹》、《武林英豪》等雜誌刊物,均先後對其聽似神話、讀似劍俠小說的驚人事蹟予以報道。


後附一篇其親屬後人的口述文章,以供大家觀摩!


通背名家符懋堃先生簡介

作者: 符兆義
伯父符懋堃,字“亞軒”京東三河縣大唐廻村人,曾任廊坊地區武協副主席,北京市通背拳研究會顧問。十二歲就投於“臂聖”張策門下習練習通背拳磋磨一生造詣頗深。當年張策赴宴,會友總帶伯父前往,因而盡得張策通背精華,同時伯父為廣學博取還拜前清頭等撲夫“恆壽山”(大力恆)學習摔跤,拜太極名家許禹生學練太極推手,張策過世後又投於“打遍南七省無敵手”的"田瑞卿"門下續修通背拳後又得到行意拳大師尚雲祥等人的指點,功夫越練越精。
1982年伯父在西安武術觀摩交流大會上表演通背散手掌,記者讚頌八旬老人是“移步落腳咚咚作響,掄臂劈砸呼呼生風,形似猿猴,步賽虎行,引手捋帶如猿猴探臂,抽臂拍穿似無節皮鞭,足趟稀泥像松泛無力,撤步閃劈卻似利斧劈山。


伯父所傳通背拳據其鍛練法則和搏擊特點,屬上三門的內家拳術是”臂聖“張策將太極與通背巧妙結合又根據石,馬,彌,猿,長臂五猴的像形動作而創,稱“五猴通臂拳術”,又稱“太極通背拳”。注;{以上名稱來自兩項珍貴歷史資料(一)五猴通臂拳草譜,(二)現存一九八五年伯父給我講拳的錄音帶,其中我問本門拳術叫什麼?伯父答;“太極通背”}。籍此依據;符懋堃一支學自“臂聖”張策的拳術為;“太極通背拳”。
此拳與傳統通背拳區別在於;太極與通背容於一體,有三折不講九扣(演練時圓襠不裹襠,足不抓地,湧泉找地),身有三鞭大中小。
自身風格為;質普無華,富於實戰,剛柔相濟,渾厚自然,大劈大掛,抽鞭擊遠,勁力充實,瀟灑舒展,速度敏捷,兇猛彪悍。
鍛練要領為;吊頂圓襠插腰轉胯,探臂沉肩,周身放鬆,驚彈脆快,起於足下,發於拳掌,趟泥踏拉,閃戰圈苫,蛇腰虎步,流星電閃,棉粘隨連,著重強調腿,腰,臂三節基本功的練習。每個招式都是由“腿,腰,臂”變換而來。鍛練時,精神,關節,肌肉,等全身各個部位都要放鬆,只有放鬆,肢體不僵出手才快,才能達到臂似皮鞭的要求,即勁發於足下通過腰背達於臂掌,在一瞬間三節貫通周身驚炸,使要發之力驚彈之勁集於一點抖發出去。

搏擊原則為;招式訓練注重實戰突出一個“快”字。伯父講;眨眼就打眨眼就到,所謂快就是搶門插招招快,身法快,步法快,出手起腳快。要敢打硬進,勇往直前。接手時講究接手如接瓜,沾上就走,按上就翻,搭上就進。一經接觸快如電閃雷驚,勇如猛虎下山,勝敵於眨眼一瞬間。招法上講“無影無形變化無窮”,無有固定招式,見招打招,見式打式,環環相套連連出擊。
勁力訣竅為;驚,彈,脆,快,整,沉,繃,滾,擠,化。病夫扶牆(沾住對方)趟泥踏拉步(隨住對方)空化力(顧打合一),要點在於“松”有詩云;
鬆鬆鬆通背功,松到腳下是真功,松沉實腿側腰胯,病夫扶牆打天下。
軟出硬化,沾衣發力,三七用勁。
鍛鍊內容為;手法;以快,沉著稱,快似閃電,沉似鐵錘。有;劈,崩,鑽,丟,砸——等十二種基本拳法,拍,摔,劈,捋,穿——等五十四種基本掌法。身法;吊頂圓襠開胸緊背,探臂沉肩,使梢動根,出手,力發足下通過腰背而達掌指,收手以腰帶肩,以肩帶手,整個動作輕柔如毛髮,沉重似鋼鐵,柔軟如棉絮,彈炸似驚雷,渾身上下一動無有不動,一靜無有不靜,上下肢相互配合,五內百骸協調一至。腿法;有踢,彈,刮,踩,踹,蹬,撞——等。講求猛踢快攻,短促冷暗,忌高宜低,隨勢而發,出其不意。步法;傳統步法外,特有步法

為;提筋,圈苫,趟泥踏拉,吸步,拿步,扒蹬步,前腳有扒踏之意,後腳有蹬踹之力。
基本功有;指天劃地,搖身式洗膀子,開膀式,單雙引手,二鳥爭窩。另有;“三蕩”蕩臂,蕩身,蕩腿。“三背”振背,分背,合背。
單操對練為;操樁打袋,遊身盤龍樁,沉盤手,十字攔,三合炮,專有練柔化勁的“太極通背無窮滾手”。
單操及套路為;十二引手,十二擒捉,十二連炮,十二連拳,四苫,野馬奔槽,六路拆手總拳,連拳,二十五法,五十四掌,一百零八招。
器械為;通背十三刀,通背伏虎槍,左把大槍,通背棍,鞭杆(短棍),通背雙手劍,雙頭繩。另有內功十八式和硬功十二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