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流浪地球》的火爆,是劉慈欣個人的成功,而非科幻文學在中國的成功。

科幻在中國一直小眾和冷門,一方面有意識形態因素,另一方面也是缺乏土壤。

多數國人對非歷史架空類幻想題材的閱讀,喜好玄而又玄的描寫,追求個體極端強大,比如修仙,最好能脫離我們這個宇宙以及相應物理和化學規律……而這些都不是科幻所有的(美漫的超英另當別論,那不屬於文學範疇,超英這類題材在科幻小說中屬於小類)。

科幻雖然是通俗文學,但經常被賦予各種意義和人文關懷,對未來的思考、反烏托邦、環保等等,而這些同樣不是中國人願意在通俗閱讀中看到的。

對“反烏托邦”這一條必須多說幾句,我一直認為這是科幻小說的天然使命。

《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說,就有很強的反烏托邦色彩,但電影化之後全變了,其實小說和電影只是設定相同,講的完全不是同一個故事。

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我先前跟人交流,有人指出“反烏托邦”是一流科幻,Pulp sci_fi這類只考慮銷量。

我不反對這個觀點,但必須提醒國外科幻已經高度細分化,有個非常特殊的子類“劍與星球”。

這一類科幻的基本套路相同,都是某人穿越去其他星球,外星種族處於比較原始的冷兵器時代,其中一定有人類種族,並且必有美女。

至於穿越過程是否合理,人類在異星能否呼吸,如何攝入身體必需養分,這些都不管,就是一頓耍劍一頓幹,說是科學幻想,只有幻想,沒有科學。

簡單地說,這類科幻屬於地攤文學,不過也有佳作,比如前幾年引進國內的電影《異星戰場》,原著《火星公主》就是這一類,而這類科幻多年前在國外也沒落了。

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事實上,反烏托邦表達是科幻文學得以誕生和繁榮的重要因素,甚至可以看作一個單獨類型。

近年有三部小說因改編電影而被國內熟悉,《分歧者》、《移動迷宮》和《飢餓遊戲》,進一步細分屬青春反烏托邦,因主角都是涉世不深的青少年。

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從《流浪地球》說起,為什麼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

反烏托邦在中國社會吃不開,因為我們的社會治理追求這樣的設定,首先有個說一不二的君主,睿智賢明文治武功德化四方,在他治理之下社會井井有條,國家機器廉潔高效,糧食每年都能豐收,人們謙和有禮兄友弟恭男有分女有歸,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過著幸福生活……

這是中國人數個世紀以來在封建統治秩序之下,多數個體與貧困和食物匱乏艱苦鬥爭而產生的樸素追求,這種追求刻在基因裡代代相傳。

絕大多數中國幻想小說都是這個路數,區別只是主角身份不同,可能是君主本人,可能是君主子嗣,也可能是逆襲上位的一字並肩王。

綜上所述,科幻在中國難有前途,因為國情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