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马致远在天静沙·秋思里写道:“小桥流水人家”,一句话三个词囊括了江南所有的特点,而小桥流水人家,庭院深深也就成了江南的代表。遍数江南风景各大古镇,周庄是一个永远绕不开的地方。就像每逢提起周庄,同样绕不开一桥一人一家宴。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桥是双桥,当地人便称之为“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和一座石梁桥组成。周庄多水多桥,水路阡陌纵横交错,清澈的银子浜和南北市河在周庄东北角交汇成十字。河面上石桥联袂而筑,桥面一横一竖,桥洞一方一圆,样子像极了古时候使用的钥匙。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以重金购下,随后在1984年访问中国时,将这幅《故乡的回忆》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周庄也因《故乡的回忆》因双桥而出名。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双桥凝聚了周庄的神韵,一年四季,碧水流淌,绿树掩映,船娘哼唱吴侬软语,摇着船儿从桥洞穿梭而过。桥边是庭院深深,黛瓦白墙,无论是风和日丽还是细雨淋漓,桥上桥下都是看不厌的风景。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说过了桥,我们再来说一说这人和这家宴。人是沈万三,是民间神话传说里财神爷的化身。周庄所有的历史遗迹似乎都与沈万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沈万三富甲天下,用富可敌国来形容一点也不夸张,沈万三在周庄、苏州、南京等地都留下了足迹,但始终把周庄作为立业之地。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可惜的是沈万三的所居住的沈宅现在已经寻不到踪迹了,现存于周庄的沈厅是沈万三的后裔参照原本的沈宅仿造的,在沈厅除了看“前厅后堂”建筑格局外,还可以了解到沈万三的传奇一生。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沈万三元末明初人,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关于他发家的传说民间流传着多个版本,有的说沈万三本是小农户出身,靠着对商业的敏锐直觉,白手起家。也有的说沈万三得到了一件传说中的宝贝——聚宝盆,可以一进十二出,聚宝盆在手,这还有不富的道理?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沈万三是不是真的有聚宝盆?当时众说纷纭,有的说有,有的说无,但沈万三有钱、有很多钱是肯定的。眼红的人大有人在,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就是其中一个,于是就寻思着怎么把沈万三的钱变成自己的钱,可是师出无名,直接就抢过来,吃相太过难看,于是就有了万三家宴里的口腹蜜剑和看不见的刀光剑影。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话说朱元璋到沈万三家坐客,沈万三张罗了万三家宴款待朱元璋。万三家宴俗称万三八大碗,其中的一道名菜——猪蹄膀差点惹来了杀身大祸。朱元璋看到猪蹄膀端上桌后,就开始故意为难沈万三,问他这个怎么吃啊。因为端上桌的是整个蹄膀,没有切开,如果沈万三用刀,那朱元璋可就要治他的罪了(古时不可在皇上面前动凶器),沈万三却灵机一动,从蹄膀中抽出一根细骨头,以骨切肉,保了自己的一条小命。以骨代刀,也就成了万三蹄膀的传统吃法。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朱元璋吃了后,觉得味道相当不错,就问沈万三这道菜叫什么名字啊?沈万三差一点就说出了这是猪蹄膀,可话到嘴边,又生生的咽了回去。古时候,为尊者讳,皇帝的姓哪是谁都能张嘴就提的,全国都避讳说猪(朱),这时候要是一张嘴把猪蹄膀说出来,那可就是掉脑袋的罪过。沈万三灵机一动,说这道这是万三蹄,既躲过了一劫,也让龙颜大悦,万三蹄也因此而得名。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一桥一人一家宴,周庄故事由此开始

一个人,一张嘴,既能大嘴吃四方,品得饕餮美食,也很有可能是祸从口出。万三家宴上看得见的是宾主尽欢,看不见的是刀光剑影和互相角力,沈万三靠着生性谨慎躲过了这一场劫难。可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哪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最终还是没躲过被治罪抄家,发配云南的下场,只因一句“我替皇上犒劳三军”,让人不禁唏嘘,感叹一句时也命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