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教培机构举步维艰原因:疫情第二个,第一个身处危机不自知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令教培从业人员手忙脚乱,为了响应国家的政策号召,无数老师和学生宅在家里,紧接着教培机构取消了各类线下课程,让本应该热闹的春招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冷清”局面!

随着疫情的逐步被控制,从各省市政策来看,目前只有贵州发布了通知3月16日的初三和高三的年级开始复课,随后才是低年级,再次才是低龄段和幼儿园。基本上全国统一的口径都是低龄段和培训机构的复工时间是一致的。这么来看,就等于春季招生彻底就化为泡影!可以说,疫情是2020年教培机构举步维艰的外因!


2020年教培机构举步维艰原因:疫情第二个,第一个身处危机不自知


那内因呢?或者说第一个原因呢?作为一个培训机构,为什么疫情目前明明已经好转,大街上车水马龙,看起来好像很多行业都已经在复工,朋友圈里到处都是晒堵车的信息,而单单教培行业依旧在苦熬寒冬?

大家在分析疫情到来哪几个行业受到的冲击会比较大的时候,首当其冲的就是餐饮和旅游。,但是像餐饮行业,他们还可以送外卖,保持一定程度的营收。比如做旅游的,很多旅游景点都是事业单位,无所谓什么亏损。而对于很多旅行社来说,他们的做法居然是可以利用现有的网络和人员,做各地特产的代购业务。

具体到教培行业,好像我们想要做外卖,也没东西可以送,想要做代购,好像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带。依旧专注在本行的伙伴们,挖空心思的想着要在线下往线上找一些营收增长点,来弥补一下亏空,而实际上线上培训是不允许收费这件事情好像也是堵住这一点点希望。

最令人无奈的是,时至今日,无数机构做了很多努力,还是无法避免整个上半年的净亏损。那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其实奇码星球一直觉得,第一个原因一直存在,甚至于没有疫情,也会持续亏损,现在的机构只不过不敢、不想、不会去算一笔账:预收款的机制!“它”让每个机构都觉得自己手里有钱,不过,这是一种错觉!


2020年教培机构举步维艰原因:疫情第二个,第一个身处危机不自知


总结来说,预收款机制就是让机构举步维艰的主要原因!很多机构明明身处危机却又不自知,奇码梳理了几个点,大家读读就清晰了。

营业额:问大家一个问题,机构80万的成本,100万的营业额,60万的消课是赔了还是赚了?其实,懂行的人,一看就知道是亏损了20万,不过,很多人会说,账号上不是100万吗?那能用的到底是100万还是20万?这是个问题。但凡稍微会算点账,就知道你可以拿出那80万去炒股,去买房,怎样都可以,那是你自己钱。你也可以留着剩下的二十万不动,慢慢攒钱,谋个大买卖。你当然也可以拿着20万出来再去做扩大经营。难题在于,1、分不清手里到底有多少钱。2、分不清哪些钱是自己的,哪些钱是公家的。3、分不清到底哪些事情该投,哪些事情不该投。

创始人格局:机构校长如果办了个学校就是为了自己挣钱,比上班挣的再多一点。每年唯一关心的指标就是兜里有多少钱,那很抱歉,可以肯定,机构的学生在你这里得不到真正的教育。因为对于教育行业而言,学习技能是很表层的东西,更加深层次的东西一定是为人师表。你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内心深处价值观的直接外在体现。因此,苟且这种事情可以是短暂的行为和想法,奇码星球可以称之为韬光养晦。但如果机构从来没有想过你的机构未来三年甚至五年之后是什么形态,那机构永远都会处于一种苟延残喘的局面。而这又会经常性的反应在你对待机构财务状况的态度上。

外部看法:行业外的人看教培行业,总是觉得这是一门好生意!看得见的是满校区的学生、大量的设备、以及一次性缴纳数万元的学费!这得多赚钱?多令人眼红?所以即便是疫情来到了跟前,大家在做行业影响最大调查研究时,自动把教培行业排除外了,更不用说伸以援手了。一名知名校长因资金问题跑了几十家银行,询问了数百的投资人,以及各类的家长后,得到的回复是你们那个行业赚钱的,别哭穷!着实令教培行业的人如履薄冰!

说起教培机构主要原因,我想起了一个省份,每次别的省份有难,这个省份都是大力支援,但是到了这个省份有难,不但没有八方支援,连个关注度都不高,灾后重建也全是自己来。说真的,这个省份每年的风灾洪灾带来的损失根本不比某些地方的地震少,多少人困在里面危在旦夕,千年古城恐怕毁于一旦,救援呢?转发挺住众志成城的人呢?连关注度都没有……

这个省份就是浙江省,问起原因,大家总是很习惯性的说,感觉浙江很富,所以他们自己可以自救。

很形象,教培机构也给人这种印象,教培行业很赚钱,不需要救助、不需要减免、不需要给贷款。疫情来临后,机构要面对疫情、竞争、家长在内的各种挑战,殊不知的是,这背后也是数百万的家庭,以及公立教育跟不上的莘莘学子!

当然,事情正在往好的方面发展,2019年,国家大力整改教培行业,检查校外线上培训机构收退费行为,按课时收费的机构,每科不得一次性收取超过60课时的费用;按培训周期收费的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同时,要求校外线上培训机构必须在培训平台的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标准及退费办法,据公开数据统计,光是这一举措,2019年共有1.2万家教育机构关停或退出教培市场。

可以看到的是,随着线上线下培训机构在统筹规范管理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教培机构已经从别人眼里面的“一门生意”,转变为“初衷教育”,正在踏踏实实做教育!2020年一心想要赚钱的,内忧外患下,已经逐步要被淘汰了!


2020年教培机构举步维艰原因:疫情第二个,第一个身处危机不自知


奇码总结

现在还存在的教培机构,一方面要做到“教育效果”落地化,另一方面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的收退费制度,及时的公布校区的开支情况,让家长、社会、银行真真的看到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和前景,才能让预付费带来的一系列影响降到最低!让别人不在误解,真正的理解机构、信任机构、支援机构!否则在来两次类似的“黑天鹅”疫情,任何的教培机构都恐怕扛不住!

大家对教培机构的预付费模式怎么看?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建议呢?欢迎留言交流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