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大寒天气暖,冷到明年二月满”,明年会不会发生倒春寒?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六,阳历2020年1月20日,也是二十四节气的最后一个节气,大寒节气,具体发生时间会出现在今天晚上22点55分钟左右。大寒节气一过,意味着新年近了,春天也近了。按照数九歌来说“

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杨柳”,通常“大寒不在三九再四九”的规律,可见大寒一到,意味着一年中最冷的日子将要过去,五九六九冰雪消融,沿河看杨柳,对农作物的生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并且大寒节气对来年的雨水气候影响也比较明显,老祖宗早就通过长期的观察,总结了很多与大寒节气相关的农谚、俗语,在过去这些农谚俗语对预测来年天气走势都有一定的准确性。

比如“大寒到顶点,日后天渐暖”,说的是大寒节气到来,寒潮南下会格外频繁,天气也相对达到一年中比较冷的一段时间,但大寒过后,天气及优惠逐渐回暖,大地回春,春天到来,庄稼生长速度加快。因此说大寒之后天气逐渐转暖。

再比如“大寒天气暖,冷到明年二月满”,说的是大寒节气如果天气比较暖和,那么寒冷的气候往往会延后出现,会寒冷到农历二月底,那么这种情况,来年春天就很容易出现倒春寒气候,对农作物造成重大的损伤。

农谚“大寒天气暖,冷到明年二月满”,明年会不会发生倒春寒?

接下来,我们看看今年的气候特点。

今天是大寒节气的日子,正好处在四九天的第3天,而今年过年较早,大寒之后第4天就是除夕,这段时间正是人们准备年货最繁忙的时间,白天去街上看看,过年的气氛特别热闹。而且今年过年早,立春晚,立春要到正月十一才出现。

根据今年这种气候特点,大寒处在四九天内,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比较寒冷的,小寒大寒寒冷也有利于农作物的休眠和生长发育,对田地里的病虫害也能有效消灭,所以作为农民,还是希望气候能够正常一些,大寒节气相对冷一些的。这样到了春天,正常的春暖花开,没有异常气候出现,庄稼就容易顺风顺水,丰收喜乐。

但今年的冬天偏偏比较暖和,我生活在秦岭周边,我老家在河北地区,今年不光小寒时两地区气温高,降雪少,今天已经大寒了。我生活的汉中地区,气温在昨天达到了9度,今天依然是9度,白天出门采购年货,不冷不热,太阳暖烘烘的照在身上,格外舒服。这样的气候对于我们返乡过年当然是喜欢的。


农谚“大寒天气暖,冷到明年二月满”,明年会不会发生倒春寒?

可以说就像今年冬季基本确定为暖冬气候一样,整个冬天都不是特别冷,但这样的气候并不一定是好事。

农村有句老话叫“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说的是冬季本该寒冷,尤其三九四九的小寒大寒应该冰天雪地,但气候异常该冷的时候反而比较暖和,这样来年的年景必然不会太好,农民粮食收成也不会很好。这句俗语是老辈人智慧和经验的结晶,有着很高的参考价值。

就像今年大寒的气候特点一样,我生活的汉中未来一周的气温都在八九度左右,以温暖少雨为主。而我老家河北南部,未来一周的气候也是白天保持六度左右,晚上稍冷一点,以晴天为主。这样的气候对于过年外出拜年无疑是好的,可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可就不那么友好了。


农谚“大寒天气暖,冷到明年二月满”,明年会不会发生倒春寒?

正常气候下小寒、大寒期间是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明显降低,降雪普遍增多的,这样开春之后气候回温较快,气候表现风调雨顺,就像2019年就是年景比较好的年份,风调雨顺,农民的粮食、菜、水果等农作物都获得了大丰收。

但是小寒大寒不冷,那么寒潮冷空气的到来就会推迟,这个老辈人也早就通过观察和经验总结出“小寒大冷大寒冷,大寒不冷倒春寒”这样的农谚,预测气候变化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

尤记得2018年春天的那场倒春寒,阴冷天气较多,春天发生倒春寒,瓜果蔬菜,以及粮食都出现了较大的损失,所以2018年全年的苹果价格居高不下。而且因为气候异常,该下雨的时候表现得比较干燥,全年年景都不是很好。

2020年立春较晚,2019冬天又是一个“暖冬”,种种迹象反映出2020年倒春寒到来的几率比较大。虽然并不完全确定,毕竟如今的气候受到全球变暖影响,总是变幻莫测。但广大农民朋友,最好能够提前做好预防倒春寒的威胁,让农作物损失减少到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