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轉自 CAAI會員中心

摘 要

本文提出了一種基於時間差分(TD)與即時學習(JIT)算法的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 同時用於汙水處理過程中多個目標變量的同步在線預測。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具有 良好的多輸出預測性能。


關 鍵 字

軟測量;高斯過程迴歸;多輸出;汙水處理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圖 1 TD-JIT 模型框架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3.1 測試背景

BSM1是由國際水協會(IWA)與歐盟科學技術合作組織(COST)以實際前置反硝化工藝汙水處理廠為設計前提,建立的汙水處理過程仿真基準模型,其結構具體如圖2所示。BSM1由2個等容積的厭氧池、3個等容積的好氧池和1個10層結構的二沉池構成。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圖 2 BSM1 汙水處理過程原理圖


該模型主要利用活性汙泥法來去除汙水中的氮和碳,採用活性汙泥1號模型(Activated Sludge Model no.1, ASM1)來描述生化反應池中各變量的變化關係。其設計為日平均處理量為20000 m3含可降解COD為300g /m3的汙水。


BSM1能夠模擬晴天、雨天和暴雨天三種天 氣,這裡選擇採樣週期為15分鐘,每天採樣96組的14天暴雨汙水數據。該樣本數據包含了1344組25個變量,由於生化需氧量(BOD)、化學需氧量(COD)、總氮(TP)與固體懸浮物質量濃度(TSS)是衡量水體質量的重要水質參數, 故選擇這4個量作為預測輸出,剩餘21個變量作為輸入,變量具體說明見表1。1344組數據的前672組數據用於訓練模型,其餘的用於測試模型。


表 1 輸入變量表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3.2 測試結果與討論

為了表明本文提出模型的有效性,將基礎的MGPR模型、TD-MGPR模型、JIT-MGPR模型作為參考模型與本文所提模型進行比較。表2為所提出的模型與上述三種模型的預測性能,預測結果如圖3所示。可以看出,MGPR模型的RMSSD值相對較大,模型預測精度低。從預測結果圖得知,當數據較平穩時,MGPR模型具有較好的預測效果;而當數據波動大時,預測效果表現最差,這是因為僅僅使用MGPR模型無法適應暴雨天氣造成的數據急劇變化。同樣的情況出現在了JIT-MGPR模型上,JIT算法根據距離最近原則選擇與輸入點相關性最強的數據進建模,無法獲取暴雨天氣下的過程變量急劇變化過程動態信息,即無法適應環境的突變,因而預測效果不佳。而TD-JIT模型具有較大的MR與較小的RMSSD,具有良好的預測性能,這是因為TD處理過後的變量呈現出一種穩定的狀態,保證了模型在數據突變的情況下的預測性能。TD-JIT-MGP模型的效果最佳,其MR值達到了0.998 2,而RMSSD值為0.424 0,每個輸出的RMSE都很小,具有極高的預測精度。


表 2 多輸出模型預測性能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圖 3 多輸出模型預測結果


TD-JIT-MGPR模型的數據 經TD處理後趨於平穩,即使在輸入數據產生急劇變化的情況下也能保證模型的預測精度;而JIT對模型進行在線更新,增強的模型應對性能退化的能力,進一步提高了模型的預測精度。

AI研習丨專題:自適應多輸出高斯過程模型於城市汙水的應用與實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