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04 “海窩子”篳路藍縷到“三星堆”

龍門山,古蜀人的神山。

唐人盧求在《成都記》中,說到“柏灌氏都於瞿上,至魚鳧而後徙”,而“魚鳧田於湔山,得仙,今廟祀之於湔。”古代的湔山,今岷山,湔江邊的岷山,今彭州的龍門山。

龍門山並不僅是一座山,而是一個山系。

北東至廣元,南西達瀘定,全長約500公里,寬30至70公里。

時斷時續、源源不斷的古羌族,仍然從“茂縣盆地”東南而下……

古羌族的一個很大支派。攜家帶口,不斷“南下”。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通過險峻的“松茂古道”,順著岷江河谷,穿過“負山臨江,兩岸壁立,中通一線,只有鴻雁可以飛越”的汶川雁門關,東岸有條小溪,沿岸曲折上升到山脊,海拔4000米,行程不到50公里,3000米的落差,令人生畏。沿山脊下行,翻過高達4000多米玉壘山(九頂山),不到10公里,來到湔江上游,看到河谷間有大量的沼澤湖泊,許多宜於種植、放牧的小臺地。

經過生息繁衍,人丁興旺,臺地顯得狹小。

再順著地勢,沿著兩條路線,再向南前進。

一路。沿石亭江河谷,經紅白、什邡進入平原;沿綿遠河河谷,經清平、綿竹、廣漢進入平原腹地。一路。過龍門山鎮,進入湔江河谷,到達“海窩子”,進入成都平原的北部。

也有兩條孔道,到達成都平原。

一路。循著湔江河谷北端,羅元壩→老熊坪→九甸坪→白沙街→紫坪鋪這條路線,便可到達今日的都江堰,進入成都平原。一路。順湔江河谷而下,出“天彭闕”,進入成都平原。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停停走走。在龍門山中,行進約300年,直線距離不過20公里左右。

湔江,左三點水,右一個前,意為“水流的頭部”“水流的前鋒”。發源於彭州市龍門山脈海太子城峰西南,氣勢滂沱,在巍峨的群山之間,九曲迴環,穿山而出,遠望如一條藍色的紗巾,全長139公里,流域面積2057.3平方公里。古稱湔水、蒙水、彭水等,上游稱金河。

再次在湔江中游停留。

湔江河谷。今龍門山鎮、小魚洞鎮、新興鎮、磁峰鎮、白鹿鎮、通濟鎮地域,一個大“回”字,海拔1000至1500米,在高山與湖泊之間,大量的臺地、河谷丘陵。河濱區,有不少河壩地。

“高地河谷”,在成都乃至全國都十分罕見。

龍門山麓、中心臺地,“海窩子”。

依山傍水。湔江橫流,灌溉方便,氣溫較暖,雨量充沛,魚多鳥多,適宜農牧。

小魚洞是產“嘉魚”之地。《蜀都賦》說,“嘉魚出於丙穴”,丙穴,即小魚洞。洞口周圍的山川,形似篆文的“丙”字,小魚洞又稱為丙穴。

湔江西岸,有大魚洞。湔江兩岸的大、小魚洞,盛產各種魚類。

魚,古蜀人的主要蛋白質食物。

出山進入成都平原的“橋頭堡”。適宜人類生息繁衍的風水寶地。

湔江九曲迴環“臂腕”處。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海窩子”處在白鹿河、白水河、通濟河三水交會之地,面朝廣闊的成都平原,地形平坦開闊,適宜居住,背靠綿延的淺丘、群山,生活著大量野鹿,有豐富的野生動物可以獵捕。

還有銅礦、玉石、沙金、陶土。

靠近山區,海拔相對於平原地區高,不易積水;也是湖灣區,湔江上游來水慣性向外,“海窩子”的位置屬於湖灣區,水流至此會受慣性影響放緩,不易受洪水危及。

確有王者氣象。湔江從高山峽谷之中奔湧而出,到了“臂腕”處,形成一個水面寬廣的湖泊,“海窩子”所處的地方,恰好是一處湖灣。古人以湖為海,“海窩子”名由此而來。

陽平山環山防江,峰巒相視,相山相對如闕。

站在獅子山上,陽平山與“海窩子”,剛好在一幅太極圖的兩邊,劃分線是蜿蜒的玉村河。

西北高、東南低,成階梯狀分佈下行。

承上啟下。下游有著名的“關口”天彭闕。

“天彭門”尚未浚通,“關口”內實際是個大湖泊。

距離成都平原腹心地帶僅12公里。

從高山峽谷,逐漸朝著丘陵、平原方向逐步轉移。

創業者的篳路藍縷,尋訪的美麗家園。

第二代蜀王柏灌,一如蠶叢取名“瞿上”一樣,將立足之地“海窩子”,也取名“瞿上”。立國治蜀的“大本營”。第三代蜀王魚鳧“田於湔山”,大作農事。創造的“古成都人”誕生。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擇吉而居。順應自然,合理佈局,天人合一的境界。

遷徙、定居“海窩子”,創造的“古成都人”誕生。

蘊含“成都人”的生命密碼、文化基因。

繁衍生息。立國治蜀的“大本營”。

湔江,最寬處達12公里,最窄也有4公里以上。

每至汛期,洪水滔天,古蜀先民又繼續與洪水爭戰。

春秋兩季,河面上野鴨子、魚老鴰,成群結隊。

魚老鴰全身羽毛黑色,雙眼有金光,眈視可畏,被稱作“烏鬼”。經過人的訓養後,便能幫漁人捕魚,所以古蜀人才把自己的部落,命名為“魚鳧氏”。

部落首領不僅要精於水性,還必須要掌握河魚的生活習性。

湔江魚多水大,生活習性很有規律。

“丙穴魚七上、八下、九歸團”。每年九月,以丙穴魚為主的湔江河魚,都要回小魚洞中過冬,來年三四月間,龐大的魚群聞驚雷從洞口游出,在湔江形成壯觀的魚潮、巨大的水浪。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部落首領,帶領部落人到小魚洞大量捕魚,獲“魚鳧王”美稱。

一個等邊三角形。展示創造的“古成都人”的智慧與魅力。

到湔江下游鴨子河畔的三星堆,約53公里。

到“十二橋文化”中心金沙村,約53公里。

古蜀國的國家礦場。《華陽國志》裡,記述龍門山脈,“其寶則有璧玉、金、銀、珠、碧、銅……”製作三星堆諸多器物的玉、金、銅,都在其列。

自古,龍門山就是有名的產金區。

古稱金河的湔江,也生產砂金。

部分玉石的來源,就來在湔江河谷。

目前,在龍門山鎮寶山村燕子溝內,蘊藏大約0.7公里寬,10多公里長的寶山墨綠玉石礦脈,每年夏季山洪暴發時,常有玉石從上游,衝到湔江河谷中,在河中尋覓奇石,時常有意外收穫。

就地取材。彭州的大寶銅礦,距離“三星堆”最近。銅礦是自然銅,含銅量在50%以上,可用青槓樹餘燼(木質鋼碳)直接冶煉,並且分析其含量與三星堆的青銅完全吻合。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三星堆燦爛的青銅文化,銅源可能就在湔江流域。

大寶山有廢礦穴、鍊銅爐的遺蹟甚多。

他們,可能正是從龍門山礦山開採、冶煉後,經湔江“高速公路”運送到廣漢。

已經完成由原始氏族公社制向奴隸制的轉變。

進入夏商之際的古蜀漁獵時代。

第三代蜀王魚鳧,融合並取代蠶叢、柏灌部族,成為蜀國之王。

繁衍生息。建立雛型的“工業基地”,演繹更替著古蜀文明的燦爛歷史。

聚聚散散。最初在成都平原周邊的山地建立聚落的羌族,直到解決水患,又從周邊的高山地帶,與順著岷江河谷、湔江河谷而下的族群,斷斷續續,遷入平原北部腹心的廣漢“三星堆”。

從營盤山的“小米”,到湔江河谷的“嘉魚”,溫暖過多少先祖的胃;從岷江上游的“溝”,到湔江河谷的的“海”,浸泡過多少先祖的腳。時至今日,雖已無法瞭解,在那幾條穀道上有過多少孤寂、眼淚,有過多少歡顏、汗水,但通過“它”,世界看到了在多條河流出山形成的複合沖積扇上的三星堆國。

河流臺地。“遠支流,近幹流”。

既能避免水患,也便於取水、漁獵。

商代的三星堆國,正處盛年。

各霸一方。與商朝,都是方國,沒有隸屬關係。生機勃勃的文明,擁有著龐大的領土、強大的國力,為了爭奪附屬國、水源、土地、礦藏,很快與中原一帶的商朝,兵戎相見。

政教合一的神權政體。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類似儒家的氏族王權、近乎道家的自然神權。派生出古蜀文明另兩個特徵,注重人物造型的藝術傳統、有機融匯多元文化,在神權與王權的統一和矛盾之中,形成人神相通的神仙觀念。

特徵鮮明。3000多年前古蜀國統治階層的一片縮影。

髮型兩種:“辮髮”,長長的辮子垂在腦後;“笄發”,頭髮捲起,用笄系在腦後。

梳著“笄發”的青銅人像,常常顯示出神秘的氣息,身著華麗的服飾、頭戴鳥頭冠、下穿鳥足褲,手中還緊攥一根神秘的樹枝。彷彿正陶醉於盛大的儀式中,可能正在從事著宗教活動。

佔有神權。控制著古蜀國人的精神,充當著人與神靈的聯繫的媒介。

梳著“辮髮”的青銅人像,神情閒適、安逸。一個世俗的集團,掌握著政治權利。

佔據王權。奴役著古蜀國人的身體,驅使他們勞作、征戰。

在對抗自然中,中原人書寫“精衛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故事。

古蜀國,“靈壽華實草林所聚。爰有百獸相群爰處”。在和諧的樂土,春耕待秋收,鸞鳥且自歌,居民們怡然自樂其中,自由自在的道家雛形思想開始揮灑,“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城市中,全民祭祀,處處祭祀。

想象馳騁。與樹對話,向山高歌,空氣中四處散佈著浪漫的氣味。

人文總是與地貌匹配,道教思想的重要源頭之一。

“三星堆文化”延續了約1500年,發展到後期形成“十二橋文化”。

富有創造力。創造的“古成都人”崇尚黃金。

“沙裡淘金”。用自然砂金加工而成。

神秘和精緻。“太陽神鳥”金飾,堪稱美學典範。圖案由12道光芒、環繞太陽飛翔的四隻神鳥組成,圍繞著太陽生生不息、循環往復的飛翔,寓意深遠、構圖嚴謹、線條流暢,古人“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豐富的想象力、非凡的藝術創造力與精湛的工藝水平的完美結合。

精美絕倫。至少採用熱鍛、錘揲、剪切、打磨、鏤空等多種工藝。

出現在神聖的祭祀區,自身必定承載著創造的“古成都人”對於自然的無窮想象、豐富的文化內涵。對遠古太陽崇拜文化的縮影,“金烏負日”的古代傳說的最好印證。

也許創造的“古成都人”已經掌握歲、時、月的概念與形成的原因。

表達了對太陽孜孜不倦的追求,對光明不間斷的嚮往。

勾勒出瑰異的青銅文明在華夏文明生成過程中的持續貢獻。

世界的古老禮則。

亙古以來,金碧輝煌的太陽,輝映地球,滋潤萬物生長,古代民族以為具有能使萬物復甦、生長的超自然力量,敬仰、創造出令人激動不已的太陽神話。“夸父追日”“后羿射日”……

「“君夥庫”特別策劃」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四)


崇拜太陽,中華各民族共有的習俗。

三皇五帝、秦漢以後最高統治者的稱號,都與太陽密切相關。

審美趣味、對細節的著意表達,都與如今的成都人對生活品質的追求非常相似。

“王者之氣”。更有動感和生命力。

大量出土的金器、玉器、象牙昭示,“主人”是“古蜀五王”裡的杜宇。

“王曰杜宇,教民務農”。在《華陽國志》中,杜宇是一位頗有作為的國君。建立蜀國後,首先“教民務農”,帶領人民治水,實行按季節耕種的農耕制度,成都平原得以發展興盛。

“開明”,與太陽昇起密切相關的詞彙。

開明王的家族墓地、商業街船棺墓的棺木上,也刻劃有與太陽崇拜相關的圖案。

因此,東晉時期的常璩,才將自己的地方誌書,稱為《華陽國志》。

作者簡介:易旭東,1986年前寫小說,1986年後做新聞。多家報紙任副總編,出版、經營“兩手抓”。近50篇作品獲地方到中央的各種獎項,發表了400多萬字的“紀實”作品。不忘初心,從新聞“迴歸”到文學。2012年辭職,閉門讀史,跨文體、非虛構“紀實”歷史。2019年10月“再現江湖”。現為四川省文藝傳播促進會常務副秘書長。

經作者易旭東先生獨家授權,“君夥庫”自媒體作為《成都人的“根”,成都城的“魂”》作品的首發媒體,歡迎轉載並註明出自“君夥庫”。全文四萬字,分別為:

01 文明史上最深厚的歷史文化沉積帶

02 入主成都平原在營盤山醞釀實施

03 “古成都人”創造了“寶墩文明”

04 “海窩子”篳路藍縷到“三星堆”

05 一部先民尋找最佳定居地的遷徙史

06 交流一直隱藏在幾千年華夏記憶中

07 成都杭州探索中國文明起源的聖地

08 跨出平原建城的“古成都人”誕生

09 國運被地震次生災害洪水瘟疫左右

10 輝煌壯美的古蜀文明歷經千載滄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