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宗富寫給了之兄——我在QQ上賣書(4—1)


編前語幾天前的一個週末,了之先生在嚴家彎灣瞭然之居與友人茶敘。周宗富先生用QQ發來一個壓縮包。打開一看,精美攝影作品若干,其中一篇《寫給了之兄——我在QQ上賣書》一文居然超過一萬言。

距離舉辦“蜀寶軒紅木藝術主題攝影精品展暨方言小說《兩代滄桑》書友會”已過三月有餘,期間還同時經歷著驚心動魄的全球疫情......

什麼也不用多說,從今天起分四期連載這篇萬言文章,回味其中有滋有味的故事。今天是之一:

還是多說一句,認識你了之兄是個緣分,雖說是溫水泡茶慢慢濃。

書寫了足足十三年,等出版又苦苦等了七年,哪曉得老田(田明章)約我喝茶,我們還成了摯友;哪曉得又過了五年,老田給我牽線君夥庫,一年後我才見到掌門人了之,我和了之兄都覺得相識恨晚……

沒想到,“蜀寶軒紅木藝術主題攝影精品展暨方言小說《兩代滄桑》書友會”,這個堂子扯大了,簡直讓我著實感動……


周宗富寫給了之兄——我在QQ上賣書(4—1)

從老田2012年下半年資助我,我找了三家出版中介出版公司,不是要價高,就是審稿一拖再拖還喊要刪掉多處內容……

2014年一月初,我找倒第四家出版中介公司聯繫到白山出版社,開印起碼是1000套,我拿500套給老田,到時印刷廠把書運到老田的屋頭。

2015年6月23號,我喊印刷廠把我的500套(50箱),運450套(45箱)書到我妹妹屋頭,同時50套(5箱)書,請老欒用他的火三輪兒拉到我屋頭。老欒,是相交二十多年的農民朋友。

我趕公交車攏屋,老欒開火三輪兒跑了十幾里路,還先在我樓下等我。老欒慢慢兒把五箱書抱上五樓,滿頭大汗還一再說不要錢,我拿了一套書出來,籤起名蓋起章遞給他。老欒是我的小說印出來,我籤送的第一個朋友。

老欒一字不識,我還把第三部後頭的段落唸了些給他聽,他聽得笑眯眯的,因為這些情節都是以他為原型。老欒雙手棒倒書,說:“我拿回去包好,放進衣櫃頭存起……”

這就是,我二十一年嘔心瀝血寫出來的《兩代滄桑》的首發式。

我想都沒有想過在哪兒再去找萬把兩萬元,吆喝點兒記者、作家、親朋好友,搞一個首發式,不管場面隆不隆重,至少鮮花與掌聲是有的。

我馬上在天涯社區舞文弄墨髮了一個“《兩代滄桑》終於出版”的帖,請要買書的讀者加我的QQ,上午發帖下午就飄紅,要買書的讀者來了十幾個,加上以前加了我QQ的網友上百個……


周宗富寫給了之兄——我在QQ上賣書(4—1)

後來,我一直在QQ上賣書。幾年來,也有不少讓我感動的故事:

第一個買書的人,是浙江玉環一個教高中語文的老師王愛平,當時我們神交了六年,她隨時傳些她寫的隨筆給我,我讀後也給她提點看法;反過來,發在天涯社區、麻辣社區的帖子,她都隨時在幫我頂,這盤她手打得伸,一來就購六套,五套送朋友。

6月28號,我在《後記》中鳴謝了的深圳電視臺編導張兵,在QQ上給我回話:我認購9套,這可是您半輩子心血。第二天,他又轉了1000元到我的銀行卡上,又在QQ上留言:熱烈祝賀周老《兩代滄桑》的出版!

7月1號,我在《後記》也上鳴謝了的肖偉,他幫我註冊天涯,又教我把小說發上天涯,經常幫我處理電腦故障……他給我留言:周叔叔,我也全價買一套,是對您和書的尊重……

7月2號,重慶作家李勁松在天涯跟蹤了我五年,他留言:書收到了,才翻幾頁就深感鄉土味撲面而來,我抽空在細讀,多時晚上讀到深夜……我要向我周圍的作家說,什麼叫文學,就讀周宗富的小說《兩代滄桑》。

7月13號,省石油局徐丁琳和我約好,在我們大院門口拿書。他遞兩百元給我,我正摸零錢,他一火把我的手按倒說:“周老師,不找了,我打的來,要的就是你的簽字,有你的簽字,這套書更有收藏價值了。”說完,他跑向出租車。


周宗富寫給了之兄——我在QQ上賣書(4—1)

7月14號,一個叫“我為爺爺買書”的小夥子打過來的字:老師,我想購買您的《兩代滄桑》,送我爺爺。三分鐘後,小夥子就把書款打過來了。之後,他說他爺爺在《晚霞報》看到的書出版消息,87歲的爺爺不會電腦更不會上網,就把他找倒,他一上百度,就看到《兩代滄桑》出版的帖,於是……

嘿,還是這一天,金佛小丑上來了:家門老兄好!我與金佛小丑神交起於2009年下半年,那陣他天天上天涯讀我的小說,天天頂我的帖,還幫忙把某個方言詞提出來解釋……他是重慶人,現在河南焦作雲臺山景區。這盤,他說他統計好了,要買20套,連快遞費,一共打了4260元到卡上。家門小丑簡直是大亨,浙江王老師首創六套,張兵九套刷新紀錄,他遙遙領先創最高紀錄。他請我拿一套簽上他的名字:周安,快遞到焦作,19套分別快遞到重慶、成都、深圳。

7月15號,計宗榮到我這兒,又買了兩套送朋友。老計是二十多前,我在報社辦攝影培訓班的第三期學員,他開過近二十年照相鋪子,最喜歡讀我寫的散文,這盤我的小說出版了,前幾天才買了一套。

7月18號,早晨八點過,網友周志惠來電話,說她已經從雙流出發,結果11點40分,她站在我大門口還在打電話,這是她給我打的第八個問路轉車電話。

一見面,我就埋怨她:“你硬是捨不得,那點快遞費。”“哪兒嘛,我就是想要你的簽名,這套書收藏起來就更有價值了。”她大聲說。

我簽字章蓋後,她摸了兩百元給我,我正理零錢找她,她大姐也是把我的手擋倒;“不找了,不找了,走!我們找個館子,我為你小慶賀一下,你這套鉅著出版不容易……”

六十二歲的周志惠是重慶人,她硬是請我喝了兩瓶啤酒。

7月30號,出版中介公司原總編左潤清到我屋頭,來就是找我簽字。當初,第三部都進入對紅階段,她把喊在一邊,說:“周老師,你這套書寫得太好了,我當圖書編輯十來年了,沒有編過你這麼好的書,文字功底太紮實了,你咬文嚼字的認真程度值得我學習一輩子,還有春妹子拿給寫得太令人佩服了,也喜歡你書中的好多人物……”

“哈哈,我也要謝謝你們校對很認真,開始你還不想給多說話,二校三校你才對我客氣了,我要推翻你們改錯了的詞和字,要舉出《辭海》、《蜀方言校注》、《四川方言詞語考釋》……相當於我在給你們校注,其中你肯定學了不少知識……”我很直爽的說了一歇,並答應書印出來了,要給她簽字。

書正在印,我去出版中介公司辦了三次善後事,咋個回回都沒看到左總編。左總編來我屋頭,才說她另起爐灶了。我送了一套給她,並簽了字,她又買了兩套提起走。


周宗富寫給了之兄——我在QQ上賣書(4—1)

8月2號擦黑,李哥到我屋頭來了,一來就笑起說:“我請四套。”

李哥就是李為剛,文壇大家李華飛的么兒,我們報社的副總編。2010年5月22號下午,他通過文學評論家張義奇找倒我的電話,然後開起車到我住家的河邊喝了兩小時的茶,又拉起我到三河場喝酒,黑了九點把我送回我們街口,十點鐘攏他的屋,就點開天涯舞文弄墨,找倒我的《兩代滄桑》……

23號早晨八點,他給我郵箱發了一個郵件,我點開一看:

周哥子:

大作拜讀了一個通夜。震驚、高興、慚愧。

震驚的是,哥子這些年的修煉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九段的方言文學水平加八段謀篇佈局的能耐,已遠遠超越了當年我們報社所有的蝦子(包括我在內)。了不得!

高興的是,哥子的大作遲早一定會有大放光明的時候,而我因曾是你的同僚可以引以為豪。

慚愧的是,我遠不如你勤奮和專注。李伯清也好,沈伐也罷,倘若他們看了你的大作,會再不敢在江湖上“嘿嘿”。報社有些人雖然有了些錢,我現在好象比你要富足一些,但實際上我們都遠不如你充實和豐富。我看好你!讀完兩章,後續看不到。若方便,能否將三四章發來看看。

李哥請的四套書,我給他簽了三套字,他理了八百元給我,我正摸錢找他,他也是把我的手按下去,說:“周哥子,不找了,那年子,我不了一次說了要資助你一兩萬,把第一部出版了,後來因各種原因,加之我後來又查出遭了腸癌,就一直沒有兌現,請你理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