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公筷公勺”守住“舌尖健康”

今日頭條,更多精彩新聞

  慈善公益報(本報記者 張迎迎)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新冠肺炎疫情下,廣大群眾養成了很多健康好習慣,不過,還有一個重要細節必不可少:文明餐桌從使用公筷公勺做起。為此,全國各地發起了文明餐桌新風尚的倡議,倡議書也迅速通過報刊、電臺、網絡媒體、手機客戶端,進入千家萬戶,這無疑有助於非常時期人們阻斷疾病傳播、防止交叉感染、防範病從口入,是提倡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一項重要舉措。

讓公筷公勺成餐桌標配

  世界衛生組織分析,影響健康的因素中有60%與生活方式與行為有關。可見餐桌舉止非小事,那麼,怎樣既沿襲優良傳統習俗,又養成文明衛生習慣,積極降低患病風險?

  近日,四川成都市文明辦等五部門聯合發佈“美食成都,美在文明”全面使用公筷公勺倡議書。呼籲每位市民養成文明用餐,使用“公筷公勺”的良好習慣。

  同時,倡議書號召各餐飲服務提供者,主動為公用菜品配備公筷公勺,為每位賓客提供一套個人使用的筷勺,每個人都用公筷公勺夾、盛食物。就餐場所佈置宣傳海報、牆貼、桌卡等,主動提醒並勸導人們使用公筷公勺。

  “我們將通過線上宣傳、印刷10000份文明用餐提示牌、‘舌尖上的防疫戰’健康美食 文明之城行動等八項活動,將防疫戰進一步深化落實。”成都大邑縣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

  據《慈善公益報》記者瞭解,大邑縣已有1000多家餐飲店,響應公筷公勺倡議書。不只是在大邑縣,全國多地也接連發出倡議:北京發出《爭做文明健康好市民倡議書》,號召使用公筷公勺,分餐進食;上海發佈旅遊住宿業疫情防控指南“2.0版”,提供公筷公勺;廣西北海市發出“使用公筷 健康你我”行動的倡議書。

公筷公勺寫進村規民約

  2月24日,在全國人大通過的《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中,不僅全面禁止非法交易、食用野生動物,還鼓勵各地通過地方人大立法、村規民約等方式,推行使用公筷公勺等文明舉措。

  “爸爸,公勺公筷是什麼意思?”“公勺公筷就是吃飯時,要用公共的筷子夾菜、公共的勺子盛湯。”3月3日,家住四川瀘州古藺縣德耀鎮福來村黃泥慶小區的袁大哥與女兒在福來村黨群服務中心文化院壩展板面前,慢慢地讀著上面新修訂的村規民約。

  “倡導公勺公筷,革除混餐聚集;倡導文明餐桌,革除鋪張浪費。”村規民約上增添了一條有關餐桌文明的規定,這一變化緣於古藺縣發出的《關於改變用餐習慣的倡議》《關於修訂完善村規民約的倡議》。

  據瞭解,“新規”出臺後,福來村將“村規民約”製作成掛圖,在村裡顯眼位置廣泛張貼。與此同時,古藺縣還通過村村響、流動宣傳車等全覆蓋宣傳,已有13個鄉鎮74個村結合實際,收集群眾意願,重新啟動或落實新的村規民約。

  現如今,一股文明就餐新風逐漸在全國鄉村吹開,安徽省安慶市五里鄉推廣“一菜一筷制,一湯一勺制”促進了村民增強衛生用餐意識;浙江江山市新塘邊鎮日月村開展“家家使用公筷公勺”宣傳,全力引導村民使用公筷公勺。

  一筷一勺見文明,從城市到鄉村,從小家到大家。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用“公筷公勺”行動為全民健康保駕護航。此刻,健康文明用餐的新風尚正席捲華夏大地。


使用“公筷公勺”守住“舌尖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